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种植如何提高管理效果

2014-05-26李斌王建锋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管理效果玉米种植北方地区

李斌+王建锋

摘 要:对于北方地区而言,玉米是主要的农作物之一,提高玉米产量和种植效果对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考虑到北方气候特点,在玉米种植中应结合气温、雨水、光照等气候特点,合理选择种植方式,优化种植过程,做到科学种植,保证玉米种植能够取得积极效果。从目前北方玉米种植过程来看,虽然有一部分北方地区的玉米种植获得了高产,但是距离科学种植和管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关键词:北方地区;气候因素;玉米种植;管理效果

一、前言

由于玉米是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玉米的产量与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提高玉米种植效果,有效提升玉米种植整体产量,是北方农业重要的研究内容。考虑到北方的气候特点,玉米种植一般采取一年一熟的做法。在这种条件下,要想提高玉米种植管理效果,就要结合玉米种植实际,从玉米种子选择、种植密度选择、科学合理施肥和适时播种和加强田间管理入手,确保玉米种植质量能够满足实际需要,达到提高玉米整体产量的目的,促进玉米种植的产业化发展。

二、玉米种植科学选择种子品种

品种的选择是玉米生产的第一步,种子质量直接影响生产的收益好的种子不仅要适合一个地区的自然条件,还要结合市场状况,随着农业栽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耕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应选择适应性好,优质丰产,增产潜力大的新品种。

考虑到种子选择对玉米种植的重要性,要想做好种子品种选择,就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根据北方气候条件,选择适合气候条件的种子。在北方地区,由于无霜期短,在玉米种子选择中,应考虑耐寒性能好的种子。同时,北方气候干燥,在种子选择中应保证种子具有较强的抗旱特性。此外,还要考虑到北方大风天气较多,应选择具有抗倒伏能力的种子。

2.根据土壤情况,选择适合土壤情况的种子。北方地区土壤中碱性较大,在玉米种子选择中,应考虑到这一因素,保证玉米种子能够符合土壤要求,做到适合土壤情况,最终满足高产稳产的目标。所以,玉米种子选择应考虑到土壤情况。

3.根据种植方式需要,选择适合密植的种子。从北方地区多年的玉米种植经验来看,普遍选择密植的方式以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为此,在玉米种子选择过程中,就要选择适合密植的玉米种子,保证密植能够取得积极效果。

三、玉米种植应合理选择种植密度

玉米适宜种植密度受品种特性、土地肥力、气候条件、土地状况、管理水平等因子影响。因此,确定适宜密度时,应根据上述因素综合考虑,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基于这一考虑,在北方地区玉米种植管理过程中,应合理选择种植密度,保证玉米种植密度能够满足高产需要,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经过了解发现,北方地区的玉米种植密度选择应坚持以下原则:

1.株型紧凑和抗倒品种宜密,每公顷5万-6万株。目前来看,北方地区玉米种植的密度既要保证株型紧凑,又要根据抗倒伏品种做出合理选择,例如与抗倒伏品种结合在一起选择,就要保证每公顷达到5万-6万株左右。

2.肥地宜密,瘦地宜稀。在土壤肥沃的地区,由于土地养分高,可以选择密植,增加种植密度。在土壤贫瘠的地区,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采取稀植,保证种植密度能够满足土地的实际承载力。

3.精细管理的宜密,粗放管理的宜稀。北方地区玉米种植区由于管理方式不同,在农场等管理严格的地区,可以采取密植的措施,因为精细管理可以确保密植效果。在普通地区则应选择正常密度,便于散户农民管理。

四、玉米种植应做到科学合理施肥

农民在施肥上存在很多错误的做法和认识误区,有机肥施用量少或多年不施有机肥,化肥施用不合理,重氮肥,轻磷、钾肥和微肥。施肥方法不合理。最科学的施肥方法是测土配方施肥,根据测得的结果,缺什么补什么。要采取有机肥与化肥配合使用。从玉米种植过程来看,肥料的正确运用是保证玉米产量提高的重要措施。结合北方土壤情况,玉米种植中要采用科学方式施肥,保证肥料发挥积极作用。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玉米种植中应根据土壤情况合理选择肥料种类。玉米种植中的肥料应用主要应看土壤中缺少哪一类的肥料,采取有针对性补偿。对于土壤中多余的肥料,不建议进行施肥。

2.玉米种植中应采取有机肥和化肥配合使用的方式。考虑到化肥容易引发土壤板结,在玉米种植施肥过程中,应积极利用有机肥改良土壤,对于有机肥难以达到目的的区块,采取有机肥和化肥配合使用,提高施肥效果。

3.玉米种植中应把握施肥的尺度,不应过度施肥。对于土壤较肥沃地区,可以减少施肥频次和施肥数量。对于土壤贫瘠地区,应考察土壤缺肥种类,不应过度施肥,既造成浪费,也不利于提高产量。

五、玉米种植应适时播种,积极做好田间管理

在玉米种植中,合理选择播种时间和做好田间管理是实现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基于这一考虑,玉米种植应将选择播种时机和田间管理作为重要的管理内容。

1.合理选择播种时机。全苗是保证密度的基础,整齐是增产的关键。适期播种可获得较高产量和效益,当土壤温度至少有5-10天达到10℃以上时可以播种。

播种前2-3天选晴天晒种,通过人工或机械精选种子,然后进行种子包衣,以保证苗全、苗齐、苗壮。

2.加强田间管理

(1)及时中耕除草。在玉米种植中,杂草是影响苗生长的关键因素。为此,在种植中途及时清理杂草是保证玉米苗正常生长的关键。

(2)科学施肥。肥料是玉米生长中的关键催化剂,正常科学施肥是保证玉米茁壮成长的重要因素。

(3)防病治虫。近年来玉米病虫害的增多,使得防病治虫成为提高玉米产量和加强玉米种植管理的重要内容。

(4)去雄。在玉米雄花刚露出心叶时,每隔一行,拔出一行的雄穗,让其它植株的花粉落到拔掉雄穗的玉米植株花丝上,使其授粉。

(5)站杆扒皮晒。这一措施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降低玉米的水分,有效提前玉米成熟期。

(6)适时晚收。玉米是一种不怕霜冻的农作物,等到霜冻之后在进行收割有利于提高玉米的整体产量。

六、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北方玉米种植过程中,要想提高整体产量,就要加强玉米种植管理,应结合气候条件和种植管理方式,从种子选择、种植密度控制、科学合理施肥和做好播种和田间管理入手,全面提高玉米种植管理质量,满足玉米种植需要。endprint

猜你喜欢

管理效果玉米种植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湖泊河蟹养殖技术探讨
北方地区大规格梅花观赏树的嫁接和接后管理
如何提高初中班级管理质量
玉米夺丰产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的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北方地区羔羊传染性脓疱病的防治措施
社区健康管理对高血压病控制的影响分析
综合管理在《出生医学证明》签发中的应用效果
北方地区养殖鱼类肝胆综合症成因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