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统计课”中寻觅数学的味道
2014-05-26杜甫
杜甫
一、教材与思考
《众数》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的内容。新课程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攻破难点,体现“鼓励探究,变教为引”的理念,本课紧紧围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归纳提炼—回归生活—区分内化”的教学主线,展开统计量知识的教学和学习。着重体现以下特点:一是追溯数学知识的本源,呈现数学知识形成的真实全过程;二是探寻“生活数学”有效建构的途径,通过对教学资源、素材的二次开发、重组和利用,引领数学课堂更加情境化;三是摒弃传统“统计量”知识教学的陈式化和教条化,尝试全新“统计量”教学思路与学习途径;四是培养学生“初步感知——直观感受——内化体会”的数据发现、搜集、整理、分析、运用的意识,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从事数学知识探究的主观能动性。
二、教学与导引
【教学一】为有源头活水来——课前热身,感知众数
师:同学们,你穿多大尺码的鞋?你今年几岁啦?你1分钟跳绳能跳多少个?(学生一一作答)
师:刚才,老师随机了解了3个问题,也得到了三组数据,每组数据中都有一些相同的数,这些相同的数是我们数学课最关心的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些数。
【导引一】“让数学知识回归生活本位”,这是我们数学老师的重要职责,也是教学的根基。上课前,老师精选3个问题,使学生经历简单发现、感知数学问题和数据的过程,将“众数”的原型从生活中抽象出来。这时,学生能清晰、直观的感知“每一组数中都有几个相同的数”,但老师并不急于一语点破,而是用一句“这些相同的数是我们数学课最关心的问题”顺势转入探究主题,将“疑惑”留在了这里,为后续学习埋下了伏笔,使课堂充满了神秘感和延伸感。
【教学二】山穷水复疑无路——收集整理,探寻众数
师:再过几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学校准备举办一次《感恩的心》手语操比赛。每个班要派出10名同学代表本班参加比赛,我们班应派哪些同学参加比赛呢?
生:我觉得应该派身高差不多的去,身高整齐,队伍美观。
师:恩,会用数学方法思考。班主任为我提供了一个20名参赛候选同学的名单,我给他们作了身高测量(课件展示,图略)。
师:请观察,这20个身高数,你觉得以哪一个数为标准选出的参赛队员身最整齐?什么是“最整齐?”
生:身高差相差小就是最整齐。
师:对,以什么数为标准呢?
生:这10个身高数的“中位数”。
生:它们的“平均數”。
生:还可以用1.52米为标准。
师:为什么你要选择“1.52”?
生:因为这个“1.52”在这些数中出现的最多。
【导引二】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因此,探寻是数学课的生命与灵魂。教师以“六一”儿童节学校举办手语操比赛而挑选队员的现实生活情境为引子,课前搜集了真实、准确的身高数据,引导学生经历对“你觉得以哪一个数为标准选出的参赛队员身最整齐?”的核心问题的研究和讨论,问题意识被有效激发。问题是数学课的首席!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有序观察了新教学主题图、数据特征,增强了学生感知“身高最整齐”对手语操比赛的重要现实意义,同时也有效训练了学生层层递进式分析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讨论中,学生的思维逐渐清晰,“平均数”、“中位数”、“1.52米”三个标准数跃然纸上,这时,当老师再次追问核心问题,学生犹豫不决,为接下来的“一探究竟”提供了深刻、必要的认知冲动。
【教学三】柳暗花明又一村——分析归纳,建构众数
师:大家找了3个标准数,现在我们带着她们来研究。(课件展示学习要求,学生齐后同桌间合作学习,并填写“合作学习记录卡”。)
(5分钟后,三组学生分别以“中位数”、“平均数”、“1.52米”为标准汇报)
师:请大家观察、比较这3组同学分别找出的10个身高数。如果现在让你选择,你会选择哪个数?为什么?
生:我选择以1.52米为标准,以“平均数”和“中位数”为标准选出的10名参赛队员身高最高的和最矮的相差0.05米,而以“1.52米”为标准选出的仅相差0.02米。
师:“1.52”在这20个数中出现了7次,它叫做什么数呢?请大家自学看书122-123页的内容。(学生看书,教师指导,3分钟后汇报)对了,这样在一组数中出现最多的数,我们把它称为众数。(板书:众数)这个“众”字该怎样理解呢?
生:次数最多。
师:对了。(板书:一组数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它和平均数、中位数一样,都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而众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多数水平(板书:集中情况,多数水平)。
师:给你一组数据,能找出它的众数吗?
生:能!(师问生答,快速找出了整数、小数、分数三种类型数据的众数)
师:刚才我们找众数时,计算了吗?
生齐:没有!
师:对了,只需要进行观察就可以了。(板书:观察)
【导引三】新课程标准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知识的获取过程。重视过程教学,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规律的形成,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消化与吸收。本环节教学通过四个层次充分展现了全课的核心地位,同时,也是师生、生生数学思维碰撞的有力展示,既有预设的生动诠释,又有生成的圆满解决。“同桌合作”中,学生们带着自己选择的标准数,积极验证“最整齐”的结论,努力接近自己心中的目标;“对比分析”时,通过对“0.05米”和“0.02米”长度的直观感知,一个个真实的“差距”让真相渐渐浮出水面;当“1.52米”这个数已经成为不争事实时,如何来称呼它?教师采用“回归文本,自学教材”的方式,建立准确概念,并以“咬文嚼字”的形式,深刻解读了概念中的每一个字、词;最后,通过师生对话和简单的练习,抓出“众数”多个特征。至此,探索的过程使众数的形象掷地有声的烙在了学生的头脑之中,清晰可见。
【导引四】《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练习就是实现这一目标最为重要的一环。本课的练习一改常态,遵循“生活数学”的理念,先后探讨了“视力问题”、“跳绳问题”、“销售问题”、“射击问题”、“统计量综合问题”,努力在生活中寻找“众数”的生长点和生活区,让枯燥、呆板的“众数”植根于一个个鲜活的情境和一个个充满挑战的问题之中,学生的认知被一次次激活,一次次提升。尤其是对于“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三种统计量的区别与联系教学点,教师摒弃传统的陈式化、教条式的渗透方式,大胆尝试,以“选择合适的统计量”和“填一填”为依托,悄无声息的将三种统计量的异同融入了学生的自我感知之中,经过这样有根基的练习、体会和感受,在感悟中建立的异同感远胜于干瘪语言陈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