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中条码技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2014-05-25徐东云张天明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0期
关键词:条码驱动物流

徐东云,张天明

(大庆职业学院 工商管理系,黑龙江 大庆 163255)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中条码技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徐东云,张天明

(大庆职业学院 工商管理系,黑龙江 大庆 163255)

针对物流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条码技术进行了任务驱动法示例,设计工作情境,确定任务主题,让高职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知识与理论,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任务驱动教学;物流信息技术;条码技术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

高职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是为了将来“做事情”并“完成任务”服务的,因此根据真实任务并学会如何完成任务,会极大地激发高职学生的求知欲望。研究表明,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远比教师讲和示范有效得多。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或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培养出学生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该教学法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主要结构是:设计任务—明确任务—完成任务—任务评价,将要讲授的知识蕴含于任务之中,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1]。教学关键是设计任务,任务目标不能过难,太难学生难以完成,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发挥;任务目标也不能太低,太低学生容易完成,没有挑战性,使其失去兴趣。任务的设计要由表及里、逐层深入,要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主动投入到任务中的积极性,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学习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既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掌握新知识,又要有充足的时间亲自动手操作。因此,任务完成的过程基本上在课下进行,以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为主。这使得学生要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多动手、多动脑,提高综合素质。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适时的引导,把握整个任务的内容、进度和方向,不要过多干预学生。当任务完成时,需要在课堂进行评价与讨论,教师需要给予恰当的点评,要鼓励多种可行的方案存在,不打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疑难要点给予权威解释,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

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涉及的主要任务

物流信息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各个作业环节中的综合应用,是物流现代化、信息化、集成化的重要标志。物流信息技术是物流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培养物流专业学生在企业信息管理工作中信息技术应用与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处理功能与其他物流生产活动中的运输、仓储、装卸等功能差别很大,它不产生物流利润,却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它虽然是一种辅助功能,却是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的根本标志。其有效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有关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岗位的要求,通过对企业物流信息工作过程和内容的分析,依据物流信息的运动过程(如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确定了适合物流信息技术工作所需的主要任务:信息流活动规律与管理、自动识别与采集技术(如条码技术、RFID)、自动跟踪与定位技术(如GIS、GPS)、数据存储技术(如数据库技术)、数据传输与交换技术(如EDI系统)、以及企业物流信息化专用系统(如WMS系统、TMS系统)。

三、条码技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示例

围绕项目建构知识,教师需精心设计任务,让枯燥的知识变成有趣的任务。现以物流信息技术课程中条码技术为例,进行任务驱动法的设计。条码技术主要用于物流信息的自动识别与采集,其知识目标:了解条码的编码基本知识与编码原则,熟悉二维码的用途及在物流中的应用,掌握条码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能力目标:能够熟练利用条码技术进行物流环节的数据采集,能够熟练对EAN标准条码进行识别和判断[2]。根据条码技术的教学目标,按照任务驱动法的设计将教学步骤确定为创设工作情境、确定任务主题、自主完成任务、成果展示与评价四步。

1.创设工作情境。根据物流信息技术对条码技术的应用情况,设计如下工作情境:①仓储管理情境,货物每天进行入库、分类、出库、盘点等工作,对整个收货、发货、补货、集货、送货等各个环节规范化作业,根据客户的需求制作多种合理的统计报表,要求快速、准确、低成本地完成这些仓储工作,保证整个机制高效运行。②货物运输情境,在货物运输中,每天面对数以万计的货物,要求实时掌握运输商品的发货人信息、收货人信息、货物清单、运输方式等信息,及时确认准确的装运单信息并生成客户单据,在短时间内准确无误地实现货物的分拣搬运配送等工作。

2.确定任务主题。①进行出入库管理,入库时生成入库单号和货品信息,出库时生成出库单号,及时掌握库存数量,要求出入库停滞时间短,不积压早期进入的货物,库存查询方便快捷。②针对特定货物进行物流中心和卖场周转库之间的盘点,要求清楚准确,不出现对不上账的问题。③分类管理运输货物,要求实时掌握运输商品信息,根据客户要求精准装配货物,按时送达客户指定地点。④自动分拣货物,要求实时打印出包含发运信息的条码,与对应的包装箱匹配,提高物流中心吞吐能力,有效降低出错率。

3.自主完成任务。学生4~5人自愿组成团队,小组成员根据各自特长承担相应任务,在课下查询资料,自主完成任务。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应如何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如利用EAN码、二维码等条码技术来达成目的,诱导学生主动思考,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查阅、分析、对比、归纳各种必要的理论知识,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此环节充分与否直接决定了课堂展示与讨论的效果,教师和学生都要对此引起足够重视。

4.成果展示与评价。小组完成任务,制作PPT展示成果。每组选出一名代表作为主讲,其他成员辅助。评价则分为小组成员自评、组间互评、教师点评三个部分。组员自评可针对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付出的努力进行评价,也可针对成果的成绩与不足进行客观评价,以及组员之间的分工合作的感想与建议等。组间互评可以客观评价成果展示小组的优缺点、知识点的把握情况,也可以评价组织分工是否合理明确、团队成员之间能否积极配合等,还可以对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向展示小组求教,在交流与讨论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应用。教师点评则是对学生评价的一种补充和完善,首先要对学生的评价给予肯定,然后结合教学目标、情境创设、任务确定和学生完成情况给出更为综合和准确的评价[3]。

基于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法,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自学能力,使得学生的参与度提高,让教学效果大大改善。针对条码技术的知识进行了任务驱动法示例,设计工作情境,让高职学生在完成相应的任务中学会应用知识与理论,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做同步,教学课堂不再以教师主讲为主。而如何将任务驱动法更灵活地用于物流信息技术的教学,还需继续深入地研究。

[1]黎海珍.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高职两课教学中的应用[J].职教论坛,2011,(8):32-36.

[2]李建春.基于项目化教学的高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设计[J].广西教育,2013,(3):47-48.

[3]韩雪.任务驱动法在“现代推销技术”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3,(7):64-65.

G642.41

A

1674-9324(2014)20-0190-02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职物流专业信息技术课程的项目化改造与实践》(JG2013020065)。

徐东云(1973-),女,黑龙江省大庆人,经济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张天明(1969-),男,黑龙江省大庆人,经济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猜你喜欢

条码驱动物流
中国条码技术与应用协会
条码微站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热线互动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