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用价值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2014-05-25金欣欣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0期
关键词:阅读课高中英语价值

金欣欣

(鲁迅中学,上海 200000)

【探索与实践】

基于语用价值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金欣欣

(鲁迅中学,上海 200000)

在基于语用价值的阅读课教学中,教师在反复解读文本的前提下,设计教学目标,开展层层递进的教学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认知情境,升华情感理解,从而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迁移,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语用价值;高中英语;教学策略

一、前言

语用(language application)是指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语用价值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课堂教学中突出语用价值就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策略和语言思维,它是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的核心素养之一。因此,“基于语用价值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应以日常生活素材为载体,以语言意义为中心,以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为主线,以提高全体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基本目标。

——上海市高中英语教研员汤青

当前,英语阅读阅读教学的一般模式为:导入-阅读-问答-讨论-小结-作业。这个模式本身并无不可,但是,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偏重语言点的学习和脱离文本的长难句讲解,重视文本中的针对语法或词汇的挖空填词练习或者是针对单句的细节理解,文本沦为知识学习的载体,而往往忽略阅读策略的培养,忽略语境的真实性,忽略语境与阅读内容的匹配性和阅读过程的渐进性,忽略阅读内容的语言价值和文化价值,忽略课堂学习与学生今后生活实践的关联性等。

二、基于语用价值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一)围绕话题和文本内容进行课堂设计,注重语言的输入和输出

文本是一连串语言信息符号构成的结合体(戴军熔)。阅读文本不仅是语言知识的载体,同时能传递思想,表达情感,蕴含文化(叶建映)。不同的话题和不同的阅读材料对阅读的要求不同。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前要走进文本,解读文本,了解文章的写作风格,学生理解的难点,文章的精妙之处。结合学生的学情,就文本体裁,信息获取,思维训练,情感渗透等方面设计多项阅读活动,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整体理解。

课例片段1:牛津教材高一B1M3U5。

这是一篇关于食物与健康关系的对话。此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对食物的喜好,但很少能说出喜好的理由。课文中,Sally 与Sam就素食主义各不相让,展开了讨论。于是笔者设计了如下三个的阅读活动。

活动I:Questions and answers

1.What is Sam going to ask Sally to do?

2.What are the reasons given by Sam for being a vegetarian?

3.Try to use three adjectives to summarize Sam's reasons.

Reasons:1.Animals crowded together in tiny space and then were killed.(cruel)

2.Animals were given drugs and the drugs may still be in the meat.(dangerous)

3.We should use land to grow food instead of cattle.Then there would be no more hungry people.(wasteful)

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找到Sam给出的三个理由,尽管有些句子较长,但是在阅读中找到关键句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活动II:Reading competition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dialogue in roles.Girls act as Sam,boys act as Sally。

朗读是感受体验文本的重要手段。朗读可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融入文本,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

活动III:Discussion

Are you for or against being a vegetarian.List as many reasons as possible.

学生根据所学的语言材料,并运用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知识进行总结,更深层地理解了文本含义。

(二)借助多媒体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情境教学就是从“情与境、情与辞、情与理、情与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出发,创设特定的场景,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模式。”(李吉林)学生在优化的情境中,将经历“激起-移入-加深-弥散”的情绪发展过程。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在情境中自然感知,理解,内化,自然会提高学习兴趣。

阅读课Advertising(新世纪英语高二B3M 4U 8)主要介绍广告的影响以及成功的广告必备的几要素,并通过给出成功的广告的实例来例证其观点,此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明星代言的广告更是情由独钟,因此笔者在导入部分播放了学生自己收集的最值得欣赏的广告,有名人做的商业广告和公益广告以及很短的搞笑广告,课堂随即在学生的笑声中开始。在这之后,笔者问:What is your favourite advertisement?Why?

接着教师又问:Advertisements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two types.What are they?

学生得出结论:Commercial advertisements and Public service advertisements.

通过师生互动,进入了本课的学习内容。

课前几分钟的广告,激活了学生学习的背景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让他们讨论会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和生活体验,课堂在真实的情境中开始切入主题。

在读中阶段,笔者利用图片创设情境,展示城市某区域的广告牌,解释billboard的含义,在广告图片的提示学生领会billboard的含义。同样在讲解promote一词时,运用某促销的广告图片。

学生在情境中提高了学习热情,更容易理解,掌握新知识。

(三)师生有效互动,提升语言品质,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

创造性思维(多向性思维,也叫发散型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运用联想、归纳、比较等方法,找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开发大脑智力的一种思维方式。在英语阅读课读中活动中,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具体的教学目标开发和使用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运用其思维机制进行思考,做出自己的答复,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比如在执教新世纪高二英语(下)M4U7 Oliver Wants More一课时(该课课文节选自狄更斯文学作品,通过济贫院里的孩子的故事,反映了孤儿们生活的悲惨和统治阶层的残酷),请学生先观看一段视频,然后在初步理解文本之后,笔者设计以下几个问题。

1.Did Oliver finally get what he wanted?

