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恩思源的生命仪式:清明节

2014-05-26关昕

文化月刊·下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介子寒食节寒食

关昕

每一个节日都有鲜明的品格。如果将清明节比做一个人的话,那么她的出身是多元的,她的性格是融混的,既有中年人特有的沉思和庄严,也有着年轻人的跳跃与青春。她的产生发展,正如人的一生,拥有生活中的明与暗,既在不断地失去什么,又在重新获得着什么。

清明节最早是历法,是我们的先祖面对浩瀚的星空和广袤的物候原野的认知,希望用这样的标记来指引我们的生活。唐宋以来,上巳与寒食的汇入,其实是人们对于过节方式的便宜从事,两个节日中对于自然的敬畏和灾祸的攘除,也逐渐过渡为对于生活本身的欣赏。在这种节日性格的渐变中,总会有基本的价值底蕴沉淀下来。那就是在自然的怀抱中,对祖先的感恩和对生命的期许。

在人心躁动的现代社会,清明节有着特殊的意义。它给了人们一个怀想与沉静的机会,一个理性思考人生的机会。让人们在缅怀逝去的过程中追寻现在与未来,追寻新生的希望。

三节合一

清明节的名称与天气物候相关。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可见,古人是把清明当作清洁、明亮的简称。

清明节气作为时序标志,对人们依时安排农耕、蚕桑等活动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农谚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人们认为清明是预祝蚕室的吉时。直到明清时期,“暖蚕种”、“祀蚕姑”仍是清明的农桑习俗。

在夏历三月前后,有三个传统的中国节日,寒食、上巳和清明。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上巳节初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

寒食节的习俗是禁火、吃冷食,唐代以来又增添了扫墓祭祖。上巳节主要是到河川中熏香洗濯,让不祥与灾祸随着冬天的宿垢荡涤而去,获得像春天一样明净的身心,古人称为“祓禊”,后期重在踏青嬉戏。

寒食、上巳和清明挨得太近了,由于这三个春天节日在时间、结构上都有相通的地方,民间逐渐纳成一个节日。入晋以来,诗人就常常把这些节日不加区分地混在一起。晋代张华的《三月三日后园会诗》云,“暮春元日,阳气清明。祁祁甘雨,膏泽流盈。”将上巳与清明并举。唐沈佺期《岭表逢寒食诗》云“岭外逢寒食,春来不见饧;洛阳新甲子,何日是清明。”寒食与清明并举。

清明节俗的形成是由清明吞并寒食、上巳两节的风俗而来。为什么偏偏是清明节能够脱颖而出,延续至今?学者施爱东谐谑的解释为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上巳与寒食很不幸地刚好处在清明节气附近,文化节日是可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迁的,可清明节气恰恰不是文化节日,它是由太阳运行和数学分割而产生的时间符号,是一种逻辑的产物,因而是不可变的。可变的文化节日不幸遇上了不可变的节气符号,结果可想而知。

从唐代以后,清明节逐渐融合了上巳节祈福攘灾、游山玩水,寒食节感恩纪念、踏青寒食等传统,成为国人心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王维在《寒食城东即事》一诗中说:“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是寒食、清明与上巳三者融合为一体的有力佐证。到宋代以至明清,清明节发展到最盛行的时期,其后绵延不绝。

逝去的寒食

寒食,顾名思义,为吃冷食。

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相传,春秋时期晋国内乱,公子重耳外逃,随行人员中有大夫介子推。在重耳一行人困马乏、粮草断绝之时,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重耳熬汤喝,帮助重耳渡过了难关。重耳后重返晋国登上王位,是为晋文公。晋文公重赏追随他的诸位大臣,惟独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也看不惯那些人争功邀赏的丑态,离开宫廷,一走了之。后晋文公重又想起介子推,欲大加封赏,却被他谢绝。为了躲避封赏,介子推和母亲离家隐居于绵山之中。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出山,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于是在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现代学者都认为上述“割股燔山”故事是后期附会到寒食节上的。说寒食之源,实则说火禁之俗。火禁之俗,在中国由来已久。古人认为,水和火都和我们人一样是有生命的。所以,水用久了要把井淘尽,重贮新水,火用久了要熄掉,重取新火。熄灭旧火,重燃新火就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也有学者认为,因为改火,新者不与旧者相见,所以中须停若干时候。这停火与改火的时间,即寒食的起因。

