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文化视角下的当代湖北美术创作
2014-05-26韩梅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4Q044;武汉工程大学青年科学基金《荆楚文化传承与中国画创作研究》(Q201310)摘要:荆楚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深厚的底蕴,影响着楚地艺术家的审美观念和创作理念,而艺术家们则通过对楚艺术图示的借鉴和探索来阐释其对荆楚文化的一种解读和传承。
关键词:荆楚文化;楚艺术图式;美术创作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趋势日趋加强的知识经济时代,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和发挥地域文化的优势,挖掘地域文化资源。作为南方地域性文化代表的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在荆楚大地诞生和发展,由楚人、楚民族创造,长期沉淀的文化实体和形态。这种物化形态会使人们想到精美的青铜器,瑰丽的刺绣,巧夺天工的漆器,浑厚优美的编钟古乐,激情浪漫的庄骚屈赋,这些艺术图式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深深地影响着楚地艺术家的审美观念和创作理念。
1楚文化关照下的审美观
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庄思想为指向的荆楚文化,崇尚天人合一,着重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区别于之前的孔孟之道,偏重伦理纲常的理念,强调以人为中心,表现人的自我意识和思想的解放。这种思想的解放,充分发挥了楚人的创作力和想象力。而对人的重视和自然的崇拜,则体现了楚人对生命的热爱及对宇宙的好奇与恐惧,由此而形成了楚人一种浪漫而又富于激情的审美观念。
楚地原始巫术的盛行,宗教崇拜形形色色,楚人将对神怪的想象赋予形象之中,以达到驱除邪恶、敬神重灵的目的。楚器物如镇墓兽、虎座飞凤、辟邪等都是具有浓厚巫风的工具,而楚帛画、漆器织物的众多形象及主题更是一种敬神引魂的体现,这些都使得楚艺术呈现着一种怪诞诡谲的神秘气息。楚骚中强调感官声色的审美享受,刘勰谈《离骚》用“精彩艳绝,难与并能”(文心雕龙·辩骚)来形容。楚器物明艳繁复的图式、楚丝织精彩艳绝的色彩,带给了观者奢华的视觉享受,楚骚的狂放不羁也呈现着激情浪漫的情怀。
楚文化精神内涵中孕育的丰富想象力,激情奔放的浪漫气质,楚艺术的怪异诡谲,飞扬流动的风格面貌。如此种种的审美取向影响了楚艺术中的造型观念和风格形态,使楚艺术呈现着与之前艺术所不同的独特风格。
(1)大象无形的造型观念。春秋时期的楚地巫术盛行,充满神秘色彩的巫术浸淫着楚地文化,从后来出土的帛画、壁画可以看出很多都是描绘与事鬼敬神相关的巫术题材,巫术的盛行激发了楚人的想象力,在《楚帛书》中的神灵形象造型诡谲怪诞,有项生三头者,有人头鸟身者,千奇百怪。镇墓兽的鹿角兽身形象,意象奇异生动,还有一只凤有三个头,凤背后长出鹿头,并将老虎踩在脚下的形象。从楚刺绣和漆器的纹饰上看出,楚人的造型艺术善于将物象进行打散构成、变异、抽象的复合处理,构思奇异,想象丰富。这种造型观的形成除受巫文化的影响,更与楚人崇尚自然与人合一的精神有关,楚文化注重自我心性,无拘无束、自由不羁地表达自我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并把它体现在造型中,就显示了一种“得意忘象”的审美境界,体现了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美学思想。
(2)瑰丽神秘的色彩观。楚人对于生的重视,死的规避,显示着其对生命的狂热追求。对生命的渴望,使得楚人追求奢靡的物质和精神的享乐。楚文化中的巫术也蕴含着神秘色彩,当时的艺术作品呈现了不同于北方中原文化下单纯的色彩面貌。象征着生命活力的红色与未知压抑的黑色正映照了楚人的一种心理:生的追求,死的恐惧。因此,在楚艺术中,常见以黑红二色的强烈对比为基调,再敷陈五彩,呈现出缤纷炫目、深邃幽远的神秘气息和震慑惊艳的视觉效果。在漆器及丝织艺术中,颜色错杂绚丽,光怪陆离,更增添了艺术品厚重的感染力和奢华的感受。楚漆器和刺绣上的色彩更是呈现出一种华美斑驳、镂金错彩的视觉盛宴。双凤纹耳杯、木雕座屏、曾侯乙盖豆就是典型的器物代表,这些作品多以黑红为基调,色彩浑厚深邃,造型纹饰繁复多样,呈现出一种奢华高贵的感觉。
(3)激情浪漫的艺术格调。孔孟之道影响下的中原艺术呈现着规整庄严,雄浑严谨的风格,而楚艺术中的一切造型和纹饰都展示了一个生机、活力弥散的世界,无论是夸张诡异的造型,还是瑰丽神秘的色彩以及飞舞流动的线条都呈现了一种浪漫的激情。楚人千奇百怪的想象,热烈真挚的情感,奇幻夸张的形式,奠定了楚艺术激情浪漫的艺术格调。
2当代荆楚之地的美术创作
湖北美术创作近年来异彩纷呈,并不断在全国的展览中获得可喜的成绩。老一辈艺术家的雄厚积淀,新一批艺术家的探索创新,成就了当代湖北美术创作的繁荣景象。周韶华老先生说:“我省画家群体能在全国画坛长期享有盛誉,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的艺术创作并未停留在技术层面上,而是进一步纳入文化视野进行思考,追求一种文化内涵和表现力”。当代的很多艺术家在创作中紧密地依托和延续荆楚文化底蕴,有意识地向古老楚艺术汲取灵感和题材,结合当代艺术的审美观念和形式,探索出更具时代精神的视觉图像。这些作品呈现的不仅是画面视觉的一种审美感受力,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思索和传达,从而使得他们的艺术成就更高。楚文化的思想和审美观深深影响着他们的创作,楚艺术诡谲的意象、恢宏的气势、奇妙浪漫的幻想精神成为鼓舞后来艺术家创作的精神力量。艺术家们通过楚艺术图式的表现和创新,楚文化精神的阐释来传达自己对楚艺术的热爱与崇尚。
