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高中体育教学在新课改下的教育方法

2014-05-25张延国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0期
关键词:体育训练高中学生新课标

张延国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第一中学,福建 福州 350800)

探究高中体育教学在新课改下的教育方法

张延国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第一中学,福建 福州 350800)

高中体育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不同于低年级的教学标准,为了适应新课标的新形势,应该明确高中体育教学重点及难点问题,全面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细节问题,借鉴国外成熟的体育教学理念,结合我国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提出有效的体育教学方法,为学生构建成熟的体育教学系统,促进高中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高中;体育;新课标

新课标要求高中体育主要为身体锻炼奠定良好的基础,以体育训练增强身体健康,是高中的必修课程之一,它具有实践性及综合性有机结合的特点。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方式,无法满足现代高中学生的需求,新课改下的高中体育教学内容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比较,更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实现以学生为主体,进一步完善高中体育教学全过程,提供高中学生增强自身体质的优质环境,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新课改下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

高中体育教学课程的全面实施,有效提高高中学生的健康体质,新课标要求高中体育教学加强安全教育的实效性,高中体育课程不仅应成为一项体育运动,更应表现为科学、文明及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积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道理,进一步优化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理念。高中体育课程教材的合理性,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实施效果,是高中体育教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高中体育教学,需要身体、意识、技能、素质等方面共同进步、全面发展,才能提升高中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锻炼,结合学生自身体能基础,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不能盲目进行强化锻炼,急于求成,这样只会导致最终受到挫败。

高中体育教学更应该注重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倡导教育机构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案,促使师生共同参与体育教学项目,培养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提高自身的体质,通过不断积极进取,追求体育教学过程中力量的源泉,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促使体育教学能够切实提高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能力,通过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管理方案,促使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体育教学的凝聚力,号召全员参与体育运动。体育教学有机融入参与式教学理念,提高大学生的群体意识,教师传授正确的体育思想,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阳光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掌握体育运动技能,提供学生健康的学习条件,从而提高体育素质,完善高中体育教学理念及方法。

二、改变传统教学理念

新课标明确提出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问题,体育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根据相应的体育教材,实施体育教学任务,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不能仅仅依赖丰富的教学经验,忽略高中体育教材的重要作用。选择体育教材尤为重要,校方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促使体育教师参与选择教材的过程,确保体育教材与实践具有较强的连接性,形成完整的体育教学体系,提高高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完善其体育知识结构。

目前,一些高校体育教学理念,仍然采用陈旧的教学模式,影响高中体育教学的合理性,不能有效提高高中学生的体质健康,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定期进行教师职业能力水平测试,提高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校方设立奖罚制度,加大对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的评估力度。体育教师给学生指引正确的训练方法,促进高中生参加体育训练,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适当的体育训练,能够调节人们的心态,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高中体育课程丰富高校学生的娱乐生活,满足学生的生理需求,释放自身的精神压力,陶冶情操,满足高校学生愉悦的生活情绪。随着高中体育新课标的实施,能够切实改善高中生考试前期的紧张与焦虑心态,合理控制自身的心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高中生的体育训练能力,促使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态度,通过循序渐进的努力,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三、营造体育学习氛围

高中学生热爱某项体育运动,主要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表现,校方提供良好的运动环境与设施,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参与其中,促使大学生更愿意主动接受体育训练课程。但是体育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不具备相应的运动设备及环境,导致教学一味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器械及场地的缺乏,成为影响体育教学的影响因素之一。目前,多数高中学校的体育课程安排在室外进行,一旦遇到天气变化,将无法正常开展课程,不能确保教学的正常实施。不具备良好的教学气氛,很难调动高中生的运动兴趣,因此,构建体育教学氛围,能够有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高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体育教学的全面实施,需要体育器材及设备完整,因为,高中体育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不能仅仅依赖体育教材,重点应该放在体育训练活动上。高中体育教学与低年级体育教学比较,具有较强的难度,基础的体育教学器材,无法满足高中体育教学的需求,因此,校方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购置符合高中体育教学使用的相关器材,确保高中体育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健康体质,提供学生良好的学习氛围。在高中校园组织相关的体育比赛,激发高中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加强体育训练的参与性,调动学生与体育教师共同参与比赛,成为实现新课标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构建体育教学师资团队

