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路径探索

2014-05-25沈伟峰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0期
关键词:微时代团组织共青团

沈伟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滨江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4)

“微时代”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路径探索

沈伟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滨江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4)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受到广大青年学生的青睐,“微时代”的到来,给蓬勃发展中的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微时代”背景下,独立学院共青团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服务、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五大职能,是新时期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路径的新探索,也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

微博;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

据统计,截止2013年底,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注册用户均超过5亿,微博成为中国网民上网的主要活动之一。因其内容简洁、传播快捷、发布灵活、信息海量、互动性强等特点,受到当今“90后”大学生的青睐,到2013年底,大学生微博用户已突破3000万,成为微博用户的主力军。

在独立学院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微时代”的悄然来临,给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微时代”背景下,探索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的新路径,是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是独立学院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微时代”对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带来新的机遇

1.满足独立学院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独立学院的学生家庭经济普遍较好,他们见识广,个性张扬,接受新事物快,因此微博受到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追捧。而相对一本、二本学生,独立学院学生自律性较差,崇尚个性,不愿被束缚,微博语言简短、个性张扬、自由开放的特点,正好满足了独立学院学生追求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同时,很多独立学院学生自我意识比较强烈,在人际交往中缺乏合作精神,不懂得如何去尊重他人、与他人交流,微博提供了一个可以覆盖一切话题的实时网络环境,大家可以就公众事件、热门话题、个人感受等展开即时迅速的交流,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这种交互式平台给独立学院大学生营造了一个全新的人际交往环境和情感需求空间。

2.有助于拓展独立学院共青团的工作阵地。微博传播快捷、信息丰富、覆盖面广的特点,打破了共青团工作阵地相对固定、覆盖面有限、影响力小等局限,独立学院共青团可以借助微博主动、快速、生动地向广大团员青年传输积极、健康的思想,为共青团工作提供崭新的理论与实践平台。同时,微博平台交互式的特点,有助于团员青年进行学习交流、时事讨论,借助微博探索共青团工作新的方法和手段,为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的创新提供动力和条件。

3.有助于增强独立学院共青团的育人功能。微博语言简洁、图文并茂、声情融会的特点,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场景,易激发青年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了青年学生获取信息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使共青团工作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借助微博,可以缩小团干部与青年学生的心理距离,增强双方的信任感,有助于团组织及时掌握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网络监控,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二、“微时代”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挑战

1.给独立学院共青团舆论导向和思想引领带来挑战。微博信息不受时空的限制,内容更加自由开放,信息传递更加快捷。青年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塑造完善的时期,微博信息内容良莠不齐,一些消极、反动的思想文化及违反社会公德的信息都可能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消极影响。独立学院共青团肩负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青年学生传播主流的思想意识,倡导积极的舆论导向的艰巨任务,要改变传统的上传下达模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微博时代占领宣传阵地,成为新时期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的一大挑战。

2.给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方式和工作渠道带来挑战。过去青年大学生参与活动都是通过团组织统一部署、层层落实,可控性强、主导性强,而在微博时代,团员青年的主导意识越来越强,学生组织通过层层动员、部署落实的方式已无法吸引、凝聚学生;随着手机网络和3G时代的到来,大学生成为手机上网的主要人群之一,海报、横幅、网站等传统的团组织信息发布渠道,也被更加便捷的手机微博取而代之。因此,独立学院共青团如何创新工作方式,改变工作渠道,充分利用好微博,吸引、凝聚学生积极参与共青团工作,是独立学院共青团面临的新挑战。同时,微博环境存在虚拟性、隐蔽性和难预见性,也给共青团舆论监督和网络监控带来巨大挑战。

