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芜晚年的博客文章

2014-05-26毛乐耕

书屋 2014年5期
关键词:随想录正统博客

毛乐耕

舒芜八十岁以后学会了使用电脑,接着,他又在新浪网开了两个博客,一个叫“舒芜博客”,另一个叫“碧空楼舒芜博客”。这对于一个以文字立身的老学者来说,真算是与时俱进了。

有了这个现代化的传播平台,舒芜在晚年的岁月里仍然显得忙碌和活跃。他在舒芜博客上勤快地写随想短文,在碧空楼舒芜博客上则粘贴一些略长或写作时间略早的作品,继续展示着他的学者风采。这些博文汇聚起来,就编成了这本《舒芜晚年随想录》(以下简称为《随想录》)。

舒芜是一个有阅历、有才情的学者。他早年因为提供胡风与他的通信,成为“胡风案”发案的导火索。这件事成为他内心里永远无法抹去的“痛”,也是导致他后来一直不被一些人谅解的重要原因。然而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舒芜自己也屡有挫折,经历的风霜雨雪也不在少数。忧患使人成熟,相信舒芜在晚年,有些往事尽管不堪回首,但他一定会有深深的反思的。

然而不管怎么说,舒芜毕竟是一个学有所成的老知识分子,多年以来,他一直顽强地坚持写作,用手中的这支笔来谈文说史,议政议世,有多部著作行世,成果甚丰。而这本晚年的《随想录》,也鲜明地体现了舒芜治学作文的一贯风格,一贯特色,是舒芜治学一生的豹尾余响,颇可一读。

从《随想录》中可以看到,舒芜晚年仍关心时事,关心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他还是入世的。他在2008年4月7日(时年虚龄八十七岁)的博文中明确表示:“我对世事还是不能忘”,“可惜年来已无力作长文投稿,只在新浪网上开了一个博客,写点几百字的小东西发上去。”虽然只是“写点小东西”,但这种关注世道人心、关心社稷苍生的精神无疑是难能可贵的。

舒芜评说世事,有渊博深厚的学殖作底蕴,有刚健率直的性情作支撑,秉承自己的独立见解,侃侃直言,锋锐不减,这一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例如他在《绍良书话小识》中说:“关于中国学术文化的正统和异端的关系,大有话可说。”他在文中辨析了传统与正统的区别,指出正统不能涵盖传统。他说:“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反正统的运动,不是反传统的运动。”然而现在居然就出现了一些“新儒家”,“新儒家心目中的传统,只是儒家正统,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名义下,实际上只要继承儒家正统,而传统里面正统之外其他丰富内容全不在内,于是祭孔大典、长袍马褂、私塾读经全要恢复,至今方兴未艾。”

在《赞成新修〈三字经〉》中说:“慨自‘国学风刮起来之后,什么瓜皮小帽、蒙学私塾、磕头跪拜、破铜烂铁,一起刮起来,刮得昏昏沉沉,混杂着扑鼻的铜臭味。”

这种批评,真是一针见血,很尖锐也很深刻。

在《随想录》中,舒芜保持了他一贯的对女性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对这个问题,只要有机会有平台,有话题有素材,舒芜总是乐于发表见解,慷慨激昂地鼓与呼。《不仅是封建的账》就是他晚近关于女性问题探讨的一篇长文。他在文中直言:“成问题的是,今天中国性别歧视的现象,侮辱和迫害妇女的事实和思想,大量存在,方兴未艾,其中相当部分大有新的特点,非一个‘封建的概念所能说明,非‘反封建一味药便能对症疗治”,“要消灭性别歧视的事实和思想,就要全人类的长期艰苦的努力。”《谈富豪征婚》则是紧密联系当今物欲社会中的一种社会现象直接发表看法,对妇女的权益表示了关心。另外如《什么是“处女情结”》、《塔利班用乱石砸死一对“通奸”情侣》等,都是很有现实针对性的女性问题的探讨文字。多年以来,舒芜一直执著地抓住这个问题予以关注,反复地探讨和呐喊,形成了他学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很有价值也很有意义。

《随想录》中还有很多指谬正误的文字,这也体现了舒芜的学问功底。学海无涯,名家也罢,一般作者也好,一些文章中常常会有错误甚至是常识性的错误。舒芜看书读报很是仔细,对此并不轻易放过,遇有所见,常会拈出错处,辨析评点一番,予以匡正。《“康南海,号南海”吗?》、《关于陈寅恪诗的误读》、《尴尬的“家父”“家母”》等文都是这类知识性短文,这些学问之作,也是很有看点的。

我读此书,也颇有收获。例如关于“侬”字,舒芜在《别样的恋情》一文中释王国维《菩萨蛮》词句“树影到侬窗,君家灯火光”为“树影照到我的窗上,是你家照来的灯光”。此处的“侬”解为“我”。我出生于苏州,平时阅读使用吴方言,过去一直以为“侬”是作“你”讲,今读舒芜此文,才知道“侬”还可作“我”讲。真是学到老,学愈深。

在《随想录》中,还时见舒芜与博友互动的文字,这可是新媒体时代的一个明显优势了。通过博客留言和回复,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交流是多么直接,多么方便,真正是“零距离”接触了。新媒体的这个优势,真是可赞也。

(《舒芜晚年随想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1版)endprint

猜你喜欢

随想录正统博客
从巴金《随想录》浅析现代教育
圆 满
可行性指南长袍正统款
我为博客狂
雕塑随想录
巴金的晚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