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晓枫《即兴的秋天》中“兄弟”商榷

2014-05-26王玲玲

文学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兄弟

王玲玲

内容摘要:读周晓枫的散文《即兴的秋天》,窃以为管一个比自己大出十五岁的男性朋友称呼为“兄弟”,着实有些不妥。

关键词:周晓枫散文 兄弟 称呼

近日,读周晓枫的散文《即兴的秋天》,里面有这么一句:“桌子对面是我的山羊兄弟,他正在接听出差在外的老婆打来的长途电话。”在文章中作者明确地交代了她的这位“兄弟”的年龄:“四十五岁的山羊真他妈像一朵鲜花——人人爱戴。”而自己的年龄是“人近三十。”掩卷思之,窃以为管一个比自己大出十五岁的男性朋友称呼为“兄弟”,着实有些不妥。

不妨用排除法一一推论,来探究作者的语用意图。《辞海》中对“兄弟”一词的解释是:指由婚姻或生育而产生的人际关系,同父或同母所生的男孩之间的血缘关系,后来用于表述家族内同辈分或者社会交往中感情很好的男性(女性)朋友关系。该词语有多个义项,分别如下:

1.哥哥和弟弟

语出《尔雅·释亲》:“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 《管子·心术》:“亲如弟兄。”又见《荀子·君子》:“杀其兄而臣其弟。”

2.古代姐妹亦称兄弟

《孟子·万章上》:“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 又《明史·费宏传》:“宏从弟编修采,其妻与濠妻,兄弟也。”

3.古代对同姓宗亲的称呼

《仪礼·丧服》:“大夫之子于兄弟,降一等。”东汉末年的经学家郑玄注:“兄弟,犹言族亲也。”隋唐间经学家、儒家学者孔颖达疏:“兄弟者,共父之亲,推而广之,同姓宗族皆是也。”

4.古代对姻亲之间同辈男子的称呼

因亦借指婚姻嫁娶。《周礼·地官·大司徒》:“三曰联兄弟。”郑玄注:“兄弟,昏姻嫁娶也。”清代语言学家孙诒让正义:“谓异姓兄弟也。”东汉时期今文经学家何休注:“宋鲁之间名结婚姻为兄弟。”

5.古代对亲戚的统称

郑玄笺:“兄弟,父之党,母之党。”又注:“兄弟,主人亲戚也。”清代凤韶?《凤氏经说·九族无外兄弟有外》:“经称兄弟,同异姓皆有之。”

6.指同姓国家或者王室

《晏子春秋·问上七》:“昔吾先君桓公,有管仲夷吾保乂齐国 ,能遂武功而立文德,纠合兄弟,抚存冀州。”《史记·晋世家》: “曹,叔振鐸之后;晋,唐叔之后,合诸侯而灭兄弟,非礼。”

7.泛称意气相投或志同道合的人

《水浒传》第七十五回:“吴用道:‘哥哥,你休执迷!招安须自有日,如何怪得众兄弟们发怒?” 知侠《铁道游击队》第四章:“兄弟们,酒喝够了,快吃饭吧!”

8.专指弟弟

语出无名氏《杀狗劝夫》:“俺哥哥富家山野有人瞅,你兄弟贫居闹市无人问。”鲁迅《故事新编·采薇》:“(伯夷 )把手一摆,意思是请兄弟在阶沿上坐下。”

9.男子自称

自称谦词。《老残游记》第三回:“那年,兄弟署曹州的时候,几乎无一天无盗案。”孙中山?《国民会议足以解决中国内乱》:“诸君,兄弟向来主张和平统一的人。”

10.对鬼或者其他不了解的生物或物质的称呼

“嘿!兄弟,不要乱来啊!”冒险家在野外发现新物种即将攻击自己时这样说道。

11.对在黑道上混的男人的称呼

例如电影《艋舺》里多次提到“兄弟”这个词,就是指混黑道的那些人。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周晓枫在文章中称呼“山羊”为“兄弟”,应该趋近于第七种义项的解释,即她与“山羊”意气相投或志同道合。然而,阅读文章的内容,他们的关系并不给读者造成如此“投”或“合”的印象。文章说“我”辞职去北大进修,因无法在学校找到住宿的床位,只好每天在学校与家之间的长距离里辛苦奔波,正当“我这只勤奋的候鸟快累死了”的时候,认识了在房地产公司做销售部经理的“山羊”。“山羊的公司离学校不远,家又离我们家不远,于是我常把他的私车当作我上学放学的班车。”但不久,“我终于在研究生楼找到了住处,”便结束了“我”搭顺车的历史。仅仅是在不算太长时间里顺路搭车的交往,还不足以称其为意气相投或志同道合吧!由此,我判断作者在文章中使用“兄弟”一词来称呼“山羊”是很不妥当的。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兄弟
自家兄弟怎能相互攻击
笨柴兄弟
乌鸦兄弟
小小书画廊
笨柴兄弟
两兄弟
竹兄弟
跟你做兄弟是会上瘾的
落难两兄弟
恶搞版《奔跑吧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