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维度文化特征对我国和谐城市建设的影响

2014-05-26刘进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14期
关键词:城市文化

刘进

内容摘要: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研究提出了国家和地区文化的五个维度,作为文化的心理软件影响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五个维度的特征对和谐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等的建设有不同的作用和影响。要加强城市文化的研究,丰富和谐城市的文化内涵,在深刻了解城市文化的基础上做好和谐城市的建设工作。

关键词:城市文化 和谐城市 文化维度

我国各级研究机构和学者在和谐城市研究中主要集中在和谐城市的指标和评估、子文化系统的建设上,很少有学者就文化体现的价值观对和谐城市建设的影响进行研究。霍夫斯泰德通过对国家的跨文化研究,提出了国家和地区文化的五个维度,这五个维度对和谐城市的建设有着深刻的影响。

和谐城市与文化

和谐城市是指城市中的一切与城市相关的事情都保持着一种协调的状态,包括社会与环境、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协调等。学者和机构在和谐城市及其文化的建设和研究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和谐城市的内容。朱道才提出了和谐城市就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均可持续发展,且三大系统能够保持均衡协调的城市。在和谐城市的特征上,研究者们认为在民主法治、安全有序、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六个方面要体现出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和整体性。“中国和谐发展课题组”用“经济增长指数”、“人文发展指数”、“社会进步指数”、“生态文明指数”四个维度来评价我国各地区和城市的和谐发展,有的学者加入了“市民幸福指数”等评价内容。总体上来说,和谐城市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在内涵、特征、评价等方面,也承袭了和谐社会的特点,但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第二是和谐城市的文化建设。众多的学者在研究和实践中主要针对城市的子文化建设提出了文化建设的内容。第三是城市文化对和谐城市建设的影响。石忆邵,杨碧霞谈到了城市文化对和谐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李先逵对城市文化的历史传承进行了研究,王桂芬等学者也对城市文化与和谐城市建设的有关关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思考。但是文化对和谐城市的建设究竟会有什么影响,没有比较深入的研究。霍夫斯泰德关于国家五个文化维度的研究,提供了文化特征对和谐城市建设的影响新的视角。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五维度

霍夫斯泰德从1967年到1973年,收集了IBM公司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共116000个工作人员在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调查数据,提出了区分文化差异的四个维度:权力距离;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阳刚气质和阴柔气质;不确定性规避。其后来与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彭迈克(Michael Harris Bond)等进行了针对东方国家的研究,提出了文化的第五个维度:

权力距离。霍氏认为权力距离可以界定为在一个国家的机构和组织中,弱势成员对权力分配不平等的期待和接纳程度。高权力距离意味着在该社会对于由权利与财富引起的层级差异有很高的认同度,社会一般倾向于遵从层级制度体系,自下而上的沟通受到严格的限制。低权力距离则指社会更加强调人与人之间地位、机会的平等。

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个体主义是指一种松散的社会组织结构,其中每个人重视自身的价值与需要,依靠个人的努力来为自己谋取利益。集体主义中的人往往以“在群体之内”和“在群体之外”来区分,他们期望得到“群体之内”的人员的照顾,但同时也以对该群体保持绝对的忠诚作为回报。高个体主义强调个性及个人权利在一个社会中是头等重要的,倾向于建立一种松散的组织关系构架,在个体利益得到有效维护的前提下才考虑群体利益。

阳刚气质/阴柔气质。当情绪性的性别角色存在明显不同时:男性被认为是果断的、坚韧的、重视物质成就的,女性被认为是谦虚的、温柔的、重视生活质量的,这样的社会被称为阳刚气质的社会。当情绪性的性别角色相互重叠时,即男性和女性都被认为应该谦虚、温柔和关注生活质量时,这样的社会被称为阴柔气质的社会。

不确定性规避。指“某种文化中的成员在面对不确定的或未知的情况时感到威胁的程度”。不确定性规避程度高,人们普遍有一种高度的紧迫感和进取心,容易形成一种努力工作的内心冲动;不确定性规避程度低,人们普遍有一种安全感,倾向于放松的生活态度和鼓励冒险的倾向。