汉代以前,寒食节禁火的时间较长,以一月为限,后来逐渐变为清明前三天。南朝《荆楚岁时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由于寒食节期间禁火的要求,纸钱不能烧而只能抛撒或压于坟顶或挂于某处。这种因禁火所影响的祭祀方式在当时曾受到一些人的质疑,正如唐人王建在他的《寒食行》里所说:“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而清明本来就是钻取新火的日子,唐人大概更乐意选择在能够用火的清明日上坟祭扫,这使得清明的地位在日后变得更加重要。

汉代寒食节主要流行于山西一带,魏晋南北朝时传播到南方。在唐代,龙兴于山西太原的唐朝皇族特别重视寒食节,寒食禁火、清明改火也作为一统国家的行政命令颁布下去。每到寒食结束的日子,朝廷都会举办起火仪式。据唐代《辇下岁时记》,长安城每到清明时节,尚食内园的后生小子要到殿前钻木取火,谁若先把火钻出来进献给皇上,就能得到绢三匹、金椀一口的奖励。新火升起后,为表示君臣的亲近关系,皇帝还将火赐给近臣。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表面上写的汉宫故事,实际上也是唐人生活的写照。

同时,寒食节唐代宫廷还会举办宴会,但吃的是冷食,喝的是冷酒。至今流传至今的地方饮食中,寒食燕是山西地方寒食、清明时的节令食品,它用枣泥与面粉调和,捏成燕子形状,也称子推燕,表示纪念晋国先贤介子推。清明团是用青色的艾草汁染色的水磨纯糯米粉团,都是可以冷食的物品。至宋代,寒食的习俗并入清明,寒食禁火冷食的传统在清明习俗中相对不彰。endprint

经过火禁之后的清明,对春天饮食味道的体验往往是从一杯新茶开始的。从唐代白居易诗记“留饧和冷粥,出火煮新茶”,至宋代苏轼“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清明时节,无论家居还是出门在外的文人雅士,都以清明钻取的新火煮新茶,作为节日的礼馈。至今,喝茶的中国人都知道明前茶的珍贵。虽然今日禁火取新火习俗早已不存,煮茶用上了煤气罐和天然气,但新火与新茶的搭配中所表达出的对物候和口味的精确把握,却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中国人所亘古传承的。

寒食诗帖

宋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郁郁不得志,生活穷愁潦倒,在心情寥落之下,于当年的寒食节作了两首寒食诗,自叙来黄州三年,生活清苦,每为寒食、清明之雨所苦,眼前觉萧瑟难受,心绪痛苦不宁。其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在当时的人看来,寒食、清明是扫墓祭祖,向逝去的先人表达纪念之情的重要日子。正是这样特殊的日子,才唤起了大诗人心中强烈的情感波动。

祭祖扫墓是清明节俗的中心。但上古葬俗是没有坟墓的,坟墓只是肉体的存放地,灵魂往往寄居于宗庙,祭祖一般是在宗庙中进行的。墓祭虽然至东汉已经逐渐成风,但在仪礼制度上并没有得到认可。寒食扫墓之俗,正式被官方承认,是在唐代开元年间。政府也已经意识到,老百姓虽然没有宗庙,但他们也有祭祀先人的要求,一味地遏制这种要求,于礼有据,于理不通。于是,新订礼制中“宜许上墓,用拜扫礼于茔”,但依然规定“不得作乐”。

祖先崇拜和慎终追远的习俗,使寒食的扫墓成为历代民众心中天大的事。远在异乡的官宦商贾,借扫墓之机,衣锦还乡一番,除了在祖先坟前祭扫告祭,更要聚会族人,敦睦亲情。公元736年,唐玄宗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这大概是比较早的把寒食、清明合并成一个假日黄金周的做法。公元777年,唐代宗又把黄金周延长了一天:“自今以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到唐德宗时期,以“寒食多与上巳同时”的原因,意欲“自我作古”,公元790年,唐德宗下令把假日延长到7天。宋代基本沿袭了唐代的假日制度。北宋《文昌杂录》记载:“祠部休假,岁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日本和尚圆仁在日记中记载,唐武宗到了寒食节不放假,强迫士兵们修建升仙台,结果引起几千名从事工役的士兵集体鼓噪,最后皇帝老儿不得不妥协,放假让大家回家祭祖扫墓,还给每人发了绢帛作为补偿。

翻检古人岁时杂咏,会发现其于节日习俗纪实之外,多有所情感流连。而其中最令人感慨而不胜唏嘘的,就是节日情感的应得和失去之对比。苏轼亦如此,面对中秋节团聚的缺憾,写就了“明月几时有”这样的千古名篇。清明的悲怆,身世颠沛之苦,家国不宁之沧,也被贬谪中的苏轼凝于笔端。深蕴情感的《寒食诗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真卿、杨凝式等书法名家之笔意,即使东坡复为之,恐怕也写不出来吧。