(1)楚文化精神的阐释。湖北卓有成就的的一辈艺术家,如周韶华、唐小禾,将其对楚文化的领悟和理解灌入到作品的创作之中,使作品拥有了深厚的底蕴。唐小禾、程犁创作的《楚乐》,以壁画的形式再现了楚歌楚舞的场面,把握了楚国浪漫主义中如痴如醉、豪放不羁的情怀,由神话、诗歌、音乐、舞蹈交织构筑的审美心理,在借助荆楚文化传统时,力求发扬楚艺术的自由想象、天真烂漫的精神,摒弃图腾崇拜,狂热巫术的陈旧痕迹,结合当代人的审美取向,赋予了画面歌颂人生、崇尚健美的理想追求。《火中凤凰》中红黑色的楚艺术图式,恢宏壮阔的宇宙景观洋溢着对生命律动的无限追求。2006年,周韶华在湖北省美术馆举办了以“荆楚狂歌”为主题的个人画展,画面中对于楚元素的借鉴及楚精神的表达发挥地淋漓尽致,瑰丽的红黑色系的强烈对比体现了楚文化的神秘感,《九凤朝阳》中鹿角林立的巫术诉求,表达了人们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指向。《力扛钟鼎》借六个抗鼎力士齐心合力之状象征楚人举国一致的精神意志。周韶华用其独到的绘画手法再现了荆楚文化的精神,全面展现了楚地的文化内涵,周韶华说:“楚人与宇宙无间、同天地合和的文化意识打动了我,他们直指天界的眼光、无羁超凡的想象、恢诡谲怪的意趣、精彩绝艳的色调,使我激动不已。”荆楚狂歌的数幅作品不仅展现了周老先生的艺术造诣,更多地体现了他对楚文化内涵的探索与追求。荆楚之地多水的地域风貌使得冯今松的绘画艺术透露着灵动之气,楚文化中五彩缤纷的神话,神秘奇异的幻想,带给其斑斓绮丽的灵感。他的胸怀浸淫着长江流域山光水色,朝云夕烟,风情人物,体现着楚国大夫真挚的血性和超迈飘逸的精神,涌动着楚辞中渴望与宇宙,神灵,人生展开对话的热情。陈运权的花鸟画亦是如此,将江南秀美的风景运用现代的构图形式呈现出来,具有一种灵动的形式意味。endprint
(2)楚艺术图式的借鉴与探索。楚艺术图式诡谲的形象和图式吸引着人们的喜好,更是影响着艺术家的创作,如聂干因、朱振庚、戴少龙、黑鬼等人,其绘画中的图式呈现着一种楚艺术的审美特征,他们将艺术中的图式特点与当代的审美取向相结合,创造了新的视觉形式。聂干因的绘画艺术将楚艺术的超凡脱俗、富于想象的创造精神孕育其创作之中,戏剧脸谱的造型奇异夸张、色彩瑰丽丰富,泼辣的浓墨与鲜明的色彩形成强烈对比,画面洋溢着飞扬的神采,豪放的气魄,超脱的精神,形成了独具个人特色的绘画风格。朱振庚的画面色彩以黑白为主调,间以红色,结合西方的构成元素,使得画面具有了现代感和装饰趣味,奇特的造型使画面充斥着动感的气息。因此,有人用“变色龙”形容他的人和画,总是充满着变幻和诡谲的引人魅力。黑鬼的油画采用了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造型上抽象的变形和极端的夸张,色彩上的红与黑鲜明对比,这些艺术图式令人联想到有先秦时期的现代派之称的楚国艺术。在魏杨的中国画中经常看到楚辞的章句题跋,其立足于当代,运用屈骚的美学境界来丰富中国山水画的层次,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的作品。其对传统的楚文化进行了现代释义,将楚骚中震撼人心的英雄气概有机的熔铸在优美的山川自然中,给予这种激情一个宣泄之地。
笔者创作的工笔人物画《楚韵》,是有感于传统楚戏剧的艺术魅力,戏子独特身段和眼神在台下延伸的人格魅力,用工笔这一细腻的形式结合当代人的审美观念来表现演员戏里戏外的不同姿态,更能传达出楚地人物的内在美。
如今,荆楚文化已深入到当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楚艺术图示也被应用到各行业之中,如城市规划之中的楚文化显现。武汉地铁站的壁画创作的主题展示,包装设计中的楚纹饰应用等等,都是楚艺术精神的物化展示。当代的艺术家们不再专注于作品的形式美感,开始关注作品所传达的精神及人文内涵,艺术开始回归到对文化的一种解读和发扬。楚地的艺术家们还需要进一步地深入探索研究,汲取荆楚文化中的营养,拓展艺术形式和艺术观念更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内涵,相信湖北美术将会更加的丰富多彩!参考文献:
[1] 祝斌.湖北艺术评论集[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1991:295,305,320.
[2] 邵学海.激情浪漫——楚国的艺术[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76.
[3] 张锦高,袁朝.荆楚文化的现代价值[M].武汉:崇文书局,2005:22.
[4] 王祖龙.楚美术观念与形态[M].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
[5] 李蕾.论楚文化在当代壁画艺术创作中的体现[J].美术大观,2007(59).
[6] 韩晓玲.湖北美术:以特色寻求突破[N].湖北日报,2004.作者简介:韩梅(1982—),女,硕士,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画创作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