长期导向和短期导向。长期导向是指“基于未来回报的美德的培养,尤其是坚韧和节俭,而短期导向是指于过去和现在相关的美德培养,尤其是尊重传统、爱面子和履行社会义务”。该维度表明了人们对时间的不同态度,短期导向的人会视时间为一种有限的资源,对时间较没有耐心,而长期导向的人视时间为一种无止尽的资源,并较有耐心。

文化五维度对和谐城市建设的影响

从表1得分及排名情况可以看出,中国大陆地区属于高权力距离-集体主义-阳刚气质-低不确定性规避-长期导向的国家。

(一) 权力距离对和谐城市建设的影响

中国大陆是高权力距离国家。高的权力距离指数表明服从和尊重是基本美德,在这种文化中人们都同样程度地接受权威价值观,这样的服从和尊重有利于通过专业性的设计和传播,使城市居民较大程度上理解和支持城市建设的总体设计;另一方面,权力集中十分普遍,城市建设需要更多的监管人员,使得城市居民在这个过程中基本处于被动地位,参与性和积极性受到影响。在经济方面,国家中收入分配是不平等的,少部分人非常富有,国家财富的增长使一部分人获益更多,而这些人原本就已经非常富有。它加剧社会的不公平,这不仅体现在经济方面,也体现在法律领域。财富的增长会扩大权力距离,高的权力距离不利于和谐城市的建设,不利于建设一个相对公平平等的社会。

(二)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对和谐城市建设的影响

中国大陆是比较典型的集体主义国家。在集体主义社会中,和谐一致是社会的最终目标,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人与人之间应该始终维持和谐,避免直接冲突,这是和谐城市建设的重要文化基础。政府在经济体制中占主导地位,有利于城市的管理者在城市的经济结构和发展中统筹规划,集中有效资源提高城市的经济实力。但同时集体主义文化中也存在不利于的因素,比如,人和人之间特别看重亲情和友情,会形成群体间的隔离,并在群体间形成矛盾;个人和公共收入用于健康的比例较低,不利于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能够和社会进步以及环境保护同步。endprint

(三)阳刚气质/阴柔气质对和谐城市建设的影响

中国大陆属于比较典型的阳刚气质文化,政府更可能会优先考虑经济增长,并为达到该目标牺牲生活环境。政府会追求经济的持续增长,并且建立或引进一些大型组织。人们偏好更多金钱,认为挑战、收入、认可和提升很重要,一切以工作为中心,是一个严厉而非宽容的社会。在贫困地区,阳刚气质文化发展较快;在富裕地区,阴柔气质文化发展较快。因此可能会产生贫困和阳刚气质的恶性循环。同时,若以经济发展为第一目标,会对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影响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不确定性规避对和谐城市建设的影响

中国大陆属于不确定性规避较低的社会文化,对新产品新技术等接受较快,但却有可能在基础创新上表现更好,而不擅长将这些创新转化为产品或服务,善于发明,不善于执行。这些特征可能对经济的长期增长有利,但却不一定对短期的经济发展有较大的贡献。这样的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了随和性,宽容、克制、安静,这些特点会有利于和谐城市的建设。

(五)长期导向和短期导向对和谐城市建设的影响

中国大陆是典型的长期导向的文化特征。人们持有高额储蓄,喜欢投资于房地产,因此,这种文化会对经济的发展有持续的支撑。但是人们不欢迎社会和经济上存在广泛的差距,解决不好这样的差距会产生巨大的社会矛盾。社会中强调尊重美德,而不是首先强调真理;善恶之分取决于具体情况,因此在和谐城市建设中以德治市会成为普遍的选择。长期导向的文化更加注重生存环境,有利于建设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相互和谐的城市环境。

和谐城市研究和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从文化五维度对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作用看,应该重新审视城市的文化内涵,用文化引导和谐城市的建设,使和谐城市建设与文化特质的要求相协调。

(一)文化维度与和谐城市建设是相互影响的

城市的文化特征对和谐城市的建设是不容置疑的,每一个文化维度表现的特征都对城市的建设有不可忽视的潜在影响,如,高的权力距离可能会使财富产生较大的两极分化,阳刚气质的文化造成政府对经济和金钱的偏好,低的不确定性规避文化有可能对新的变化缺乏动力。反过来讲,和谐城市的建设也会影响城市的文化走向,如越贫困的地区会有更高的阳刚气质文化,地区越富裕阴柔气质就会增加;受教育程度越高权力距离就会降低。同时,由于区域间交流增加,不同的价值观在互相的碰撞中也在相互学习,原有的价值观也会慢慢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对城市的和谐建设产生新的动力或阻力。只有认真对待这种相互影响,和谐城市才能与其心理软件相匹配。

