APP下载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2014-05-26程歉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技能教材信息技术

程歉

摘 要:我们除了教给学生基本的技能之外,还要充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这既是新时代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国家信息化战略、参与国际市场人才竞争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老师,要提高思想意识,将提高学生技能和素养渗透到每一节课当中,为学生更高层次的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信息技术;技能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325-0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研究成果。计算机在代替和延伸脑力劳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不仅体现在工作方面,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对于目前的初中学生来说,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适应未来社会的基本技能之一。那么,针对于初中学生不同的起点、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使每个孩子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也就成了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需要不断探究的命题。

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学到基本的技能是首当其冲的事情。在这个环节中,首先,教师要多研究教材,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教材内容,使课堂效率取得最大化。其次,教师要讲究授课的形式,针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可以采取讲练结合、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灵活的开展教学活动。就不同学生的起点、层次不同的问题,结合教材结构组织形式,我在课堂上适当安排以下几个环节:

补缺——介绍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基础知识,目的在于为低起点的学生提供必要的补习内容,使暂时落后的学生能尽快达到学习新知识的技能要求。

助力——引导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阅读所提供的材料,以便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有更广泛的认识。

加油——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进一步学习本环节的内容,以便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更深入的把握。

思维导图——以一种全新的思维过程图示,引导同学们理解本章的结构,理清本章的思路。

最后,就是课后的学以致用,在没有书面作业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学生将知识牢固的掌握?这就对学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即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文化素养的要求。

在信息内容、操作技术日益更新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迫在眉睫。信息素养本质上说是人们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信息时代,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的素质要求,不仅涉及到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处理、应用信息,也包括个人的信息意识、信息伦理道德等。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环境应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符合21世纪学习的需要,将对学生各科的学习产生巨大的帮助和影响。比如:数学学习中,学生可以就自己不会的问题,通过网络搜索答案,并对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最终得到正确的答案;再如,学生可以将语文学习内容,整理成精美的文档、图文并茂的课件等等。

常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除了教给学生基本的技能之外,还要充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这既是新时代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国家信息化战略、参与国际市场人才竞争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老师,要提高思想意识,将提高学生技能和素养渗透到每一节课当中,为学生更高层次的学习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技能教材信息技术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