三、“微时代”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路径探索

1.借助微博发挥独立学院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微博“背对脸”的交互方式,有助于独立学院共青团干部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各级团组织可以通过创建“榜样示范”微平台,宣传各系、各班级涌现出现出的学习、实践、创新等各方面的先进典型,引导广大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科学规划大学四年生涯。通过宣传发布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辟“青马工程”网上学习园地等,引领团员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手机微博发布平台,与学生零距离接触,通过访问和评论学生微博,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促进学校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网上互动交流。通过学生会、社团、班级等学生组织的微博,研讨热点问题和感兴趣的话题,也可以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化语言以平等的姿态向学生灌输正确的政治思想,传播社会主义“正能量”,引导团员青年正确认识社会、认识国情、认识自己,便于随时随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2.借助微博发挥独立学院共青团的组织职能。2011年,团中央启动了全国高校团组织微博体系建设,至2012年底全国高校基层团支部都开通了微博。独立学院“院级—系级—班级”的三级微博体系建设的完成,有助于各级团组织及时、准确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也可以通过“私信”或“@”的方式,将信息直接推送给特定的组织或个人,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团组织的战斗力。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可以通过微博,不受时空限制地展示举办的活动,利用微博传播迅速的优势扩大活动的影响力,有利于提高团学干部的号召力,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通过“评论”或“转发”的形式,各级团组织、团干部或学生可以充分发表意见或建议,实现组织和个人之间的交流;通过“加关注”的方式与兄弟院校团组织交流,从而提高共青团组织的创造力,提高团干部的政治素养和工作水平。

3.借助微博发挥独立学院共青团的服务职能。服务青年是独立学院共青团的主要工作职能之一。独立学院共青团应积极利用微博平台,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素质拓展、就业创业、心理咨询、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服务。利用微博信息覆盖面广的特点,团组织可以不定期地发布励志名言、学习技巧、生涯规划等信息,为广大青年学生提高素质、科学规划大学生涯提供帮助。团组织通过推广优秀创业典型的毕业生的微博,通过“加关注”、“跟随”等形式,实现“人与人”之间经验的直接传播;也可以借助微博平台,积极帮助青年学生联系企业合作,为他们开通绿色就业、创业通道。通过开通微博“心灵花园”,避免了部分学生对于心理咨询主观上的排斥和“面对面”的尴尬,易于实现“点对点”疏导和“点对面”辅导。通过不定期发送学生被偷被骗、违反校纪校规等典型案例,以“负面教材”警示广大学生既要遵守纪律,也要懂得自我保护;同时经常发送法律常识、防偷防骗技巧等信息,正面引导学生懂得权益的自我保护。

4.借助微博发挥独立学院共青团的社会实践职能。独立学院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共青团组织开展青年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利于帮助大学生获取社会现实的直接经验,消化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独立学院的学生大多社会实践参与意识较强,但缺乏自制力、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独立学院学生见识广,社会实践渠道多,但往往因为缺少指导而难以产生好的效果。通过要求各社会实践小分队第一时间发布社会实践进展、成果等实时微博,不但有利于团学干部全程监控,也有便于指导教师提供全方位指导,帮助同学们顺利完成社会实践内容,取得实效。同时,大家可以在微博中共享社会实践的形式、内容、成果,展示个人风采,宣传先进典型,取代传统的展板等形式的成果展示,更具感染力、吸引力,便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也有利于培育具有一定示范价值、学术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高水平实践成果,促进社会实践工作的深入推广。

5.借助微博发挥独立学院共青团的科技创新职能。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独立学院共青团服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既是共青团工作的创新,也是配合学校培养学生科研精神、提升学生竞争力的必要措施。共青团组织利用微博平台,营造积极向上、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学术氛围,打造“真知讲堂”微论坛、网上科技文化节,使其成为广大学生科技创新交流的平台。团组织、大学生科协利用微博推广以“挑战杯”为代表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专业指导教师也可以通过微博对学生的项目进行实时指导。同时,利用微博传播快、影响力广的特点,团组织可以积极向企业、政府展示、推广科技创新成果,为学生搭建孵化平台。

[1]戴体娇,王帆.微博体系下的高校团组织工作方法探讨[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4).

[2]杨立淮,徐百成.“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J].青年教育,2011,(3).

[3]陈菊平.新媒体技术与环境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影响与对策[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

[4]曾三侠.微博环境下的高校共青团工作创新[J].滁州学院学报,2012,(3).

G647

A

1674-9324(2014)20-0203-02

沈伟峰(1982-),男,江苏武进人,硕士,讲师,现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团委书记,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微时代团组织共青团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发挥群团组织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探析如何加强油田社区基层团组织建设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
抗洪中的共青团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思考
发挥群团组织带头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吴洪芹接受境内外媒体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