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逆向思维 智慧作文

2014-05-25颜学明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0期
关键词:拟题谎言逆向

颜学明

(江苏省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江苏 昆山 215300)

逆向思维 智慧作文

颜学明

(江苏省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江苏 昆山 215300)

在作文教学中运用逆向思维,可以获得与众不同的新见解、新观点和新思路,收到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的表达效果。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作文的拟题、立意、构思几方面总结出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方法。

逆向思维;作文训练;拟题;立意;构思

异向思维指的是在写作中打破传统的、常规的思维方式,从问题的相反方向深入地进行探索,寻求答案。敦煌壁画中“反弹琵琶”和神话传说中张果老的“倒骑毛驴”之所以能给予人们深刻的印象,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反”和“倒”。这种生活中与常理相悖的表现方式与逻辑思维上的逆向思维有相通之处。教师把这种逆向思维合理的运用在作文教学中,使学生作文从审题拟题、主题立意、篇章构思等方面打破常规的思维定式,往往可以收到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的表达效果。

一、在审题拟题上逆向思维

审题时运用逆向思维,可以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语文特级教师宁鸿彬的“双向审题法”就是这种思维方法体现。这种审题法既要明确题目限制的内容,又要摸清题目放开的内容。把握了两方面的要求,在允许的范围内落笔,就不会跑题偏题;把题目放开的内容(不作要求内容)摸清了,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特长,闪出自己的亮点。纵观历年的高考作文试题,几乎无一例外地包括两方面的要求:限制的一面很窄;而放开的一面则很宽。有些作文题目,仅从字面上分析,从传统的、常规的一面去思考,有时绞尽脑汁也难以找到突破口,不知从何下手。这时如运用逆向审题,突破传统的束缚、常规的障碍,换个角度从事物的另一面去思考,往往就能迅速确定写作范围和对象,短时间就能拟定题目。例如以“愚”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愚”为贬义词,往往形容人“傻、笨”如愚昧、愚蠢。如果只是从字面上来理解,从正面去考量,是很难下笔的。但如果能从事物的另一角度,逆向思维,以《愚的力量》为题,提出“‘愚’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也是一种美德”的观点,如“大智若愚”,那么就显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很多成语、俗语、惯用语的含义陈旧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标新立异,采用逆向思维,以顺应时代的需求。如《弄斧就要到班门》、《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没有“异想”,哪来“天开”》、《三个臭皮匠怎敌诸葛亮》等题都是逆向审题的结果,都可收到令人耳目一新之效。

二、在主题立意上逆向思维

所谓立意,就是确立作文的主题。如果说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结构是文章的“骨架”,那么主题便是文章的“灵魂”了。可见在一篇文章中主题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作文的立意要立得新颖,立得别致,立得深刻,在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就要做到立意的角度要与众不同,别具一格。而做到这一点,就要运用逆向思维,进行逆向立意,“反其意而用之”。思维的独创性决定作文的独创性。思维的独创必须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智力基础上,必须以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为支撑。换句话说,知识与智力是逆向立意的阶梯,阶梯的材料构筑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最后把学生引上逆向立意的殿堂。如《红楼梦》里歌吟落花,显得很伤感、很凄惨,催人泪下:“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如果写文章以此立意,难以摆脱那悲惨、凄凉的基调。如果指导学生反其义而用之,借用龚自珍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来立意,歌颂落花,就能一扫凄凉悲情,写出积极向上,立意新颖的文章来。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逆向立意的能力。逆向立意,简单点说就是“唱反调”,即以相反的思维来确立自己文章的主题。如2002年国际大专辩论会的辩题之一是“逆境成才”。反方则认为:“顺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双方各执一说,针锋相对。我们作文教学的立意指导可以以此为借鉴。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如果写作时按照习惯思维立意,那么离不开反映城市化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摩天大楼日新月异,高速公路纵横交错,街道在拓宽延伸,厂房铺天盖地,汽车穿梭往来……人们生活富足了,衣食无忧了。以此来歌颂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这些事物人们早已司空见惯,无可非议。照此立意虽不能说不好,但平淡无奇,了无新意。如果我们打破思维定式,以一反常规的思维方式去立意:“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由马路拓宽、街道延伸、城市无限扩张,想到大片良田被挤占,耕地减少;由雾霾天气日益增多,意识到大气被污染;由汽车拥堵,车祸频发,联想到人们的生活环境日益恶化!提出治理应该与开发同步,只发展,不治理;重发展,轻治理;先污染,后治理的做法都是违背客观规律的,其结果都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付出惨痛的代价!这个与众不同的立意,避免了单一与狭窄,角度新颖、独特,给人以一种全新的感觉。逆向立意,达到了创新的目的。

三、在篇章构思上逆向思维

题目审好拟定,主题确定,立意有了,就要考虑篇章结构的问题。“文似看山不喜平。”而学生的作文一般都是平铺直叙,一竿子捅到底,毫无曲折离奇可言,显得平淡无奇,索然寡味。要使文章言之有序而又不落俗套,不妨采用逆向思维来构思。所谓逆向构思,就是指作者在构思过程中,利用一些题材的可逆性,避开正向思维定式,向与之相反的方向构思谋篇的一种创造性构思方法。这里的逆向思维,并非完全意义上的与常理相悖的思维方式,而是要反对程式化,出奇制胜,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个个笔底全无的文章来。例如:宋徽宗时代,搞了一次全国绘画大赛。各路画家云集京城,考题是《踏花归来马蹄香》。有的画家在“花”字上下功夫,画了许多花瓣;有的在“马”上打主意,画了一个跃马扬鞭者;有的则在“蹄”字上做文章,画了一只马蹄……这些都与诗意不合——没有体现“香”味来。只有一位画家采用了逆向思维,既不写“花”画“马”也不从“蹄”字落笔,而是另辟蹊径,画了几只蝴蝶围着马蹄翩翩起舞,如此构思,画出了香味,很好地表现了“踏花归来马蹄香”的题意。再如以“谎言”为话题作文,如果依传统的思维来构思,“谎言”是与“真话”相对立的,人们对“谎言”必然持否定的态度。父母教育孩子从小要养成不说谎话的习惯,教师教育学生真诚待人。“狼来了”的故事流传了多少年,大家都知道说谎是不对的。照此写成的作文难免落入窠臼:或对说谎者口诛笔伐,或言说谎者自食苦果等。在这一固定模式下的主题,实质上是对事物认识的是表面的、肤浅的,是人云亦云的“鹦鹉学舌”的产物。如换个视角,由反面而观,“谎言”也有其闪光的一面,并非一无是处。如一个癌症晚期的病人,在生命即将完结的时刻,还不知道自己的情况,医生告诉她:“你的病并不严重,是有治愈的可能”。避免病人精神的崩溃。可见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实的道德。真诚的谎言是有利用价值的。

总之,逆向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如果在作文教学中加以有目的的训练,不仅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还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G633.34

A

1674-9324(2014)20-0229-02

猜你喜欢

拟题谎言逆向
逆向而行
拟题的四把金钥匙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高考作文的拟题不可小觑
“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例谈材料作文的拟题技巧
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
揭穿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