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孝”育
2014-05-26周小花
周小花
当我们师生同读“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时,我不由感慨起来,《弟子规》的教育实在是太及时太必要了。“孝”为德之首,无不道理,就是因为缺乏“孝”德,我们的学生才自私、任性、娇气、依赖、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关心别人、不懂珍惜时间,对学习缺乏兴趣、我行我素,甚至不尊重父母,不尊重老师。
而使学生缺失“孝”的原因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形成现代普遍存在的隔代教育社会现象。因为隔代教育,我们的学生不理解“天下父母心”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愿望。更不会理解父母辛辛苦苦地工作是为啥,渐渐忘却做人应有的“感恩”,对父母只有索取,不讲回报。久而久之便失“孝”,成为了“待进生”甚至是“问题生”。“百善孝为先”,没有孝何谈教育。孝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学校应该注重孝的教育,下面就“孝”育浅谈自己的做法。
一、情感启发
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利用主题班会或者其他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机会,如让学生学习《孝亲颂》认识自己:“当我赤裸裸,来到这个世界!体重不到十斤,身长仅有一尺!不会说话,不会走路;衣食住行,大小二便;都没办法,自己料理。在襁褓中,只能哭泣。”而父母:“无限的爱心,无限的辛劳;无限的心血,无限的期盼;一切的一切,无限的无限;哺育我,抚养我,教育我,培植我,使我健康,使我茁壮,使我幸福,使我快乐,我的一切,都是父母的恩赐。”
学生在学习中,不少人眼眶中蕴含着泪水,感动之情触动心灵深处。就像一个父母有残疾,本身却喜欢上网,无心学习的“待进生”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我从没有想到因为我的存在,父母会是如此的辛苦,而我却从不知知恩图报,从没有替父母着想过,辜负了父母的期望。不但经常浪费父母的血汗钱,而且不努力学习,太伤父母的心了……”。
还可以利用一些名人的孝敬父母的故事来教育学生如:《董永卖身》《黄香温席》《吴猛饱蚊》《木兰从军》等。一个人一旦思想上有了认识,情感有了启发,就很容易地认识自己的缺点或错误,端正自己的态度,从新找到自我。
二、用心理解
據调查,95%以上的学生都不记得自己父母的生日。“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心”之所以可怜,莫过于不被自己的孩子所理解。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严格要求和希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能否理解?现在的孩子都记得自己的生日,都会给自己过生日,但又有多少孩子能记住自己父母的生日呢?我们的孩子在给自己过生日或同学送礼物给自己庆祝生日时,又有多少孩子能给自己的父母亲道一声谢或者说一声:爸、妈您辛苦了。他们忘记了自己的一切是谁赋予的。
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对自己父母有所理解,从理解中激发那一份爱心,爱自己的父母。我经常与学生谈心,谈他的父母,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父母的情况及对其父母关心教育他们的事,并正确引导他们对父母的看法,让他们理解父母的苦心。很多学生开始不想说或者说不出,到后来乐意说。比如开始我问他们:谁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是什么时候?绝大多数同学都愧疚地说不出来。但过几个星期后再问同样的问题时,大多数同学都能随口说出来了,说明他们已经开始关注自己父母。再比如我让学生说出自己父母的爱好是什么?喜欢吃什么?很多学生都是事后才知道。就是这样在谈心中,促进了学生对自己父母的理解。
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如以“父母让我感动的故事”为主题和演讲比赛,或者作文比赛。让学生学会理解天下父母心,从而让学生在内心里多一份感动,多一份对父母的崇敬之情。
三、主动沟通
如今的孩子最缺乏的就是主动与家长沟通,不论在身边还是不在身边,无论是什么事,他们都是不会主动与家长沟通。除了家长与其沟通外,老师也可以起到促进沟通的作用。那就是老师布置适当的“家庭作业”,让学生与家长沟通才能完成的作业,比如每个星期一次记下一天父母工作的情况,要求实实在在,并把记下父母一天工作情况的记录让父母过目签名。那些学生就会乖乖地与家长交流沟通。这样的作业不但可以让学生学会与家长沟通,而且还会受到了家长的称赞,他们都说:“以前孩子什么都不问,什么都不肯交流,而老师布置这样的作业后,不但会主动与我们交流沟通,而且比以前更懂事了,好像一下子长大了。”而一些学生也是同样心灵深受感触,他们的心底里都会有这样的共鸣:没有想到父母每天是这样工作的,每天要做这么多事,每天要工作这么长的时间,而自己以前都没有怎么帮过父母,还经常让父母操心,真不该啊!
要促进学生与父母交流沟通,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全家人的理想或者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或者是把自己的理想告诉自己的父母。不但可以让学生知道父母对家的那一份理想,对儿女的那一份期盼,让其明白父母的苦心。更主要的把自己的理想告诉父母,接受父母的监督。只要学生真正把自己的理想告诉父母,在他的心里肯定准备了接受舆论,在舆论的压力下会努力去做。
四、让“孝”回归
让学生在校或回家做几件孝敬父母让父母开心、感动的事。如父母辛苦工作回到家,未进门前接下父母手上的东西,请父母回到家坐下来休息,倒杯茶让父母喝。然后说一声:爸、妈您辛苦了!就这看似小小的事,因为没有习惯,或者是害羞,大多数学生是不敢做,如果做了,家长肯定是感动不已,而学生也会在心灵的深处接受了一次洗礼。会让学生变得更成熟,更懂事;更是促进了家长与子女的关系。
通过“孝”的教育,让学生理解父母,学会主动与父母交流与沟通,知道父母的辛苦,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期望,懂得爱自己的父母。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让爱重新唤发,让“孝”心找到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