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镇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

2014-05-26田旭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乡镇中学终身体育体育教学

田旭

摘 要:学校体育教学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大都处于青春发育的关键时期,是打好身体基础的“黄金时代”,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旨在从乡镇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并探究其解决办法。

关键词:乡镇中学;体育教学;终身体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045-01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1]。学校体育教学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大都处于青春发育的关键时期,是打好身体基础的“黄金时代”,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新课改的创新要求,乡镇中学传统体育教学已经变得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一、我校体育教学发展现状

我校是一所乡镇寄宿制学校,学校人数500人,专职体育教师2人。无体育课本,教师只有学期教学计划,无单元教学计划与教案。每个星期2节体育课、体育课时间45分钟。课外锻炼时间:6:45~7:00 早操10:40~10:55眼保健操13:35~13:50午间操,学校春季学期开展一次运动会。学校体育设备已购置多年,耗损率大。学校仅有操场作为体育课教室,无室内活动空间。

二、存在的问题

忽视学校体育的功能虽然素质教育已推行多年,但是评价标准依旧是以文化课考试为主,体育中考所占分数的比重很小,家长、学校甚至学生自己对于体育锻炼的要求比较低。对于很多家长来说,一方面崇拜像邓亚萍这样的体育明星,另一方面却不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认为搞体育“出息不大”或“没出息”。由于受这种观念的制约,给学校体育的决策、管理和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因此很难发挥学校体育的各种功能和作用。

1、体育课时不足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第七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第四部分第一条的内容,初级中学必须开设体育课、上好体育课且每周规定为3课时。我校体育课仅为每周2课时,遇到恶劣天气或者重要考试,体育课还会被取消。学生的基本锻炼时间不能得到保障。再加上课间操时间短,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基本无法实施。

2、体育教学缺乏创新

在新形势下,传统体育教学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标的要求,体育教学改革创新势在必行,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体育教师还是延续了长久以来的教学方法,教师占主导,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大部分只是选择少量田赛和径赛项目来发展学生体育技能。教学方法上,讲解、示范、联系的灌输模式为主导。在教学环节上,教师是体育课的主宰,一切都由教师控制。每学期无体育考试,所以体育课仅仅被学生认为是“玩”的课程。

3、办学条件差,办学经费极其紧张

乡镇学校由于经费紧张甚至负债运行,根本无能力完善体育设施,增添体育器材,更没有多余的室内空间去改建室内体育课教师。这不仅无法保证进行正常的体育教学活动。令人担心的是在体育教学中还存在许多安全隐患。

4、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对体育教师缺乏激励机制

对工作表现好、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不能及时地给子奖励,对工作不负责任、完不成教学任务的教师缺少必要的处罚,加之体育教师本身就存在着职称评定难、评优难等诸多因素,因而难以调动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深化改革,加大宣传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学校体育教学的监督和指导,使学校深入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重视体育教学,关注学生健康成长。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借助新媒体加大对于体育教学重要性的宣传,转变社会认识,提高社会对体育的关注,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增强公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参与度。同时也要加强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学校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证学生每天锻炼的时间,鼓励学生参与锻炼。创新体育教学方法,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学校应该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参与培训、教研活动等,学习优秀体育教师或者优秀学校的教学方法,汲取有效经验,根据本校学生实际,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转变观念,使体育融入生活之中。同时学校要与家长联系,让家长主动创造机会,让孩子将锻炼贯穿在生活的各个层面[3],逐渐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转变评价方式乡镇学校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使体育评价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把体育科目列入学生期末测验科目中。

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建设为了扭转经费不足的状况,改善乡镇中学体育教学条件,应采取多渠道的措施筹集资金。首先,应最大限度地增加体育教育资金投入,购买体育器材和兴建体育场地。其次,争取社会的捐赠,即在社会上号召人们关心学校体育、支持学校体育。第三,自力更生,自制部分器材。乡镇中学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号召教师和学生自制部分器材,以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

四、结论

体育教学关系到学生和学校的长久发展,学生的健康成长则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从领导到教师,从学生到家长都应该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关注孩子们的体育锻炼,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学校一定要重视体育教学,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为体育教学提供必要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熊景辉.终身体育视阈下长沙市区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04):20-21

[2] 朱广袤.山东省滕州市城区初级中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3(03):46.endprint

猜你喜欢

乡镇中学终身体育体育教学
“国学”在当下乡镇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