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加强高职学生感恩教育

2014-05-25王碧斓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0期
关键词:理论课高职思想

王碧斓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营口 115000)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加强高职学生感恩教育

王碧斓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营口 115000)

感恩是做人之本,感恩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学校教育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更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本文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视角,探讨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和方法途径,引导高职学生增强感恩意识,进一步提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思想政治课;高职大学生;感恩;感恩教育

感恩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们祖先的坚定信仰,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稳定剂。它能规范人们的行为,净化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培养人们博大的胸怀,它应当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优秀品质。这种美德我们应当世代传承。但是,当前一些大学生存在着极端自我,情感冷漠,不懂感恩、不会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回报,将父母的无私付出和他人的帮助视为理所应当等问题。特别是在高职大学生中,由于其整体素质偏低,成绩不理想,普遍存在着感恩意识淡薄的现象,因此,加强高职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高职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意义

1.加强高职大学生感恩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健康发展。现代社会的发展对高职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不容忽视的一个事实是正处于个体成长关键时期的高职大学生普遍缺乏感恩意识,考虑问题往往以自我为中心,重索取而轻奉献,权利意识较强但责任意识相对较弱,这与大学生全面协调健康发展显然是不相适应的。而根据近年来高职大学生自主择业和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整体素质在其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用人单位选聘人才的标准往往不是智力因素,而是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因此,根据以人为本和高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加强培养学生以感恩为基础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而促进学生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实践创新素质等全面协调发展,是当代高职大学生顺利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

2.加强高职大学生感恩教育,有利于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教高[2004]1号文件《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职院校要始终坚持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为根本目标。这是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高职院校发展状况明确提出的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不是单纯的职业培训机构,只有根据新时期对高职大学生的需求标准,加强对高职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才能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才能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故此,高等职业教育不仅承担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也承担着培养良好道德素质人才的重任。

3.加强高职大学生感恩教育,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高职院校,开展感恩教育,培养出既具有职业技能又具有感恩之心、回报社会的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对于确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因此,作为德育教育重要内容之一的感恩教育应当引起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高职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在高等教育中占据半壁江山,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我国正面临进一步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正处于青春期的高职大学生思想很容易动摇而产生混乱和错位,因此,为了克服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必须高度重视和促进高职大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这将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高职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原因分析

1.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当今社会上存在着急功近利等不良社会风气,感恩社会的奉献者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尊重,甚至在现实中屡屡发生好心救人者反被诬陷,英雄“流血又流泪”的事例,这给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高职大学生在不良社会风气的消极影响下,逐渐变得情感冷漠,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感恩他人、感恩社会。

2.学校教育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的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就业率,学习成绩成为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唯一追求,甚至决定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一些高职院校过于看重学生的专业成绩和就业单位,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优评先和推荐入党的衡量标准,却忽视了教育的育人功能,对感恩教育的重视不够,从而导致高职大学生情感冷漠,感恩意识淡薄。

3.家庭教育的缺失。今天的高职大学生多数是“90后”独生子女,父母和社会对他们倾注了过多的关爱和期望,很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孩子提供了养尊处优、众星捧月的生活条件和氛围。父母对孩子一厢情愿的付出,不求回报,尤其注重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但是却很少和子女进行精神的交流与沟通,对孩子内心的情感世界缺少了解,忽视了对子女感恩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家长的过分溺爱使孩子成了不会感动、不懂感谢、不会感恩的“冷漠一代”。

三、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进行感恩教育的方法

感恩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教育的引导和点拨,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作为一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师,我从课堂教学环节来探讨对高职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方法,将感恩教育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结合起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职学生感恩教育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1.言传身教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言传身教,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性作用对高职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教师优秀的品德是强大而无形的教育力量。这种优秀的品德是通过一言一行来表现的,因而,教师要注意以身作则,以其人格的魅力来感染影响学生。在感恩教育中,教师对学生所要求的,自己必须首先要做到而且要做好,真正做好学生感恩的榜样。

2.案例教学法。高职大一学生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两门公共课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经常引用一些经典案例进行讲解,以启发高职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例如,我在讲到《概论》课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时,我会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改革开放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发生的巨大变化,从学生自己家庭的变化,到我们自身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到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进而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热情,从而提升高职大学生的精神境界。

3.情境体验法。感恩教育注重情感的交流与互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找出适合感恩教育的素材,以此作为切入点来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同时,教师要将传统的教学方法同现代多媒体教学相结合,设计感恩情境,借助情境体验法,达到以情感人,情理交融的教学效果,最终使学生真正树立起感恩意识并付诸行动。例如,在《基础》课第一章第二节中,当我讲到认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时,我会首先同学生交流责任的话题,结合一些蕴含人生哲理的小故事,让学生去体会感恩,使学生认识到:我们在社会中生活,必须要承担各种各样的责任。作为在校学生,要勤奋好学;作为子女,要孝顺父母;作为伙伴,要互帮互助;作为公民,要爱国守法。这种情境体验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直观感悟法。直观感悟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恰当地使用图片、影像资料、实物展示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强烈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对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选用一些有代表性、具有深刻道德教育寓意的影像资料,像《感动中国》、《抗震救灾文艺晚会》、《复兴之路》等。爱国与美德,伟大与平凡,瞬间与永恒,真实的故事,鲜活的人物,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教师以此为契机营造氛围开展感恩教育,让学生最终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总之,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立足高职学生特点,在教学环节中积极探索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感恩教育的方法途径,引导高职学生增强感恩意识,使高职大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这将有利于高职大学生人格的完善、生活质量的提升。

[1]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J].教育科学,2004,20(4):9-12.

[2]赵淑.高职院校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探讨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0,(7):270.

[3]万平.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加强感恩教育的几点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5):105-108.

G711

A

1674-9324(2014)20-0248-02

本文系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研究2013-2014年度立项课题 (课题编号:GHYB13243)研究成果。

王碧斓(1981-),女,满族,辽宁营口人,营口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理论课高职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