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情境
2014-05-26曹昌华
曹昌华
摘 要:教学中,数学活动创设是学生获得知识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课堂上要注意创设一定的数学活动,放手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交流、质疑等活动及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大胆提问,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诱发学生灵感。
关键词:数学学习;有效情境;探究;思考;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226-01
经常有学生这样问我:“我们学这么多数学,有什么用?”这就对我们老师提出了一种挑战:要让学生知道数学的应用体现在哪里,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另外,对于数学创设意识,我的意见是:首先,数学创设意识在小学学习数学时表现为就是有“创见”,“创见”并非指创设出前所未见的新知识,而是指在某个问题、某些环节上灵活应用学过的知识,突破通常的思维模式,提出独到的解题方法,或对学习过的材料系统地理解、分类,提出自己的见解,或应用知识能解答一些实际问题;其次,培养学生的创设意识要尊重学生个体思维的独特性,鼓励学生思维的多样化。
一、情境创设要引发学生的探究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认知平衡被打破时,在我们的心里就有一种渴望,总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到解决的方法,并重新建立认知的平衡,这时的人们就会产生主动探究的强烈愿望,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方法,因而我们教师就需要创设情境,打破学生的认知平衡,激发学生的主动去探究。
如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我就这样设计的,首先以问题情景引入,引出要帮师傅们解决问题必须知道什么是圆的面积和圆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利用知识的迁移很快解决了圆面积的概念后,我问学生:“圆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得出可以把圆转化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已知图形,再根据两者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方法。
在本教学片段中,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认知平衡被打破,已无法利用已有的知识帮师傅们解决问题,必须学习新的知识圆面积的计算方法来重新建立新的平衡,学生在这种内驱动力下,利用老师创设的情境,自主探究,推导出了圆面积的计算方法。
二、情境创设有利于学生的思考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我们创设的情境如果缺少了学生积极有效的思维活动,那这一情境就是无效的。而我们解决数学问题的核心是要引起学生的思考,提高学习活动的思维含量,因而这就要求创设的情境必须要有启发性和思考性,要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能激活认知,引发学生的思考。
如“百分数”的教学
1、情境创设
行道树是城市天然的空气清新剂。最近我市打算对部分行道树进行更新。消息传出,许多公司纷纷表示希望承担此工程。如果你是负责人,你会考虑什么?
生:实力、服务质量、诚信等。
初读信息,产生认知冲突
经过调查,市政府发现有三家公司在资金、诚信、工期等方面的条件旗鼓相当。所以有派人去他们以前的工程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得到的信息如下:
甲公司负责的1号路段,现成活树苗有23棵。
乙公司负责的2号路段,现成活树苗有19棵。
丙公司负责的3号路段,现成活树苗有47棵。
师问:看到这组信息,你会选择哪个公司?
生1:我选择丙公司,因为这个公司成活的树苗多。
生2:我不同意!如果丙公司种了100棵,活了47棵,乙公司种20棵,活19棵呢?
生3:我同意某某的说法,我们现在不知道三个公司所负责的路段的长短,无法作出判断。
师:也就是说这里只知道一个成活量还不够,还需要知道树苗的总棵数。(板书:成活棵数,总棵数)
再读信息,体会百分数的必要性
出示详细信息
甲公司负责的1号路段中,共种树苗25棵,现成活树苗有23棵。
乙公司负责的2号路段中,共种树苗20棵,现成活树苗有19棵。
丙公司负责的3号路段中,共种树苗50棵,现成活树苗有47棵。
现在你会选择哪个公司?先独立思考,再与同伴交流。
(学生自主探究,小组交流讨论)
交流
生1:我选乙公司,因为他们的死亡数最少。
生2:在总棵数相同的情况下,这种方法是可行的,但如果总棵数不一样的话就看死亡的棵数是不行的。
生3:乙公司,因为甲公司成活棵数占总棵数的二十五分之二十三,因为乙公司成活棵数占总棵数的二十分之十九,因为丙公司成活棵数占总棵数的五十分之四十七,通分后乙公司的一百分之九十五最大,说明乙公司的种植水平最高,所以选乙公司。
师:百分之九十二、百分之九十五、百分之九十四还有一种表示方法你知道吗?
三、情境创设要渗透数学的方法
数学学习一是数学知识,二是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从哲学的角度讲,人的素质中最为核心的是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数学哲学的角度讲,数学科学中最有生命力的是数学观和数学方法论;从数学教育哲学的角度讲,决定一个学生数学修养的高低,最为重要的是看他能否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数学问题及日常生活问题。
参考文献:
[1] 杨中显.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J].小学教学研究,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