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昙鸾的思想历程
2014-05-26宋延景
宋延景
摘 要:本文结合《续高僧传·释昙鸾》相关记载对昙鸾的思想信仰历程进行勾勒,大略分为三个阶段,并从第三次思想转变的相关文献记载比较中,揭示其背后的问题即弥陀信仰发展面临怎样变换宣传策略、打破进一步发展瓶颈。
关键词:昙鸾;长生不死;无量寿;菩提留支
昙鸾﹙公元476年—542年﹚是弥陀净土大师,被日本净土宗的创立者僧人源空﹙号法然,公元1133年—1212年﹚称为“日本净土宗也是中国净土宗的初祖。” 对弥陀净土的发展与开宗立派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昙鸾的思想信仰历程颇为曲折,本文结合《续高僧传·释昙鸾》相关记载对其进行勾勒分为三个阶段,并从第三次思想转变的相关文献记载比较中,揭示其背后的问题,为进一步解决这个问题创造条件。
一、因灵异而信佛
昙鸾,雁门人,家近五台山,“感其灵异,誓而出俗”。(《净土往生传》)时年十四(公元489年),可见昙鸾信仰佛教带有偶然性,符合中国人“灵则信,不灵则不信”的传统心理。当时还没有“志学” (以下未标注引文者,均引自该传),后来“内外经籍,具陶文理”“于道家造诣尤深” 。
二、因病而入道
(公元527年——528年) 由于读《大集经》“恨其词义深密,难以开悟,因而注解”。可能由于劳累过度,刚注释到一半就身体不支,“文言过半,便感气疾”。后来病虽好了,但感叹“命惟危脆,不定其常”。毕竟身体是革命本钱,没有好的身体,什么也干不成!为了解除这个后顾之忧,便想怎样才会长生不老?熟悉“内外经籍”的他这时想起道教,并且曾听闻“江南有隐居,得道家长生法”(《净土往生传*释昙鸾》)。“灵则信”于是不远千里,长途跋涉,南下萧梁,拜会茅山道士陶宏景,功夫不负有心人,陶“便以仙经十卷,用酬远意”。昙鸾如获至宝,不虚此行!
三、归途转向弥陀信仰
在归途中,巧遇在洛阳翻译佛经的“三藏菩提留支”。昙鸾带着自己南下所取仙经前往拜访,有意炫耀自己的南下成果并略带挑衅地说:“佛法中颇有长生不死法胜此土仙经者乎!”一副真理在握的得意神态呼之欲出,跃然纸上!南下前去求长生不老时,还打算“修习斯法,果克既已,方崇佛教,不亦善乎!”的昙鸾,回来时已经投入道教的怀抱,把“求长生”与“崇佛教”的手段与目的的关系,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让人不得不怀疑他对自己信仰到底有几分虔诚?更让人惊呆的是,菩提留支又使昙鸾回到了佛教徒的阵营,瞬间完成了又一个八十度大转变,最终“从此走上了弘扬弥陀信仰之路” 。
菩提留支让昙鸾前功尽弃、不惜以现在之我攻一分钟前之我从而弃道从佛的回答如下:“留支唾地曰:‘是何言欤?非相比也!此方何处有长生法?纵得长年不死,终更轮回三有耳。”
这次转变的相关文献记载与其他两次转变不同,前两次可以说大同小异,这次分歧不小,这段戏剧性对白的其他主要版本记载如下:
“问曰:‘佛道有长生乎?支笑曰:‘长生不死吾佛道也!”(《佛祖统纪》卷二十七)
“问曰:‘佛法中有长生不死法胜此土仙经否?三藏唾地惊曰:‘此方何处有长生不死法?纵得延寿,年尽须堕。”(《往生西方净土瑞应传·昙鸾法师》)
“问支曰:‘佛道有为长生乎?其能却老不死乎?支笑而对曰:‘长生不死吾佛道也!道家何有焉?”(《净土往土传》)
从四个版本中可以看出留支对长生不死的看法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假装愤怒地否定其存在——“此方何处有长生法?”即使退一步假设有,也摆脱不了三世六道轮回!二是肯定其存在于佛教教义中。这种情况又可细分为两种情况:a、仅仅肯定长生不死法属于佛教;b、除肯定佛教享有“长生不死”的使用权,还要否定道家有长生不死法,进行独占。
由以上分析可知,争论焦点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有没有长生不死法;二是谁拥有长生不死法?两个问题间有联系,对前一个问题的肯定回答是第二个问题存在的前提,或者说后一个问题预设前一个问题的答案。
在一个崇尚“五福寿为先”、“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不绝于耳的国度里,第一种做法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否定长生不死,无异于自绝于众、自我孤立!留支的回答明显是装腔作势,危言耸听,不是真的否定长生不死的存在。第二种回答不失为明智之举!不但在佛道之争中,绞了对方的械,而且武装了自己,争取更多的信徒。此外与弥陀信仰的最初宣传策略相一致!
弥陀传入中国时有两个重要的译名:一是意译无量寿佛;一是音译阿弥陀佛。早期佛教依附道教传播,受到道教长生不老思想影响,所以“‘无量寿这一佛名,是最有魅力的名称了。”
既然“长生不死吾佛道也!道家何有焉?”那么,到北魏菩提留支译出世亲著的《无量寿经论》时,后世所谓净土宗的“三经一论”已经全部译出,那么昙鸾这位十四岁出家有近四十年“教龄”的资深佛教徒为何还要不辞劳苦,冒险穿越南北国境,去道教圣地茅山求长生不老呢?这不是骑马找马,“怀中揣宝,满街乞讨”(楼宇烈先生语)吗?留支在回答昙鸾不怀好意的诘问后,“即以观经授之,曰:‘此大仙方!依之修行当得解脱生死。”此处的观经就是《观无量寿经》,刘宋畺良耶舍 译。“解脱生死”这个带有典型佛教色彩的回答取消了昙鸾心中“如何不死”(汤一介先生语)的道教问题,从而既逃避这个问题,又成功地转移了话题,最终言归正传。从以上种种情况来看,受到道教长生不老思想影响,弥陀信仰利用“无量寿佛”译名主打长生不死这张牌的宣传策略,此时收效不理想。昙鸾这位十四岁出家有近四十年“教龄”的资深佛教徒的南下行动足以证明。长生不死——这面道教旗子——利用一下是可以的,要夺过来就不是轻而易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移花接木的结果很可能导致怪胎!可能正是弥陀信仰面临的怎样变换宣传策略、打破进一步发展瓶颈的难题,使昙鸾转移了对长生不死的兴趣,最终走上了弘扬弥陀信仰之路,后来昙鸾出色地解决了它,他因此被尊为净土大师。
总之,在昙鸾的思想历程中,他最终接受弥陀信仰并推动其进一步发展,但不可能接受得这么快,这么不合常理,千里寻仙术瞬间便弃之,“鸾寻顶受所赍仙方并火焚之。”这只是佛教徒虚构的贬损道教伎俩。笔者不想仅仅纠缠于这段历史的真相是什么上,更想通过相关的文献记载比较分析,揭示其背后隐藏的问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