体育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的专业能力,直接影响体育教学质量,因此,高校在聘用体育指导教师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体育教师的综合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核验收,确保师资团队的专业水平。体育教学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综合体质,高校领导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定期验收高校体育教师能力,通过有效的奖罚制度,提高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校方的大力支持,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采用专业的体育指导教师,能够有效提高体育课程的衔接性。高中体育教学课程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成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校方在聘用体育老师的过程中,应该对教师的素质进行把关,要对聘用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进行严格考核。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指导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其教学能力的优劣,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因此,校方领导应该密切关注师资团队的能力,更加注重培养体育教师专业水平。

体育指导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关心与耐心,因为高中学生体育训练的基础能力不同,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提高自身体育技能的掌握。全面实施新课标教学内容,必然存在诸多问题,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愿意主动体育教学理念,高中体育课程的实施,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运用分层体育教学方式,实现分组教学,进一步优化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全面提高自身体育训练技能的掌握。

五、实现高中体育教学管理的艺术性

高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育期间,体育教师应该给予足够的关心与耐心,因为社会的迅速发展,导致高中学生产生较大的心理变化,自身的心理问题直接影响接受知识的态度,体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成为体育教学管理的一门艺术。一些高中体育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课程培训,更注重体育教学的过程,往往忽略学生的心态变化,导致教学内容不能满足现代高中学生的需求,过于依赖传统的教学经验,导致体育教材内容与实践教学具有较大差异。

高中体育教师通过与学生沟通,了解高中学生的内心世界,一旦发现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应该及时寻求解决,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体育教师教师要尝试与学生多接触,让师生关系更加融洽,这样能使教学过程更加愉快,学生在参加体育运动时也不会觉得有压力。体育教学实践性较强,培养高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更加热爱体育运动,善于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高中体育教学不仅仅依赖基础的体育教材,需要师生相互配合才能顺利完成,如果教师只注重完成教学内容,而忽略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整个教育过程不具备任何教学意义。相信每个学生都是愿意与教师接触,但有些学生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或者因为老师平时与学生之间没有更多的沟通,造成学生遇到训练问题,不愿意主动与体育教师交流心态,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多与学生沟通。“沟通”也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教师善于与学生沟通,能够拉近师生关系,有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六、总结

高中体育教学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校方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构建相应的体育场地,提供高中学生良好的学习环境,根据新课改提出的学习要求,全面改善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师更应该重视体育教材的重要性,将体育教材内容与体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进一步完善体育教学方法。在新课改形势下,需要全面改善教学方法和体育教材,通过探究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较强的体育教学整改措施,激发高中学生的好奇心理,促进学生愿意主动接受体育运动,从而提高高中学生的综合体质健康。

[1]周文军,张永峰.新课标下高中体育教学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教学理念,2012,(8).

[2]桂成率.新课程理念下关于高中体育教学模式的探析[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6).

[3]诸国娣.高中体育教学践行新课标教育理念的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1).

[4]鲍冬华,戴凌锋.关于高中体育教学的探究[J].文理导航(下),2010,(4).

[5]徐剑锋.新课标下高中体育教学新模式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0).

[6]赵鹏.新课改下高中体育分层教学的实验探究[J]新课程学习,2010,(7).

[7]王灵海.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分层式教学方式的应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18).

[8]戴晶晶.分层式教学方式在新课改情况下高中体育教育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2,(16).

G633.96

A

1674-9324(2014)20-0106-02

猜你喜欢

体育训练高中学生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育训练教学中的平衡发展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营养健康与体育训练结合的思考
青少年体育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阅读的乐趣中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能力
紧贴实战落实《大纲》要求推进航空体育训练创新发展
加强高中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