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与社会:世俗化并不是终结
2014-05-26吕相文
摘 要:世俗化是当今世界宗教发展的一大特点与趋势,它包括宗教非神圣化和社会化两个过程,是宗教应对社会发展、变化所做的一种适应性调整。本文试图以基督教的世俗化为例,说明世俗化并不是宗教的末路或终结,而是宗教一种特殊的生存与发展方式。宗教世俗化有其发生的必然性与必要性,它是一种更加深入的与社会等的融合与互动,是宗教以一种新的更为宽泛的、包容的、世俗的方式,在现代社会中发挥宗教应有的社会功能与作用。
关键词:宗教;世俗化; 适应社会; 创新与发展; 信仰
一、对宗教世俗化的定义与理解
宗教是一种以对超自然、超人间的力量或神灵之信仰与崇拜为核心的社会意识,是通过特定的组织制度和行为活动来体现这种意识的一种社会体系。然而,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尤其是科学等的发展,宗教的神圣作用逐渐减退,宗教的社会效力也大为减弱。发展到历史的今天,世俗化已成为当今宗教发展的一大特点与趋势。世俗化问题是当代宗教发展中的重要的理论问题之一,也是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
对于世俗化的定义与内涵,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规定,但几乎更多的是强调的均是宗教的衰弱或影响力的降低。在现代性急速扩张的20世纪,西方的学术界曾经出现过关于宗教发展的“世俗化理论”,它认为“现代化必然导致同样在社会和个人心灵中的宗教衰退”,并乐观预言了宗教发展在未来数十年会快速萎缩的趋势,对宗教在现代社会中的前途表现出悲观失望的情绪。
的确,在现代社会中,宗教不再像以前那样以“神圣”的名义全面地安排人的生活。从对宗教本身的定义与理解来看,“世俗化”更加表示世界与社会逐渐摆脱神圣特征和神圣社会向世俗社会的变化,宗教在世俗社会中的实践作用日益增强,宗教世俗化应该是一种更加深入的与社会的融合与互动。世俗化的宗教是宗教新的发展,它更贴近现代人的思想和生活。在其发展过程中,宗教越来越走出自身,走向社会,并在这个社会化、大众化的过程中表现出越来越强的主体性、策略性和社会性特征。宗教走出宗教组织或其内部群体之外,与社会生活更加贴近和融入,这是宗教重新介入社会生活和个体心灵世界的一种自主性努力。因此,宗教的“世俗化”也可以被理解为宗教的“社会化”过程。宗教的世俗化并不意味着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消失,而是宗教以一种新的更为宽泛的、包容的、世俗的方式,在现代社会中发挥它应有的社会功能与作用。
二、从基督教和全真教看宗教世俗化
基督教由犹太教分裂发展而来,从罗马帝国起历经整个中世纪,基督教统治整个欧洲及西方社会达千年之久,以基督教信仰为核心的宗教精神成为当时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因素,基督教的世俗化体现在很多方面。
作为一种一元论宗教,基督教首先要处理的关系自然是神与人之间的关系。基督教的世界观比较接近人类的认识水平,它不像佛教那样把认识领域从现存世界延伸到“三千大千世界”和“六道轮回”,而只是专注于对人所能观察和感悟到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今世与来世之间的关系的探讨。基督教并没有完全抛弃希腊罗马的理性传统,《旧约》中的神迹多为诸神创世的传说,而在《新约》中,神迹则多涉及神人帮助人类解决疾病、贫穷等苦难[4]。早期基督教教义及其经典中都有“人性”思想,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世俗化。
在近代,基督教更是走上了世俗化道路。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倡导人文主义精神,强调现实主义和个人主义,提高人性而否定了神性,并抨击教会的腐败。这迫使基督教走向世俗化。后来的启蒙运动更是崇尚理性、否定神权,批判宗教统治的愚昧落后。两次工业革命及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荡涤了封建神学思想。这一切使基督教信仰几乎失去了其存在的根基。基督教实行宗教改革,在组织、仪式等方面做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一些列调整,迈出世俗化的坚实步伐。
基督教是一个扩张性的宗教,其走向世界的过程也有一个世俗化的过程,表现为对新环境的适应与改造。16、17世纪的宗教变革之际,宗教问题引起了激烈的冲突,迫使被称为“异端教徒”的人们离开自己的祖国移居到美洲。清教徒秉承的“盎格鲁—萨克逊精神”在美国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使美国日益成长为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度。宗教是美国民族的精神源泉,基督教在美国经过了自身内在的变化即美国化的过程,成为世俗化了的宗教并继续产生影响。美国就是一个实用、现实主义的国家,宗教与美国的世俗国家利益密切相关。世俗化了的宗教是美国国家的重要依托,对美国政治、社会、教育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又如,基督教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经历了“中国化”历程而成为“中国基督教”。这里的“中国”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外来宗教已经融入中国的宗教文化传统之中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特质不再是对神圣彼岸世界的价值取向,而是更关注发挥其在世俗社会的教化功能。
