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转向文学和战时文学的考察
2014-05-26吴婷王雯
吴婷+王雯
内容摘要:转向文学是指由于政府的介入而不得不放弃共产主义理想的作家写的作品。而战时文学是指日本举全国之力投入战争之后一些作家发表的恐惧战争的作品。不管是转向文学还是战时文学,其根本是反映了日本人不得不与良心对抗的矛盾与斗争,包含着良心的呼喊。而这些作家不太出名的根本原因也是他们的文学与本心背道而驰的缘故。
关键词:日本 转向文学 战时文学
一.转向文学
1.定义
转向文学是指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作家因为政府权力的介入,放弃了他们的信条。或者说是转向了没有压迫的立场,即以转向文学为主题的文学。更加广义上来说,就是拥有这种体验的人写的作品也叫转向文学。
2.背景
俄国革命和德国革命后帝国主义一倒台,社会主义思潮就高涨。1922年日本共产党在非合法的状态下结成了。但是,日本政府马上制定治安维持法来对抗社会主义运动。在第一次普通选举后,又爆发了三·一五事件和四·一六事件,来打倒共产主义者。
在日本政府打倒无产阶级文学者之后,1933年(昭和8年)6月,当时的共产党指导者佐野学和锅山真亲(1901-1979)在狱中公开发表了《告共同被告同志书》,也就是转向声明。实质上是以放弃共产主义理想为契机,(被捕的无产阶级作家的大多数都表明了这一态度),在1934年相继被保释出狱。有幸的是,小林多喜二等作家仍继续转向地下写作无产阶级文学作品。
通过有转向体验的作家写作的文学作品,也就是直接以转向体验为主题写作的作品被当时的新闻积极报道,和当时的西方的文艺复兴呈现表里的关系,在昭和10年前后达到写作的高潮。1934年村山知义发表的《白夜》,立野信之发表的《友情》,窐川鹤次郎发表的《风云》,德永直发表的《冬枯》等等都是代表作。它们都走的是私小说风,告白由于政府压迫而不得不放弃共产主义的内心的苦闷。1934和1935年岛木健作发表的《癞》和《再建》(岛木健作在之后通过《生活的探求》而彻底完成了文学的转向),中野重治的《第一章》到《乡村之家》的一连串作品,都表明了作家先后退一步,再重新对写作道路进行摸索的意向。这也是初期转向文学的模式。
而且,1935-1936年(昭和10到11年)发表的高见顺的《应忘故旧》也是转向文学的代表作。武田麟太郎写的作品中透露的对庶民平常心的埋没,本庄陆男写的作品中体现的追溯历史的次元,龟井胜一郎的作品中体现的在宗教和古典的世界里自我的再生等等都是转向文学的模式。这些在法西斯统治下不得不转向的心声的反映在昭和10年达到了高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由于追究战争责任,转向文学作家再次被提起。
3.特征
转向文学走的是不得不违背自己的良心的感叹的私小说风。反映了作家“生即是死,死即是生”的内心的矛盾心情。例如,岛木健作的《赤蛙》表达了作家在修善寺疗养的时候,沿着河流直上的经历。而且,作家发现了一只青蛙几次从岸边跳入水中,又从水中跳入岸边。作家对青蛙的的执着甚是钦佩。同时也对现实感到深深的悲哀。
4.对转向文学的评价
转向文学确实很巧妙的表达了内心的苦恼和无力感。而且,可以说是反映了作家自身真实心境的“真”的文学。但是,在那些无奈的感叹的背后,透露出来的是文学的枯燥。不仅语句没有活力,内容也很干瘪。
二.战时文学
1.定义和背景
昭和13年4月(1938年),国家总动员法被公布了。日本举全国之力投入战争。从那时起到1945年日本战败,石川达三发表了《活着的军队》,火野苇平发表了《麦与军队》《土与军队》《花与军队》三部作。吉川英治、林芙美子、久米正雄、佐藤春夫、菊池寛也相继发表了作品。这些人的作品被称为战时文学。
2.特征
主要描述日本人恐惧战争的心境,表现日本人对战争的矛盾心态。例如,《麦与军队》就表达了作家火野苇平作为陆军报道人,在徐州战役里亲眼目睹的中国人民和日本兵的惨状。给了日本民众深深的感动,销售了120万部。
3.对战时文学的评价
战时文学表达了日本人也是平凡人,日本人是在“激烈的梦游状态下”战斗,揭示了日本人的该不该为国家和天皇战斗的矛盾心情。而且,也揭露了日本人在战争中的暴行。但是,战时文学中体现的对日本军部崇高的敬意是根本错误的。
不管是转向文学还是战时文学,其根本是反映了日本人不得不与良心对抗的矛盾与斗争,包含着良心的呼喊。而这些作家不太出名的根本原因也是他们的文学与本心背道而驰的缘故。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