(二)加强对城市文化维度的研究

我国众多学者在研究城市文化时,多是在研究文化“洋葱图”中符号、英雄和仪式等实践活动,而对核心的价值观研究几乎没有,这必然在对城市文化的认识上存在偏颇。霍夫斯泰德的文化五维度是国家和地区层面的文化研究成果,对我国的城市而言可能存在与研究结果不完全匹配的情况,我国南北城市之间经济发达程度不一,区域及地理环境、气候等都有较大的差别,各地区有着不同的民族,加强城市文化维度的研究一是要定量和定性结合,二是较为准确地把握城市的文化基因。加强研究可以深度的挖掘城市的核心价值观,也能在和谐城市建设中有针对性地选择和文化相一致的政策和行动。

(三)和谐城市建设重在执行和持续

就霍氏的研究,从我国的文化看存在重基础创新而缺乏执行力,因此在和谐城市的建设实践中要把研究和规划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切实的执行,并且在实施过程中要坚持相对稳定的理念和模式,就长期导向的文化而言,人们会为了一个长期的目标而不断的努力,这是和谐城市建设的有利因素;一些城市由于政府机构和主要负责人的更换,使得原有的规划和方案不能得到继续的实施,有的重新拟定不同的新建设方案,从而转移了建设重点和内容等,影响了建设的持续和稳定。

每一个城市都有其不同的文化表现,其心理软件也有不同,这些文化特征对和谐城市的建设有着深刻的影响,是和谐城市建设中不可忽略的文化因素。研究城市文化特征与和谐城市的关系,能够丰富和谐城市建设的内涵,使城市文化与建设能够真正匹配。

参考文献:

1.Geen Hofstede Gert Jan Hofstede.文化与组织:心理软件的力量[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魏四新,郭立宏.文化因素对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影响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3)

3.冯乃祥.霍夫斯泰德及其文化维度简介[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增刊

4.石忆邵,杨碧霞.城市文化与和谐城市建设[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

5.朱道才,姚丽敏,周家来.和谐城市研究进展与启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6.李先逵.追求城市文化本质特征回归[J].建筑学报,2007.12

7.王桂芬.试论和谐城市文化和和谐城市建设[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8.门可佩,周萍,蒋梁瑜.构建和谐城市指标体系探讨[J].统计教育,2008(3)endprint

(三)阳刚气质/阴柔气质对和谐城市建设的影响

中国大陆属于比较典型的阳刚气质文化,政府更可能会优先考虑经济增长,并为达到该目标牺牲生活环境。政府会追求经济的持续增长,并且建立或引进一些大型组织。人们偏好更多金钱,认为挑战、收入、认可和提升很重要,一切以工作为中心,是一个严厉而非宽容的社会。在贫困地区,阳刚气质文化发展较快;在富裕地区,阴柔气质文化发展较快。因此可能会产生贫困和阳刚气质的恶性循环。同时,若以经济发展为第一目标,会对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影响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不确定性规避对和谐城市建设的影响

中国大陆属于不确定性规避较低的社会文化,对新产品新技术等接受较快,但却有可能在基础创新上表现更好,而不擅长将这些创新转化为产品或服务,善于发明,不善于执行。这些特征可能对经济的长期增长有利,但却不一定对短期的经济发展有较大的贡献。这样的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了随和性,宽容、克制、安静,这些特点会有利于和谐城市的建设。

(五)长期导向和短期导向对和谐城市建设的影响

中国大陆是典型的长期导向的文化特征。人们持有高额储蓄,喜欢投资于房地产,因此,这种文化会对经济的发展有持续的支撑。但是人们不欢迎社会和经济上存在广泛的差距,解决不好这样的差距会产生巨大的社会矛盾。社会中强调尊重美德,而不是首先强调真理;善恶之分取决于具体情况,因此在和谐城市建设中以德治市会成为普遍的选择。长期导向的文化更加注重生存环境,有利于建设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相互和谐的城市环境。