2.What happened to Oliver at last?

3.What do you think Oliver and the gentleman in the workhouse stand for?

这类问题是开放性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不同的想法。这类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文中的特定信息或观点,或者某段某句的言外之意,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准确推断和评价。通过这些问题,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对课文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判断,深层次地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字里行间的含义。这些问题没有固定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见。

又如在新世纪高二英语(上)M4U7 Shopping一课读后,笔者提供了如下问题供学生讨论:

What do you prefer,shopping online or traditional shopping?

学生经过思考后表达了以下几个想法:

I prefer online shopping.First,it's convenient for us to get the inexpensive products with the click of the mouse.Second,we can avoid the huge crowds in the shopping mall.Third,it can save us a lot of time to do whatever we like.

I like traditional shopping,because it's a good chance for us to chat with each other to reduce our stress.What's more,goods in the department store can ensure its quality.Last,we can have a lot of discounting things on Special Day.

这些问题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深层的理解,所以,同学讨论很热烈。最后笔者自己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与学生的思维发生了碰撞,达到了师生,生生互动的效果。开放性问题不是目的,而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同时,“教师的提问应基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考,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不断地求知和探索。”(蔡秀盈)

(四)关注语言文化内涵,渗透立德树人观念

任何文本都是融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以及文化意识为一体的,都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元素。教材及文本不仅融入了编著者的思想情感、生命态度以及对教育的价值取向,还融入了对未来生活和生命品质的期待。教师必须找寻人文元素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打通教材、文本和教师之间的通道,使课堂教学融语言能力培养和人文素养于一体,充分展现语言学科的独特魅力。

比如新世纪教材高二(下)M3 unit 6 Miracle in the Rice Field一课,本文的主要内容为介绍袁隆平的生平以及他对杂交水稻的贡献和他现在的梦想。在读后活动中,笔者设计了如下两个活动。

1.From the passage,what do you think of Mr Yuan Longping?

教师在幻灯片上呈现一棵大树,果实代表袁龙平的各项成就,树根是他的品格特征,通过引导学生找出文本中的关键句,小组讨论之后,学生基本会使用responsible、hardworking、undefeatable、practical、strong-willed等词来描述袁隆平了。

2.Watch the Video of“Touching China”,try to write an award speech for Yuan Longping in English.

请学生用英语写颁奖词,首先要根据课文内容,从his dreams,life experiences,contributions,attitude towards wealth and hobbies等进行概括。在这项活动中,笔者通过小结和拓展,升华了课文的主题。

在阅读课上和学生一起去体验、接触及感受,人文精神才会浸透学生的心灵,并在未来的人生里滋养他们的心灵。教师唯有将人文精神的培养渗透在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的过程之中,教学才会如细水长流般滋养人的心田,并最终水到渠成,实现学科育人的真正价值。

三、基于语用价值的英语阅读课教学的感悟与思考

1.基于语用价值的阅读课教学应以真实生活为主线,设计的问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以真实生活表达为目的,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话题,有序滚动编排和扩展所学语言知识。鼓励学生利用文本资源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想象,激发他们的表达愿望。

2.在基于语用价值的阅读课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与策略,重视阅读方法和策略的培养,使学生体验中获得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学习能力,比如预测、把握关键词、归纳概括、区分事实和观点等。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和分析的过程中,应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只有这样,学生在语言交流中成为成功的说话者、倾听者、读者和作者,学生才会创造出更精彩的作品。

3.在基于语用价值的阅读课导入阶段,教师应尽力为语言学习创设有意义的语境,把知识学习融入语言实际运用活动中,为学生搭建支撑学习的“脚手架”激发学生的活动热情,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基于语用价值的阅读课教学应以语言意义为中心,建立“词汇语句”和“语篇”的联系,“语言本身”和“使用语言的人”的联系、“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的联系,体现语言表情达意的功能。课堂教学应把对于学生成长有重要影响的学习内容整合到英语教学中来。如:国际理解、环境教育、信息教育、安全教育、社会道德、规范礼仪等,通过学科融合体现英语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总之,在基于语用价值的阅读课教学中,教师在反复解读文本的前提下,设计教学目标,开展层层递进的教学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认知情境,升华情感理解,从而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迁移,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王勇.例谈高中英语阅读课有效教学设计的要点[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3,(9).

[2]王雪姣.从一次同课异构活动反思阅读课的读后教学[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3,(2).

[3]苏克银.英语阅读中的话题设计初探[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3,(9).

[4]谷晶晶.对一节高中英语阅读课中的教学机智的分析与反思[J].中学外语教与学,2012,(6).

G633.41

A

1674-9324(2014)20-0200-02

猜你喜欢

阅读课高中英语价值
基于主题意义的“生本”高中英语阅读课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初中英语阅读课有效词汇教学策略
一粒米的价值
合作学习在大学德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给”的价值
对外汉语报刊阅读课的教学策略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