杨柳依依

宋代以降,柳条几乎成了清明的节日标志。

在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中,在疏林薄雾中,掩映着几家茅舍、草桥、流水、老树、扁舟。几个脚夫正赶着毛驴进城,阡陌之间依稀可见田头农夫。一顶轿子,内一妇人,轿顶装饰些杨柳杂花,正从京郊踏青扫墓归来。疏疏的几树老柳,摇曳在料峭的风中,枝头刚刚泛起嫩绿,一幅大地回春的景象。

作为清明节中最具特色的节物,柳点画了节日的主题。《岁时杂记》说:“今之人,寒食节家家折柳插门上。唯江淮尤盛,无一家不插者。”《武林旧事》也说:“清明前三日,为寒食节,都城人家皆插柳满檐,虽小坊幽居亦青青可爱,大家则加枣稒于柳上。”武林即是临安,当时已经盛行清明插柳,家家屋檐下插得到处都是,可惜人人都到西湖边上折柳,把湖边柳树折得不成样子,故当时即有诗云:“莫把青青都折尽,明朝更有出城人。”

插柳之俗,折取柳枝插于自家的大门上,其次是插于屋檐,也有插于寝室、床头、窗户、灶台上。但最表现清明插柳之象征的,还是于清明扫墓之际,插柳于祖先的坟头,并在柳条上挂上纸幡或纸条,以表追思怀念。古时送别故人多有折柳相赠之俗,从《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之句,不难看到柳枝在风俗中的应用,不论是为死者,还是为生者,所共有的“依依惜别”之情。

还有戴柳。有的戴在头上,有的挂在项间,也有的佩带在衣服上。所戴之柳或者是不做任何处理的柳枝、柳叶,或者是柳条编成的柳圈或是捋成的柳球。清明柳条需求量大,一时洛阳纸贵,于是派生了柳条贸易。每至清明,总有走街串巷兜售柳条的小商小贩,专将柳条卖与那些妙龄女子。近人杨韫华《山塘擢歌》云:“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毗邻诸姐妹,一株斜插绿云翘。”正所谓,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戴柳,意味着在春季将逝的时节,人们用青青的柳枝来象征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与留恋。

柳树是春季应时佳木,得春气之先。在四野一片苍茫之际,柳树最先吐出新绿。所以杨柳常常被用来作为春天的标志。柳树易栽易活的生存特性,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充满生机之感,成为再生萌发、长生长在的象征。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俗话正是强调了它顽强的生命力。柳因其带有生机和阳气,故被古人注入了以生克死、以阳辟阴的信仰观念。

有学者将插戴柳枝的习俗归纳为纪年华、招魂续魄、免虿毒、驱不祥,辟瘟疫、明目、延年、转生等目的。凡此种种,其实都在说明,作为清明节物,插戴柳成为护身延命的象征。柳作为连接生死的象征,其风俗牵心动情,在应和着春天气息的同时,又蕴含了审美与人伦的情感。

风筝、蹴鞠、秋千

一年之计在于春。中国古代讲求人的起居作息要严格遵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时节气阴阳消长的变化。在春节的传统节日,无论是御灾祈福,还是追思缅怀,都一定包含着户外踏青的习俗。清明从节气上排在春分之后,正是天气回暖、阳光明媚、万物复苏、大自然显露新生的上好时节。顺应天时,以主动的姿态去响应和促进时气的运行,有助于吸纳大自然的纯阳之气,大大地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生命随阳气升腾而律动。清明节吞并了相近的寒食、上巳,容纳了放风筝、荡秋千、蹴鞠、拔河、斗鸡等各种活动,足以成为春天的嘉年华了。endprint

风筝是比较典型的清明节物。相传其起源与军事作战有关。在83版《射雕英雄传》中,金国燕京久攻不下,郭靖居然乘着风筝飞越城墙,里应外合,才得以破城。风筝之用如此玄思妙想,历史倒也有凭证。《事物纪原》里说,韩信叛乱,制纸鸢,以蠡测皇宫之远近。更可靠的记载来自《资治通鉴》。公元549年侯景叛乱,叛军包围了京都建康,梁武帝被困台城,与城外援军音讯隔绝,有个叫羊车儿的人献策,做了一个纸鸱,系绳把敕令夹在里面,打算顺风放出去,希望能飞达援军驻地,纸鸱上写着“得鸱送援军,赏银百两”。太子萧纲亲自走出太极殿,乘着西北风放出去,结果叛军“怪之,以为厌胜”,把它给射了下来。影视作品中的风筝,实则是映衬个人英雄主义的幻想。在真实的生活世界里,风筝早已脱离了军事的背景,成了民众娱目游乐的物事。