和谐城市研究和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从文化五维度对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作用看,应该重新审视城市的文化内涵,用文化引导和谐城市的建设,使和谐城市建设与文化特质的要求相协调。

(一)文化维度与和谐城市建设是相互影响的

城市的文化特征对和谐城市的建设是不容置疑的,每一个文化维度表现的特征都对城市的建设有不可忽视的潜在影响,如,高的权力距离可能会使财富产生较大的两极分化,阳刚气质的文化造成政府对经济和金钱的偏好,低的不确定性规避文化有可能对新的变化缺乏动力。反过来讲,和谐城市的建设也会影响城市的文化走向,如越贫困的地区会有更高的阳刚气质文化,地区越富裕阴柔气质就会增加;受教育程度越高权力距离就会降低。同时,由于区域间交流增加,不同的价值观在互相的碰撞中也在相互学习,原有的价值观也会慢慢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对城市的和谐建设产生新的动力或阻力。只有认真对待这种相互影响,和谐城市才能与其心理软件相匹配。

(二)加强对城市文化维度的研究

我国众多学者在研究城市文化时,多是在研究文化“洋葱图”中符号、英雄和仪式等实践活动,而对核心的价值观研究几乎没有,这必然在对城市文化的认识上存在偏颇。霍夫斯泰德的文化五维度是国家和地区层面的文化研究成果,对我国的城市而言可能存在与研究结果不完全匹配的情况,我国南北城市之间经济发达程度不一,区域及地理环境、气候等都有较大的差别,各地区有着不同的民族,加强城市文化维度的研究一是要定量和定性结合,二是较为准确地把握城市的文化基因。加强研究可以深度的挖掘城市的核心价值观,也能在和谐城市建设中有针对性地选择和文化相一致的政策和行动。

(三)和谐城市建设重在执行和持续

就霍氏的研究,从我国的文化看存在重基础创新而缺乏执行力,因此在和谐城市的建设实践中要把研究和规划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切实的执行,并且在实施过程中要坚持相对稳定的理念和模式,就长期导向的文化而言,人们会为了一个长期的目标而不断的努力,这是和谐城市建设的有利因素;一些城市由于政府机构和主要负责人的更换,使得原有的规划和方案不能得到继续的实施,有的重新拟定不同的新建设方案,从而转移了建设重点和内容等,影响了建设的持续和稳定。

每一个城市都有其不同的文化表现,其心理软件也有不同,这些文化特征对和谐城市的建设有着深刻的影响,是和谐城市建设中不可忽略的文化因素。研究城市文化特征与和谐城市的关系,能够丰富和谐城市建设的内涵,使城市文化与建设能够真正匹配。

参考文献:

1.Geen Hofstede Gert Jan Hofstede.文化与组织:心理软件的力量[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魏四新,郭立宏.文化因素对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影响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3)

3.冯乃祥.霍夫斯泰德及其文化维度简介[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增刊

4.石忆邵,杨碧霞.城市文化与和谐城市建设[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

5.朱道才,姚丽敏,周家来.和谐城市研究进展与启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6.李先逵.追求城市文化本质特征回归[J].建筑学报,2007.12

7.王桂芬.试论和谐城市文化和和谐城市建设[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8.门可佩,周萍,蒋梁瑜.构建和谐城市指标体系探讨[J].统计教育,2008(3)endprint

(三)阳刚气质/阴柔气质对和谐城市建设的影响

中国大陆属于比较典型的阳刚气质文化,政府更可能会优先考虑经济增长,并为达到该目标牺牲生活环境。政府会追求经济的持续增长,并且建立或引进一些大型组织。人们偏好更多金钱,认为挑战、收入、认可和提升很重要,一切以工作为中心,是一个严厉而非宽容的社会。在贫困地区,阳刚气质文化发展较快;在富裕地区,阴柔气质文化发展较快。因此可能会产生贫困和阳刚气质的恶性循环。同时,若以经济发展为第一目标,会对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影响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不确定性规避对和谐城市建设的影响

中国大陆属于不确定性规避较低的社会文化,对新产品新技术等接受较快,但却有可能在基础创新上表现更好,而不擅长将这些创新转化为产品或服务,善于发明,不善于执行。这些特征可能对经济的长期增长有利,但却不一定对短期的经济发展有较大的贡献。这样的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了随和性,宽容、克制、安静,这些特点会有利于和谐城市的建设。

