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SP.NET程序设计》教学模式的研究

2014-05-25王俊平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0期
关键词:阶段知识点教学内容

孙 睿,王俊平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ASP.NET程序设计》教学模式的研究

孙 睿,王俊平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ASP.NET程序设计是一门动手实践能力要求高、与实际工作岗位联系紧密的课程。转变思想,“以学生为中心”,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措施,合理组织与安排教学内容,分阶段教学培养及锻炼学生能力,选择合适的项目,科学分组,合理分工,使学生理解知识点,联系实际,融会贯通,提高实践能力,实现高职教育与人才市场接轨,是我们课题组研究的重要内容。

项目教学;分阶段教学;B/S;教学模式

随着Internet和Web应用技术的发展,网站开发成为程序员必备的职业技能之一。ASP.NET技术是开发B/S结构WEB应用软件的主流技术,许多高校的计算机专业都开设了这门课。基于对“上网”的喜爱甚至痴迷,在学习初期,学生对“做网站”会有很大的兴趣。但“做网站”所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理论性较强,在深入学习时,如果完全采用传统的方法教学,有的学生会觉得枯燥,渐渐丧失学习兴趣;有的学生能够坚持学到最后,但不能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就不会应用于实际。

如何构建优质课堂,以实现教学的实效和高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实践能力等,都是要考虑的问题。作为教师,应充分认识课程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或单一的教学改革手段都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程特点与难点

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方向是突出“能力为导向”。因此,“项目化教学”成为很多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第一选择。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安排一些项目管理案例,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完全抛弃传统,采用全新的教学方法也是错误的。采用传统方法讲基础理论知识部分,能使学生牢固掌握概念,就应该保留。

二、改变教学模式

提高课堂质量,必须注重学生在课堂中所占的地位。让学生主动学习、思考,教师来组织、帮助和引导。在课堂上我们转变角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观能动性,是非常重要的。

1.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教师要构建高效课堂,就要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考虑问题。精心钻研教学内容,挖掘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联系;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认知水平来设计教学环节,选择最佳的教学切入点。合理、科学的组织教学活动,对课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考虑得细致、考虑全面,课堂才会变得更加优质且高效。

2.改进教学措施、优化课堂结构。①态度和蔼可亲、语言幽默风趣,使学生进入最好的学习状态,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轻松地融入课堂中,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探究,提高学习效率,顺利完成学习目标。②传统的课堂教学强调教学过程完整,程式化教学模式并不适用于所有教学内容,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优化课堂结构,简化教学环节,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合理调整、简化教学环节,才能提高课堂效率。③教学理论、方法数不胜数,而在具体的环境中实施且取得成效却很难。优化教学手段,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才能达到目标。

现在社会各界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教师压力很大。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老师必须要努力做到的。要“授以渔”,还要使学生“乐以渔”,才会“渔有所得”。

三、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基础部分内容的教学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但在授课时要适度取舍,加快讲解速度;应用部分内容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方法,将一个大的项目分解到各个知识点中,最终将分解的项目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项目。

四、阶段教学法

由于本课程与工作岗位的实际要求联系紧密,许多教师都采用基于“项目驱动,案例教学”的教学模式,但是忽视学生的知识基础而盲目地引导学生去实现项目却是不可取的。具体项目的实现需要许多其他相关技能的综合应用,要求程序员非常熟悉网站在服务器端和客户端运行的过程。在学生全面掌握各知识点之前,盲目地引领学生去开发项目只会让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零乱不成体系,反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因此,根据教学内容分阶段,各阶段采取最适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知识点牢固掌握并将其熟练应用于开发过程。

阶段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将整个教学过程分成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使学生在之前的基础上有进步。本门课程就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理论基础知识,为第二阶段的知识应用打下基础,因此我们称之为认知理论知识阶段;第二阶段我们要针对各主要知识点安排一系列的小实训交给学生去做,使学生在应用中增强对知识点的理解,所以是实训阶段;第三阶段最终决定成败,学生在这个阶段必须将各知识联系在一起,同时提高实践能力,完成知识与能力的转换。实践能力只能通过具体项目的开发来锤炼,我们称之为“项目阶段”。

1.认知理论知识阶段。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合理、有序地实现项目。而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只能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知识体系为主线来安排教学内容;课堂讲解采用“设置问题情境—讲知识—例题讲解—习题”的方式来运行。在这种以教师“教”为主导的教学,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主动性不强,因此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就非常重要。

2.实训阶段。经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基础理论,这个阶段就需要教师安排具体的小实例来运用知识。所以本阶段最好采用案例教学,以设计型实验让学生开展练习。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所安排的案例要实用,对目标知识点要有针对性,对该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要有代表性,这就要求教师对本课程整体内容分析透彻,将教学内容整合成若干模块,每个模块都有独立的主题,使学生应用该模块所涉及的各种知识及技术,实现实训项目的主体功能。

3.项目实战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以“项目驱动”重构课程。在项目的选择上,应该选学生接触过的网站类型。在项目实践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提高他们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沟通与组织能力,使他们具备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五、结语

课程的学习实践不能仅局限在课堂上。ASP.NET是当前分布式系统开发的主流技术之一,该课程的技能实践性又非常强,其教学改革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之间的对话,互相讨论、观摩、交流和促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我们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目标;师生之间有效沟通,教师能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因材施教,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这样有利于教学相长,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也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

[1]康晶,王爱民,葛彦强,葛文英,周宏宇.基于阶段教学法的ASP.NET Web程序设计课程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0,(8).

[2]吴丰军.浅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并构建高效课堂[J].科技资讯,2010,(8).

[3]樊艳英.《ASP.NET程序设计》教学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11).

[4]林海霞.高职计算机专业“三阶段教学法”的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教育,2009,(10).刘彦楠.ASP.net课程“阶段式”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8).

[5]吕雅丽.许成刚,高志宇.基于任务驱动的《ASP.NET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12,(10).

[6]吴金秀.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ASP.NET程序设计课程开发[J].教育与职业,2013,(10).

[7]蒋美云.基于工作过程的“ASP.NET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探讨[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

G712

A

1674-9324(2014)20-0099-02

孙睿(1978-),硕士,河南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阶段知识点教学内容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