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学案运用与地理课堂教学实效性探讨

2014-05-26陈晓军

博览群书·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学案案例知识点

陈晓军

作为一位地理老师,在实施导学案教学过程中,真正体会到导学案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意义,同时,也参与了地理导学案的编写和完善工作。导学案运行初期曾出现了不少问题,导致导学案有时形同虚设,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一、具体问题

1.导学案设计问题

在导学案设计初期,由于缺乏经验,导学案在制作时多采取的是章节内容抽空法,此方法机械的把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搬到导学案中,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找出并填写。此方法虽然能起到让学生梳理知识的作用,但弊端也非常明显。学习主动性强的学生能先通过对全章节的预习,再完成填写,而主动性较差的学生为了完成导学案而机械的在教材中去找相关的内容,未能进行深层次的思考,缺乏对教材知识的系统把握,构建不了完整的知识体系。这种导学案的设计非但没起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反而增加学生的负担,学习枯燥无味。

2.课堂教学与导学案应用问题

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导学案实施初期,由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受传统教学惯性的影响,没有真正发挥导学案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从而使导学案如同过去的教辅资料。具体问题如下:①由于导学案设计中缺乏问题探究环节,致使学生丧失了在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忽视了学生创造性和开放性思维的培养。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导学案成为摆设,甚至直至课堂终了,才对导学案部分练习题进行讲解和作业布置。教学方式还是以教师作为主体,学生被动听教师传授的知识,违背了新课改教學理念。③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使用时,不能把学生自学知识点和重点讲授知识点有效分开,教师‘越俎代庖的把学生能够通过自学和探讨完成的知识点啰啰嗦嗦的满堂灌,导致重复教学,课堂40分钟效率低。

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即教学效果)的关键

1.导学案设计

“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获得能力,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在导学案设计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好对教材的“翻译”,要处理好基础知识和探究内容的关系,把教材严谨的、逻辑性极强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给出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好的导学案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

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地理导学案在制作时采用的是基础知识抽空和案例问题探究相结合的方法。

1.1基础知识抽空——预习教材

在导学案设计中,基础知识的抽空是必要的,合理的抽空法的运用有助于对课堂知识结构体系的呈现,能够帮助学生预习教材,掌握哪些是重点知识,哪些是阅读了解内容。学生在完成这部分内容时,对章节内容知识就进行了第一次梳理,初步完成了课本知识的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了一个科学的知识体系。

1.2案例问题探究——课下查找资料、课中分组讨论,升华对知识的理解

地理导学案在设计中,问题探究多以一些客观发生的或客观存在的案例为载体,在案例中渗透知识点,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

同时,案例中的问题选取不但要能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还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案例的探究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所以在设计中,案例问题具有选择性,根据能力选择合适的问题进行探讨。

1.3课堂同步练习——当堂反馈矫正知识,基本不留为课后作业

课堂教学中,课堂同步练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反馈与矫正,其基本要求是“适时反馈,及时矫正;真实反馈,准确矫正”。因此每个知识点后面对应的练习题要扣住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点、高考焦点,巩固本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1.4作业——下一节导学案的完成,包括预习,查相关资料,初步思考案例

2.合理的教学策略

教育部社政司副司长袁振国是这样给教学策略下定义的:“所谓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教学策略具有综合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等基本特征。”

本课题涉及的教学策略粗略的理解为教学方法,结合本校新课改的教学举措和地理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如下做法:

2.1导学案基础知识——检查为主

导学案基础知识这部分内容,展现的是章节的基本概念,主要是让学生构建章节知识体系,让学生在学习起始先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相关性,而这部分内容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对教材的阅读完成填写,因此在教学中基本不花费大量时间去讲解,主要是采取两种检查的方法,一种方法是开课前用三两分钟逐次对学生完成情况检查,这种方法有助于检查学生完成导学案的自觉性;另一种是在新课讲解完成后,让学生自己通过这部分内容对课堂所学进行总结,这种方法可以很好的检测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效果。

2.2案例探究——分组探讨,交流意见

在运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案例的分析是主体部分。导学案中的案例把教材中的知识点问题化,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学生在解决问题后,通过自己的思考把教材中的知识具体化,并转化成为自己的知识。在实际教学中,主要采取的就是分组合作性学习,在课下预习的过程中,学生首先对导学案中案例涉及的相关信息进行查阅,收集,同时进行简单的分析,对案例中涉及的问题有了简单的认识后,在课中,教师引导分析,或者再给出些相关材料,给出线索,激发学生讨论的热情。

总之,在导学案的运用过程中,课堂教学是否具有实效性,关键是把握两点,一是教师的教是否切实有效,能否在导学案的引导下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形成一定的地理思维;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学是否富有实效,学生能否利用导学案进行预习和自主学习,进而发现问题,并在课堂上解决问题。

经过不断实践,不断改进,如今的导学案已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工具。学生自主学习有了思路,地理学习更有成效,问题意识更强,课堂更为活跃。有了思维的碰撞,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了,学习效率也提升了。而导学案在教师教学时也是一个很好的参照,摆脱了课堂的花哨,运用导学案的课堂更清晰,重难点也更为突出,实效性更强。对导学案的有效利用值得进一步研究,需要进一步提高。

猜你喜欢

学案案例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乡愁导学案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比例尺(一)”导学案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