(五)长期导向和短期导向对和谐城市建设的影响

中国大陆是典型的长期导向的文化特征。人们持有高额储蓄,喜欢投资于房地产,因此,这种文化会对经济的发展有持续的支撑。但是人们不欢迎社会和经济上存在广泛的差距,解决不好这样的差距会产生巨大的社会矛盾。社会中强调尊重美德,而不是首先强调真理;善恶之分取决于具体情况,因此在和谐城市建设中以德治市会成为普遍的选择。长期导向的文化更加注重生存环境,有利于建设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相互和谐的城市环境。

和谐城市研究和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从文化五维度对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作用看,应该重新审视城市的文化内涵,用文化引导和谐城市的建设,使和谐城市建设与文化特质的要求相协调。

(一)文化维度与和谐城市建设是相互影响的

城市的文化特征对和谐城市的建设是不容置疑的,每一个文化维度表现的特征都对城市的建设有不可忽视的潜在影响,如,高的权力距离可能会使财富产生较大的两极分化,阳刚气质的文化造成政府对经济和金钱的偏好,低的不确定性规避文化有可能对新的变化缺乏动力。反过来讲,和谐城市的建设也会影响城市的文化走向,如越贫困的地区会有更高的阳刚气质文化,地区越富裕阴柔气质就会增加;受教育程度越高权力距离就会降低。同时,由于区域间交流增加,不同的价值观在互相的碰撞中也在相互学习,原有的价值观也会慢慢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对城市的和谐建设产生新的动力或阻力。只有认真对待这种相互影响,和谐城市才能与其心理软件相匹配。

(二)加强对城市文化维度的研究

我国众多学者在研究城市文化时,多是在研究文化“洋葱图”中符号、英雄和仪式等实践活动,而对核心的价值观研究几乎没有,这必然在对城市文化的认识上存在偏颇。霍夫斯泰德的文化五维度是国家和地区层面的文化研究成果,对我国的城市而言可能存在与研究结果不完全匹配的情况,我国南北城市之间经济发达程度不一,区域及地理环境、气候等都有较大的差别,各地区有着不同的民族,加强城市文化维度的研究一是要定量和定性结合,二是较为准确地把握城市的文化基因。加强研究可以深度的挖掘城市的核心价值观,也能在和谐城市建设中有针对性地选择和文化相一致的政策和行动。

(三)和谐城市建设重在执行和持续

就霍氏的研究,从我国的文化看存在重基础创新而缺乏执行力,因此在和谐城市的建设实践中要把研究和规划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切实的执行,并且在实施过程中要坚持相对稳定的理念和模式,就长期导向的文化而言,人们会为了一个长期的目标而不断的努力,这是和谐城市建设的有利因素;一些城市由于政府机构和主要负责人的更换,使得原有的规划和方案不能得到继续的实施,有的重新拟定不同的新建设方案,从而转移了建设重点和内容等,影响了建设的持续和稳定。

每一个城市都有其不同的文化表现,其心理软件也有不同,这些文化特征对和谐城市的建设有着深刻的影响,是和谐城市建设中不可忽略的文化因素。研究城市文化特征与和谐城市的关系,能够丰富和谐城市建设的内涵,使城市文化与建设能够真正匹配。

参考文献:

1.Geen Hofstede Gert Jan Hofstede.文化与组织:心理软件的力量[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魏四新,郭立宏.文化因素对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影响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3)

3.冯乃祥.霍夫斯泰德及其文化维度简介[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增刊

4.石忆邵,杨碧霞.城市文化与和谐城市建设[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

5.朱道才,姚丽敏,周家来.和谐城市研究进展与启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6.李先逵.追求城市文化本质特征回归[J].建筑学报,2007.12

7.王桂芬.试论和谐城市文化和和谐城市建设[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8.门可佩,周萍,蒋梁瑜.构建和谐城市指标体系探讨[J].统计教育,2008(3)endprint

猜你喜欢

城市文化
保定市高校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影响及提升方法研究
城市文化口碑对景点品牌价值的交互式嵌入研究
都市报传播城市文化的创新路径
影像文化对建构榆林城市文化的新策略
影像文化对建构榆林城市文化的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