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事业单位推行公务卡结算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2014-05-26邵国龙
邵国龙
【摘要】随着我国公共财政预算制度的逐步改革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公务卡结算制度凭借其便捷性和透明性,作为一种制度上的创新被大众广泛认可和接受。然而,在公务卡结算的过程中,也渐渐暴露出来一些问题。客观来看,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事业单位推行公务卡结算是一种必然趋势,本文将重点分析目前事业单位推行公务卡结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公务卡结算;问题;对策
一、引言
公务卡结算是对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公务支出结算时需要使用的银行卡的总称。可以说,公务卡结算是我国在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过程中的一项延伸,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对国库集中支付政策进行强化,将原有的从单位零余额账户提取现金的授权支付方式更改为通过公务卡方式进行结算。公务卡是预算单位由其工作人员持有,主要针对事业单位日常的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专用信用卡。公务卡不仅具备一般信用卡的授信消费等通用属性,同时还具有财政管理的功能,是一种财政财务管理规范和银行卡结算方式二者有机结合的一种创新型的财务管理工具。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廉政建设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推行公务卡结算已经成为大势所趋。通过在事业单位小额支出中使用公务卡结算,能够有效减少现金的使用,另一方面还能够协助财政部门实现对事业单位小额支付的全程化监督,强化财政支出管理。由此可见,在事业单位内部推行公务卡结算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资金成本,同时还能够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除此之外,公务卡结算在很大程度上将支付信息的电子化变成了现实,确保事业单位每一笔开支都能做到透明、规范。
二、事业单位推行公务卡结算过程中的问题
1.事业单位对公务卡结算的认识不足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现钱现货的交易观念是根深蒂固的,也是人们日常普遍认同的消费方式。推行公务卡结算之后,对于事业单位的小额支出则不需要再使用现金,而是采用刷卡消费,商家往往需要支付一定数额的手续费,从这个角度来说,商家更愿意进行现金交易。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事业单位还未能充分适应这样的消费方式,心理上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
2.公务卡使用环境建设滞后
目前,我国POS机的分布点十分有限,除了一些大型商家具备POS机之外,很多中小商家是没有安装POS机的。由于POS机的布设点有限,事业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在一些地区需要进行公务卡消费时,不能刷卡,只能自行垫付资金,报销后再从银行取出。我国的银行卡产业发展时间较短,目前刚进入大规模发展时期不久,人们对于持卡消费也还有一个逐步认识和熟悉的过程。同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相比,针对银行卡的宣传和安全教育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3.公务卡结算难以彻底遏制腐败源头
从公务卡结算消费的执行目的和实际执行过程来看,公务卡消费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过去普遍存在的虚开发票金额、凑票报销等等腐败行为,提高了事业单位财务支出的透明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腐败行为的发生。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公务卡结算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其在管理上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在进行公务卡结算消费时,如果经办人同商家共同勾结,开出与所消费商品不一致的小票和发票的情况,就仍然可能造成虚假开支。其次,事业单位公务支出也可能存在吃回扣的空间。当公务卡消费达到一定数额之后,经办人往往能够从商家处获得一些现金返还。公务卡本身难以彻底根治腐败问题,只能够从源头上出台政策抑制腐败。
三、提升事业单位推行公务卡结算管理水平的途径
1.加强宣传,提高用卡意识,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用卡环境
一方面,各级财政部门要对事业单位加强宣传与教育,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同时也要在单位内部进行多角度、多方式的公务卡推广工作,共同为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和公务卡结算方式创造良好的环境,尽快形成用卡意识,将传统现金支付方式的弊端进行消除。为了更好地维护持卡人的经济安全,各级财政部门还要加强对事业单位用卡风险的教育,帮助相关人员更加全面地掌握公务卡实施的意义、目的以及具体的操作规范和安全须知,提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公务卡结算的感性认识,提高其业务操作能力,为公务卡的广泛推行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政府还应该进一步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各级财政部门、金融办、人民银行等部门应该相互协调沟通,建立起联动机制,促进银行等金融机构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入,继而加快公务卡结算受理环境的建设,为扩大公务卡结算使用范围创造可能。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保障公务卡结算的安全性,各级管理部门还应该引导银行加强金融信息系统建设,在保障公务卡安全性的基础上,完善公务卡的支付功能、促进信息的及时、通畅传递,提高结算透明度,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事业单位使用公务卡结算的积极性。
2.持续改善公务卡的用卡环境,拓宽公务卡的使用范围和覆盖面
目前,公务卡结算在我国还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公务支付模式,主要优势是在小额公务支出中全面使用非现金支付,减少现金使用频率,能够用银行卡支付来对小额公务支出进行全面、及时的监控。随着公务卡使用范围和覆盖面的逐步拓展,一些以前未曾注意到的“盲点”也渐渐暴露出来。鉴于比,各级财政部门、人民银行、各个事业单位、发卡银行等机构要相互协同与沟通,达成共识,提升认识,相互配合,继而形成分工协作,高效运作的良性循环模式,解决公务卡在推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类新状况。在具体工作中,以完善公务卡相关配套设施为重中之重,管理部门需要积极引导发卡银行加强公务卡用卡环境的改善,落实各类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并且通过一些鼓励政策的出台,增加POS机的布设密度,提高商家的刷卡积极性,增强事业单位的刷卡意识,为公务卡的使用创造良好的环境,保障公务卡结算方式的稳步推进。
3.完善公务卡结算配套制度的建设,形成有力的监督机制
首先,各级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公务卡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一方面,要着手取消事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将事业单位的所有收支都全部纳入预算的管理范畴,落实国库集中支付,为实施公务卡结算制度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基础。另一方面,还要继续推行部门预算改革,将预算编制进一步细化,及时出台相应的绩效考评制度,提高预算的实际执行能力,严格控制事业单位的公务支出。其次,要强化公务卡结算管理制度的建设。公务卡结算管理制度的重点在于需要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公务卡报销管理制度等制度来共同支撑,以便更科学的规范公务卡的使用方案、报销流程、使用行为等问题,杜绝延期报销和超期还款情况的发生,并且需要明确相关的经济责任。为了更好的遏制腐败问题,还要严格推行公务卡结算强制目录的形成,对非公务卡结算的支出要进行调查,进行更加仔细的报销审批管理,提高公务卡结算的刚性。通过实行公务卡支出报告制度,定期对事业单位的日常支出进行分析,了解公务卡制度的实际执行状况和监督状况。最后,要进一步完善公务卡结算的监督措施。虽然事业单位使用公务卡结算之后,可以较为清晰明了的知道其消费的金额、地点、时间等信息,但是却无法直接判定交易内容的真实性,能够对“凑票报销”现象实现一定程度上的遏制,但是对于“多列发票”、“虚开发票”等问题却难以起到明显效果。鉴于此,各级管理部门仍然需要相互协作,建立有实际效用的监督机制,防止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商户相互勾结虚开发票的情况。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公务卡结算制度是一种规范现金管理的有效工具,是通过银行卡来实现财政财务管理公开、透明的一种创新型支付管理制度。这一制度创新不仅能够实现对事业单位公务支出的全程监督,同时还能够对预算进行强化与约束,成为遏制公务消费的有力手段。
参考文献:
[1]曾繁森.浅析公务卡改革背景下的财务预算控制方法[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04)
[2]李邦忠.国库集中收付体系下推行公务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1(16)
[3]陈统魁.推行公务卡制度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1(04)
[4]顾丽娟.高校公务卡运用的实践与思考[J].会计之友, 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