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习过程”考核法在高职课程教学中的研究与探讨

2014-05-25刘松平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0期
关键词:学习过程课外分数

刘松平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2)

基于“学习过程”考核法在高职课程教学中的研究与探讨

刘松平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2)

目前高职教育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理论课学生厌学、实践课学生不会,或者是动手能力欠缺等现象,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教学质量成了困扰高职教育的一个难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学习过程的考核方式,来提高学习质量。本文提出的基于“学习过程”考核方式主要从学生平时学习的过程中,记录了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种考核方式还可以使得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提高教学质量,符合高职教育方向,有利于深化课程建设,提升教学质量。

“学习过程”考核法;考核因素;职业教育

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为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教育规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促进经济发展。目前高职教育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理论课学生厌学、实践课学生不会,或者是动手能力欠缺等现象,职业教育进入一个瓶颈状态,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的效果离企事业单位的期望还有一定的距离。普遍体现在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学习兴趣不够浓,特别是理论较强的课程,刻苦钻研不够,从而影响学习质量。

高职教育目前存在以下几个特点:(1)生源普遍是三本以下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弱,学习的热情往往不及本科院校,对理论的理解与学习往往认识比较薄弱;(2)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存在问题,虽然有些课程已从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做了比较深入的改革,但针对部分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何增加学生的主动性、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成了一个困扰职业教育的难题;(3)课程考核方式也是影响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课程的考核采用“平时表现成绩+课程考试成绩”(部分课程可能还考虑“中期检测”或“测试成绩”等因素),这种考核方式有其一定的道理,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学生更多的是关心“点到”问题,而忽略学习的目的;学生注意期末考试的学习成绩,而忽略知识的积累;学生重视期末临时抱佛脚,而淡薄平时学习过程。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学习过程的考核方式,提高学习质量。首先分析课程的特征,对课程进行一个整体定位,确定该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比例,从而确定该课程到底是偏理论还是偏实践。

如果该课程理论性较强,采用学生“自增”的方式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强制规定每位学生的“平时成绩”均为0分,依靠学生平时表现来获取平时成绩,分别从平时学习作业、课堂表现、课堂答题、课堂提问、课外提问、课外学习、课外兴趣小组的组建等因素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考核。高职教育更应该培养学生的一种学习能力,所以这种考核方式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学生争取“平时成绩”的因素上,各因素比例不同,具体比例如下:“平时作业”占10分(先预算“平时作业”的总次数,核对每次作业的总分数,同时学生作业又分为A、B、C三等,A等获取全分,B等获取80%的分数,C等获取60%的分数),“课堂表现”占5分(主要考核学生课堂的到课率、是否遵守课堂规矩等情况),“课堂答题”占10分(这一项主要体现学生课堂的注意力是否跟随教师的讲解进度,思维能力是否活跃,如果每次提问,能主动回答正确的获取平时成绩1分,回答的答案是否符合要求,由教师或全班同学给出合理分数),“课堂提问”占3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针对某一个问题存在疑问,在课堂上能提出问题或者自己的观点,每提出一次获取平时分数1分),“课外提问”占10分(该项主要考核学生课外学习情况,如果学生课外学习过程中存在相关问题,向教师提出疑难问题,则由教师统计并增加学生“平时成绩”1分),“课外学习”占8分(每位学生确定自己的一个学习方向,这个学习方向甚至可以与本课程无关,定期向任课老师提交学习心得或者学习成果,可以是理论总结、原理分析、学习方法分享等成果,每提交一次获取2分,教师根据学生的提交成果,以及结合学生的学习方向,给出合理的分数),“课外兴趣小组的组建”占4分(课外兴趣小组的组建主要考虑学生两个学习方面,第一、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课外学习,可以将有共同学习兴趣的学生集中在一个小组中,方便彼此交流;第二、在一个小组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学生自主的对组内成员进行分工、合作,针对不同方向的学习疑问,可以有目的地找相关同学进行交流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教师对每位学生进行统计、总结、分析,并与学生进行交流,获取学习心得。

如果该课程实践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对此课程进行规划,常常采用项目化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引导学生完成相关项目或任务。考核方式中的“平时成绩”同样进行“清0”处理,每位学生自主获取分数。具体考核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项目学习成果、课堂答题、课堂内外提问、课外学习、课外兴趣小组的组建等。由于采用的教学方式与理论课程教学不一样,因此,考核的重点也有所区别,这种性质的课程更应关注学生项目或任务的学习情况。“项目学习成果”占26分(每次课展示教学内容、任务完成效果,给学生树立学习方向与目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完成相关任务的要求,学生“做中练、练中学、学中做”三循环的学习知识、提升动手能力,每次课结束后,每位学生完成相关任务的练习,提交任务练习成果,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成果给出合理的分数。每次任务完成,学生获取2分的学习成绩,而学生的学习成果又分为A、B、C三等,完全符合要求获取满分,基本达到要求获取90%分数,大部分功能均实现获取75%分数,存在一定问题获取60%分数),“课堂答题”占5分,“课堂内外提问”占5分,“课外学习”占10分,“课外兴趣小组的组建”占4分。后续几个方面的考核与前述“偏理论”课程的考核类似,在此不再重复。

这种基于“学习过程”的考核方式,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针对自身的不足,明白存在的差距,努力通过自己的奋斗提高学习成绩;另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平台,引导学生对专业有所钻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同时,这种考核方式还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本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别在《Java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等不同性质的课程中不断实践检验,这种考核方式深受学生的喜爱,并且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1]壮国桢.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研究[M].苏州:江苏大学出版社,2012:1-10.

[2]丁金昌.关于高职教育体现“高教性”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研究,2011,(6):68-72.

[3]王媛.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12.

[4]陈嵩,郭扬,我国高职教育十年发展的成就与经验[J].教育发展研究,2006,(5):45-48.

[5]李进,关于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2,(2):32-35.

G712

A

1674-9324(2014)20-0193-02

刘松平(1981-),男,硕士,湖南长沙人,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网络通信,移动互联。

猜你喜欢

学习过程课外分数
小满课外班
分数的由来
我的“课外老师”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可怕的分数
算分数
高职日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方式探讨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