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探讨

2014-05-26韦平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方法探讨新课改小学语文

韦平

摘 要:语文就是一门语言性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工具。在新课改下教好语文,特别是小学语文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影响非常的大,老师承担着学生未来的重担,是目前教师们研究的一大课题,为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努力做好新课改下的教学工作。为学生开辟出一条适合新课改教学的求学之路。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129-01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与深入,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春天,在这期间,我一直都在努力学习新课标,认真领悟课程改革的新理念,逐渐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努力把新教材的内容用一定的方式传授给学生。面对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突出,我们应该一边教学、一边探索研究,并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在反思感悟中加以创新。以求为学生开辟出一条适合新课改教学的求学之路。

一、深入钻研课本

新课改要求要充分利用课本教学资源,教科书是最好的教学资源,知识的精华都在课本上有所体现。作为老师,一定要先把课本研究透,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如果老师对课本不了解,教学重点不清楚,就会出现混乱式教学,讲解不详细,目的不明确,最后南辕北辙,误人子弟。我虽然执教语文多年,但是面对一篇新的文章,我还是会先把文章读透,把段落标记清楚,看看哪些字词学生有可能不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等等,这样在课堂讲解的时候重点给学生设置问题,引导他们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二、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发展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由此可知,教师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很重要。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经常让学生背诵默写,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非常死板,学生获得的都是短暂的记忆,过一段时间就会忘记。这样的教学方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对于语文产生厌烦感。为此,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在对内容的预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对于自己实在弄不明白的标上记号,等待课堂上教师帮助解决。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试探性地让学生自己学习然后提出问题,教师针对问题再统一解答。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课堂上学生要敢于提问题。对于课堂上发现的问题,自己弄不明白的要敢于举手,并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以及观点。从而锻炼自己的口才,使语文知识能真正发挥实质性作用,而不是为应付考试而学。再次,学生还要勤于动笔。在课堂上教师讲课的时候要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记笔记是一种对知识的巩固,加深了新知识的印象。

三、要培养学生学习个性

二期课改提倡的是个性化学习,在这里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既指学生个性化学习带来的差异,又包括学生中发展快的与发展缓慢的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学生中发展快慢之间的差异。要解决这个矛盾,教师首先就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要培养反应慢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可见培养学生爱动口、动脑、勤思考的学习习惯是促进他们思维发展,协调个性差异与整体发展的手段之一。其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需引导解决。在教学中教师应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把不同个性、特长的学生组合在一个小组,让他们互相学习、相互融合,并选出小组长,让组长负责全组的活动,帮助每个学生学会学习。

四、发挥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以往的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以教师的活动为中心来展开教学, 学生作为课堂的附属只有听的权利,而没有发言的权利,这种教师单方面的教学使得学生倍感压抑, 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强。 新课程改革提倡建立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积极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营造乐学的氛围, 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与选择权,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发言,敢于挑战教材与教师, 勇于发表个人独特见解, 从而彻底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的 “一言堂”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多言堂”的转变。

五、要强调教师自我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的反思活动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它应该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习惯动作”,一位聪明的小学语文教师会把工作、学习、生活中接触的各种信息与小学语文教学联系起来,这种反思就是常态的、积极的反思。我们反对把教学反思搞成期中、期末总结汇报。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本身就具有综合性、多样性、灵活性、复杂性、开放性、特意性、生成性等特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在一个个单元的教学系列、一个个短暂的课堂中达到完美的教学效果,是非常难的。正因为这难度,才使得教学活动本身充满魅力和挑战性。结合智慧的反思,教师的每一节新课都会比上一节课安排得更合理,教师的成长和进步会更快。当然,最终受益的还是学生。

总之,新课改的春风已经吹遍了学校教育的每一个角落,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希望广大教师更新理念,改变教学方式和方法,让我们的教学方法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素质教育要培养全面的人才,让学生走向社会后不会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只有这样,通过运用新的方法,坚持不懈,一份耕耘,一定会有一份收获,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一定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乔 薇.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分析[J].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21)

猜你喜欢

方法探讨新课改小学语文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企业研发支出会计处理探讨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