有些人会在风筝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待风筝飞高之后,乘风剪断牵线,让风筝飘走,认为这样可以驱逐邪气交上好运,达到消灾袪难的目的。一年春天,大观园的女孩们兴高采烈放风筝,惟有林妹妹舍不得把制作精巧的风筝放走,李纨就劝她说:“放风筝图的就是这一乐,所以叫放晦气,你该多放些,把病根儿带去就好了。”北京哈氏风筝第四代传人哈亦琦曾回忆,如果风筝断了线,落到哪家,哪家就认为是种不吉利的兆头,就要把风筝给撕毁。有时风筝落到附近邻居的院子里,失主很快到了,邻居不好意思撕毁,就会在风筝上捅几个洞,这样也算是把不祥的兆头戳破了。

“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蹴鞠,作为清明节的节日游戏,其竞技者多为男子,在唐宋的皇帝中,有的还是个中高手。拥有蹴鞠技艺的国手们甚至可以一朝富贵,加官进禄。至于荡秋千,则是闺中女子们的专利品。

判断一个事物在节日中的角色和地位,从节日的名称倒可以看出些许端倪。清明,便又唤做秋千节。明代刘若愚在《酌中志》中说,清明则秋千节也。带杨枝于髩,坤宁宫后及各宫,皆安秋千一架。荡秋千也是个技术活,秋千越摆越高,荡秋千的人就如紫燕凌空,优美飘逸,心情想必也是畅快之极。但秋千的摇摆也映衬着心情的冷暖不定。不少电影的桥段,都是用主人公的复杂情绪与秋千相连接。韩国电影《隐秘而伟大》中的金秀贤,这个装作傻子的朝鲜特工,就经常出现在打工的杂货店旁的秋千上。

拥抱生命

风景虽入眼,却也是心中的风景。什么情怀,造就了怎样的清明画卷。

这里面,有故乡情怀。清明节,是根的节日。历史上,清明甚至承担了温乡谊、叙乡情的功能。如果说春节的归乡是愉悦而盛大的,那么清明则是平静而沉稳的。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漂泊在异乡,清明节,慎终追远的背后,更蕴藏着怀念故土的无奈情思。

这里面,还有家国情怀。中国的传统节日从来不缺主流价值观的注入,比如端午之于屈原陈江。介子推的传说附会到寒食节身上,亦是将忠孝节义的儒家伦理道德通过节日融入到寻常人的平凡生活中来。近代以来,清明节更是被赋予了民族大义。1937年,这个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国共两党同派要员参加了清明节公祭黄帝陵的活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侮的精神。

归根结底,清明节是一个情感的出口。

同时,她也是一个拥抱生命的仪式。

一般来说,清明节拥有两种品格,礼敬祖先、慎终追远和亲近自然、品味春天。一个庄重,一个轻盈,一个忧伤,一个快乐。

清明节的双重品格,并不矛盾。慎终追远,感恩祖先,是通过尊重逝者,对前人的追忆,来护佑和希冀我们的未来。而亲近生意盎然的早春意象,会令人联想起韶华易逝的岁月,难免抚今追昔,去寻找生命的意义。东晋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4年)夏历三月,王羲之等四十一位文人雅士汇集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曲水流觞,吟诗作赋。王羲之做成千古名篇《兰亭集序》,由自然风景的感发,感物兴怀的正是“死生亦大矣”的悲剧主题,人生有限而天地无限,要在这短暂的人生中把握生命之所系。

对自然的感怀,必然回归到对于人生的追问。多姿多彩的野外嬉戏,既是古人面对春天季节的应时之举,同时也体现了尽享无边光景的恣情任性,在同自然的应和中品味人生的美好。

清明节,在人与自然万物及祖先之间建立起联系、沟通的桥梁,一手牵着过去,一手拉着未来。在我们慎终追远之时,更应呵护新生,张开双臂享受这春天的清明,这才是最高的天人和谐。

(作者系北京民俗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员)endprint

猜你喜欢

介子寒食节寒食
清明节与介子推
寒食节题墨竹图
寒食节去哪了?
渐行渐远寒食节
寒食、清明与诗
4月3日寒食节
介子推守志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的传说
“寒食”的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