姻亲政治
2014-05-26周昂
周昂
由姻亲政治构筑的利益版图好比一个囚笼,里面是改革,外面是民心。
1913年2月22日,大清隆裕太后病逝。当年冬天,她与光绪皇帝的灵柩一起下葬于崇陵。
此时,距离清廷逊位已经一年有余。隆裕太后的灵棚中,既聚着大清的遗老,也有民国总理赵秉钧领衔的吊唁团。其间,遗老梁鼎芬一眼发现了一个穿着西装的人,他忽然跑到这个人跟前,指着鼻子骂起来:“你是谁?你是哪国人?”被指着的人是大清前任山东巡抚,如今的民国外交总长孙宝琦,他一下子怔住了。人们大概很难想到,这个被遗老骂得狗血淋头的官员,当年曾经是大清官场中广结姻亲的闻人,督抚中头脑开明的改良派。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当这两个身份结合在一起,他变成了清廷的罪人。
1902年2月1日,慈禧太后颁布谕令,准许满汉通婚。很快,孙宝琦迎来了一门自己想都不敢想的亲事——皇室中辈分极高的庆亲王奕劻竟然主动找到他,想让自己的五公子迎娶他的二女儿。如此给面子,当然不是天上掉馅饼,如果细究孙宝琦的背景,可以发现确有令人称羡之处。他出身于一个官宦世家,父亲孙诒经曾是光绪皇帝的老师,官至内阁学士、户部侍郎,在朝内有刚正清廉的美名,岳丈是曾任山东巡抚的张曜。凭借着这些关系,孙宝琦被授刑部主事、直隶候补道,主持开办了铜元局、北洋育才馆,开平武备学堂等。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仓皇出逃,孙宝琦是少数几个随驾护送的人,旅途中,道路泥泞时,孙宝琦时常在后面推马车。这无疑给西太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系出名门、太后赏识,最关键的是会和洋人打交道,考量这些因素,孙宝琦能够与庆亲王联姻似乎也不难理解。而此后,他在官场中的亲家更是爆发性增长。
孙宝琦有五个太太,育有二十四个子女。除了二小姐嫁入庆亲王家外,三小姐嫁给了大学士王文韶的孙子,三少爷娶的是北洋名将冯国璋的女儿,四小姐嫁给了皇室宗亲宝熙,七小姐成为了著名“清流派”张佩伦的儿媳、张爱玲的后母。孙宝琦与袁世凯、盛宣怀更是双份的亲家,每人各有两对子女结为连理。通过一连串的联姻,孙宝琦几乎与朝中最有影响力的重臣都成了亲戚。同时,这些重臣又各自串联着其他豪门。例如,奕劻的另一位女婿是安徽巡抚恩铭,袁世凯与满洲重臣端方、那桐都是儿女亲家,盛宣怀的几个子女进入了江浙一带的豪门……清末,世家巨族们用联姻构建起一张同气连枝的关系网,借此各自扩充利益版图,真可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孙宝琦在这种中国式政圈中如鱼得水。光绪末年,在交卸了外交事务后,他回国待命,恰好山东巡抚一职出缺。孙宝琦有意制造岳父、女婿先后主政山东的佳话,于是找奕劻帮忙。奕劻便借口山东是对德外交要地,需要熟悉洋务的大臣,保举孙宝琦担任了山东巡抚。以一公使之身,连跳数级,直接担任封疆大吏,这在当时被称为“异数”。
不过,“佳话”很快变为了尴尬。1910年,山东莱阳、海阳两县,因赋税过重而发生暴动,当地官员竟然派兵将百姓当作“乱民”围剿,据记载,官军“劫杀淫暴,甚于盗贼”,冲突中,大量村庄被毁,民众死伤达一千七百多名。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巡抚孙宝琦竟然没有受到任何处分,据说摄政王载沣只是致函警告了一句,“如不是看在当年给老佛爷推车的份上,当撤职查办”。一家报纸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原因,“孙固某大老之姻亲也,有此巨援,夫复何虑?”
事实上,当板结化的利益集团若隐若现,沦为空言的不仅仅是官员问责,还有万众期待的政治改革。
在此后的政治活动中,孙宝琦一直是以头脑新派的形象出现在世人眼前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据说在他做法国公使期间,有一次孙中山来巴黎,同盟会员汤芗铭等三人合谋窃取了孙中山的行李及文件,跑到使馆告密邀功。但孙宝琦不但没有下令严查,反而令手下将东西送了回去。1909年就任山东巡抚后,孙宝琦不仅关注本地谘议局的活动、地方自治的筹办,还屡屡奏请军机处尽快设立内阁、国会。和众多立宪派一样,这些声音确有不少出于其真实的政治理想。
辛亥革命爆发之前,晚清政坛可以分为两大派系。一派是在慈禧、光绪病逝之后上台的摄政王载沣派,主要人物均由满洲少壮贵族组成,包括载沣、载泽、载涛等人。另一派的领衔者正是孙宝琦的亲家——老一辈的皇室宗亲庆亲王奕劻,成员包括军机大臣那桐、徐世昌,实际上皆为袁世凯的党羽。两派实力大致相当,相互倾轧。
1911年5月8日,清廷正式颁布新内阁,奕劻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内阁总理大臣,其两位心腹那桐、徐世昌也一同入阁。载沣敌不过奕劻的势力,便安排自己一派的载泽进了掌管财政的度支部,荫昌、载洵分别为陆军大臣、海军大臣,以掌握军权。至于其他阁员,也分别与两派势力有关。因此当这个内阁一颁布,人们惊讶地发现,在这十三名国务大臣中,满洲贵族占九人,其中皇族又占七人,汉族官僚仅四人,这实际上宣告了被人们期待多年的立宪以“骗局”收场。但是颇为讽刺的是,这却是最能平衡清室各方利益的人事安排。
孙宝琦此时正在山东当巡抚。皇族内阁颁布后,他马上便上书,直斥亲贵不宜干预朝政。然而恐怕广结亲缘的他自己也知道利益集团的厉害,当改革被绑架时,大清也已经到了曲终人散的时候了。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逊位,两个月后,袁世凯正式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当初奕劻“甘让权利于私友,绝不任孺子得志也”之语,竟然戏剧般地实现了,而且相当彻底。
事实上,除了袁世凯,这场晚清利益集团之间的争夺战并没有胜者。无论如何,大清已经没有了。
凭借着和袁世凯的关系,孙宝琦的官运并没有结束。1913年9月,他就任外交总长。孙宝琦似乎忘记了曾经的狼狈,他继续欣然经营着自己的姻亲政治。1916年亲家盛宣怀去世后,孙宝琦接任了盛氏创办的汉冶萍钢铁公司董事长职务,每月领取一些车马费。受债务所累,在生命中的最后几年,他的生活非常拮据。张爱玲当年忆及家世,曾经感到很奇怪,为什么孙宝琦官做得那么大,反而很穷?她分析,也许是家里的姨太太太多。这话似乎在说孙家,也似乎在说中国。
(摘自《中国周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