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2014-05-26王随来

博览群书·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小学数学方法

王随来

摘 要:古人曾明确指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疑问,有疑才有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是数学教学的中常用的一种重要策略,也是提供、生成课程资源的主要途经。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广大教师非常重视创设问题情境这一策略在教学中的运用,尤其对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进行了一些有效的探索和实践,这样使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活力。数学教学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心智活动。数学家哈尔莫斯指出:“只有问题才是数学的心脏。”因此,优化问题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思维效率的关键。根据小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创设优美的问题教学情境。是调动学生心智活动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转变教师角色,凸显学生主体,创设问题情境

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曾把教学的性质看作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过程。”的确,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真正的学习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出自学生本身的。如果教师把知识按固定的模式传授给学生那只会阻碍其自主发展。所以,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努力使学生自主学习,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必由之路。教师首先就应该打破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要从”台前”隐退到”幕后”去。课堂就像舞台,教师好比导演,担当着组织策划的责任,同时也要帮助学生确立主角的地位。让学生能根据自身的特点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把主动权交給学生,充分发挥其自主性,使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在主动参与过程中得到全面的提高。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为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学生作为学习者和接受者。这种师生观反映在师生交流上是单向的,是不会轻易容纳学生的自由意见和自主思想的。现代的师生观要求教师走下神圣的讲坛,在教学活动中营造宽松的人际环境和和谐的课堂气氛。让每个学生享有交流意见,发表见解,独立思想的权利。教师在课堂上是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学习讨论的对手,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导者,咨询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达到和谐的民主气氛。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二、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探究学习

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生对学习材料本身具有内在兴趣,这是最好不过的动机。”因此,教师运用教材内容,创设自主学习情境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使学生快速进入求知最佳状态的有效途径。矛盾和困难是最好的教具。矛盾的魅力就在于把人吸引住,既让你乐在其中,又使你焦虑不安,却又欲罢不能,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孔子曰:“疑虑,思之始,学之始。”有矛盾才能使学生产生认知需要和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地探索问题。为了使学生经历应用数学的过程,教学应采取“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可见教师只有切实转变观念,自觉地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创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把学生当做一个“人”,才有可能在课堂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积极思维、大胆想象的活动平台和心理健康发展的空间。

三、创设趣味情境,引导学生乐于学习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趣味的问题教学情境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无意之中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师提出的问题上,并能积极主动地思考,寻求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法,因而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思维,提高思维效率。小学生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从心理学角度看小学生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具体的感性经验支持,因而贴近生活实例,既有利于学生了解知识,也使学生兴趣盎然。教师表达问题的方式常常通过语言来实现,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思维聚集到要解决的问题上,这时教师对问题的表述要用词得当,修辞手法恰如其分,语言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诙谐幽默,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无意之中,学生会在解决序列问题的过程中思考,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本质。《纲要》指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与有力的学习工具。”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中要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充分利用投影、录音、录像、模型以及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在问题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借助形象来实现有效思维,从而提高思维品质。学生不仅知道了,而且感悟到了,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综上所述,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曾经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真实性”是问题情境创设的基本前提,“数学味”是问题情境创设的本质保证,“发展性”是问题情境创设的价值导向,而“吸引力”是保证问题情境创设能够发挥其重要作用的动力机制,结合四个方面要求去创设问题情境,才能创设出符合儿童内在发展需要的“真”情境。总之,创设问题情境就是让学生“身临其境”。一方面,通过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主动的、自觉的活动;另一方面,问题情境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到抽象的顿悟,同时又拓展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成了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并逐渐学会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1袁宏.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18期

[2]王丽杰,《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3]王文娟,郭彬等.创设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探微[J].林区教学2008年12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小学数学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