三、世俗与神圣之间:世俗化,并不是宗教的终结
“存在即合理”。 宗教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但它本身也是一个实体的存在,宗教世俗化是宗教本身与社会之间互动的过程与结果。宗教世俗化也具有其发生的必然性与必要性。世俗社会是宗教产生、发展的时代背景,也是教徒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宗教首先要面度对的就是世俗的信众。世俗化的过程,也就是宗教更加发挥其社会正功能的过程,宗教教义、发挥社会功能及其传播都有一个世俗化的过程。
某种程度上,世俗化并不是新近的现象,宗教本就是世俗化的。宗教起源于世俗社会,它的内涵根植于世俗社會。从起源上看,宗教是一种社会与文化现象。按其本质,宗教是一种神学,“始终关注着神圣的彼岸世界,但其最终难以摆脱世俗的现实社会”,从某种程度上说,宗教是世俗社会的产物,其产生首先都是源于现实人类的需要,很多宗教就强调入世。中国的儒家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入世服务于当时的现实需要。政府也是世俗化的推手,如印度就将世俗主义作为立国的一项基本原则,世俗主义成为印度重要的政治文化价值观。
宗教亦有一种“草根性”,有实践社会生活的价值取向。社会是宗教的生存空间。宗教与社会密不可分,无论是作为意识形态,还是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它都间接或直接地与社会发生密切的关系。马克斯·韦伯曾说过,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理性化”的时代,是一个“祛除巫魅”的时代。但是,尽管宗教不再像中世纪时那样重要,但它仍旧是不可或缺的社会因素。在现代社会中,宗教赖以生存的土壤及条件仍旧存在。宗教的最大威胁来自科学,但科学只是一种解释自然的方法,没有带来新的信仰和价值追求,它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的生、老、病、死问题,不可能为人类的种种苦难提供意义。 “当人们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寻求一种精神依托或解释的时候,宗教就成为个人内心世界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成为国家与民族不可忽视的心理支柱和道德标准;当人们面对现实并追求现世生活的时候,或者说当人们处理世俗事务的时候,尽管有宗教界的参与,但人们都自觉不自觉地淡化了宗教的意义和作用,现实世界就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天堂。”
“世俗化并不是宗教消亡的前兆,而只能看作宗教存在的特殊状态”,是宗教适应社会的一种方式,“世俗化”中也有我们的一种主观判断与理解。正是信仰和教义才是宗教为世众所认同接纳并在社会中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宗教不可能完全去除其神圣性,它总会有其特殊之处。世俗化与神圣化是相对而言的,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宗教世俗化体现了一种宗教对于社会的依附性,是生存的现实与生活的理想之间的有机结合。
世俗化也是宗教包容性的一种表现,宗教与社会之间呈现出一种互相建构的关系,要从社会中去解读宗教的世俗化,并从世俗化中看宗教的社会功能。宗教世俗化并不代表着宗教的终结或是即将终结。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宗教都面临着世俗化的问题,世俗化问题关系到宗教的存在与发展,关系到宗教的现在与未来。传统宗教从观念、内容到形式的发生了深层次、全方位的世俗化,这是一种变化,也是一种发展,是宗教应对现代性的逻辑结果。宗教在其发展过程中力求保持与现实社会的动态平衡,并通过世俗化达到神圣与世俗的动态平衡。世俗化也经历了一个过程,与社会发展同步,亦是全球化的。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宗教还会进一步世俗化、社会化。而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太过于强调纯粹“物质”或社会的因素。宗教也应在世俗与神圣之间找到一种平衡,防止被现代性过分侵蚀,如少林寺就是过分的世俗化与商业化了。在世俗化的过程中,宗教要保持自我坚守,与政治、經济等区别开来,避免过度的“世俗化”。
作者简介:吕相文(1988-)女,汉族,山东日照人。现为暨南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美国史及国际移民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