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装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究

2014-05-26董金华

艺术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服装设计专业能力

董金华

摘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现代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素质的重要途径。为了适应我国服装业面临的新形势,对高校服装设计类课程的改革提出了紧迫而现实的任务,教学改革必须渗透到教学理念、内容、方法、手段、模式等方面,克服不利于创新性实用性人才培养的障碍,为学生构筑良好的实践平台。

关键词: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校企合作“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以现有的教学体系为依托,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的同时,高校服装设计专业该如何培养与社会发展同步的学生,走出一条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解决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低下,就业适应期太长的问题,是国内高校现需解决的迫切而实际的问题。

1目前我国高校服装设计专业设计类课程的主要问题与现状分析

(1)我国高校普遍存在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的现象,这与学生在学校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不相一致有很大的关系。服装设计专业作为一个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相比于其他专业而言,更要贴近产业的要求,且涉及的实践环节较多,对大学生的要求,不仅仅需要具备一定的创造和创新能力,而且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实践能力,然而,国内高校教育的主要模式之一是学术性的灌溉式教学,注重理论教学,针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相当欠缺,这与市场需求的实践能力强的实用性人才不相一致。

(2)设计类课程设置普遍缺乏培养学生应用技能的实践环节。设计类课程的设置及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受到“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理论的指导性,忽略了实践的能动性。实践教学观念落后,教学内容比较陈旧,教条化,讲述式、演示性教学方法多,生产性、工艺性、设计性、创新性实训少,同时又受到时间及条件的限制,实践性操作环节薄弱,阻碍了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学生技术开发能力不强,从而导致供求错位,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明显,导致失业与空位的矛盾越来越大。

(3)专业协同设施不足,技术支持不够。服装设计作为一个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需要与市场、产业结构密切结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服装装饰性和时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教学过程中专业协同设施及技术支持严重不足。例如,大多高校服装设计专业设施仅仅具备制作服装的基本缝制设备,没有比较完善的钉珠、烫钻、绣花、印花等提高服装审美和实用价值的服装基础工艺实验室,局限了服装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知识面的掌握比较单一,学生所学知识无法跟市场需求同步。

(4)设计类相关学科没有进行整合式教学,理论、实训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学生掌握的知识都比较孤立,不够整体、全面,无法适应市场要求,导致“毕业即失业”或就业“适应期”太长的现象严重。学生应从市场产品设计要求入手,按企业要求进行款式、图案设计以及其他特殊工艺设计及加工,营造真实的企业运营环境,整体全面地完成合格产品,把实践教学貫穿整个专业知识学习过程,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工艺技能训练相互合理衔接来保证专业技能综合应用性的提高,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缩短毕业生在工作后的“适应期”,变“毕业即失业”为“毕业即就业”,满足企业用人的要求。

(5)课程考核评定标准不尽合理。服装设计类课程考核评定标准比较单一,基本都是实行的单独科目独立考核形式,以代课老师独自担任审核评定工作,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师配置结构往往又缺乏“双师型”教师,企业实际工作经验不足,致使考核评价机制不尽合理。服装设计是个整体的、规模较大的、典型的实践能力比较强的专业,应以市场需求的全方位的实用性人才为依据,打破课程界限,建立校企协同式的综合考核评价机制。

2服装设计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与内容

当前中国服装行业正处在待转型时期,服装设计专业的设计类课程改革要以实践教学法为出发点,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为动力,以促进富有时代特征的多样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推广。

(1)服装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引入实践性教学法是完善传统教学法的突破口,教学过程中,应把学生看作是充满活力的知识探索者而不是知识被动接受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进行主动的创造性学习,使学生多接触社会、生产实践方面的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2)结合实践教学命题设计进行教学内容改革。课程内容实例化,对企业在线产品进行筛选,引入有实用价值、学生感兴趣和根据企业实际在线生产产品而精心设计的“典型实例”,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实践教学命题设计,以该“实例”设计方案中出现的问题为动力,以综合实用能力培养为主线,逐步深入,全面展开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综合技能,将学校课程内容与企业实际生产要求相融合,工艺技能训练和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把所学专业知识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协调理论知识与实操知识内容的衔接与穿插,相互合理衔接,确保实践教学的科学性、综合性及可操作性,满足市场对教学上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的要求。

(3)加大服装基础工艺实验室的建设,提高专业协同设施的配制。服装设计专业学科动手能力要求比较高,学校需要为其创造实践平台,服装实验室的建设,有利于扩充课堂以外的知识信息量,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更好地为服装设计类课程教学服务,满足服装各种制作工艺的基本要求,营造实践环境,促进教育理论、教育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改革。

(4)设计类相关学科进行整合式教学,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与高校教学改革方向及研究成果有机结合,对服装设计类课程体系进行重组,打破课程界限,采用全开放教学模式,构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教学内容,教学实践环节,考试方式和手段等,将市场需求及时介入到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命题设计,毕业设计等各个环节。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渗透实践教学,提高校企合作模式的力度,对课程改革的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加入典型的实践性综合性题目,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综合运用水平,同时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提高教师及学生企业实际工作经验,提高教师实际操作技术能力。

3结束语

服装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应转变教学观念,建立新的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新模式,针对服装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方法,课程设计,协同设施,师资建设等方面探讨与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技术技能性人才,满足社会需求。参考文献:

[1] 姚晓柏.加强高校实践性教学管理之探析[Z].湖南女子学院.

[2] 马成荣,徐丽华.校企合作模式研究[Z].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3] 孙晓军.服装实践教学与企业互助合作途径的研究[Z].黑龙江大学.

猜你喜欢

服装设计专业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