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院校创业教育新模式的思考与构建

2014-05-25罗晓明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0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医学生专业

罗晓明

(广州医科大学,广东 广州 510182)

医学院校创业教育新模式的思考与构建

罗晓明

(广州医科大学,广东 广州 510182)

培养“创业创新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医学院校因限于其学科本身固有的一些特点,目前创业教育存在着几个问题,如教育目标功利化,教育形式单一,课程不完善等,因此分析其原因,探索一种符合医学教育需要的创业教育模式,有利于医学人才的培养。

医学院校;创业教育;模式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人们在重新审视高等教育,在重新思考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问题,“创业创新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但是目前高校在创业教育问题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在校学生创业意识不足,创业观念不强,创业理论知识缺乏,创业实践机会少,创业开展缺乏平台和指导等。医学院校受当前高校创业教育情况的影响,加上医学专业本身的特殊性和高度专业性,导致医学生的创业门槛更高,创业意向更弱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如何结合医学院校的特点来开展创业教育是医学教育者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医学生创业教育现状

1.创业教育目标功利化。目前,政府强调创新,重视创业,很多高校在创业教育上承受着各项评比压力,以至于部分高校会通过精英化教育的模式,通过指导个别学生去培育创业项目,目的是让这些创业项目去参加创业大赛来获得奖励,以这些奖励来代表学校整体的创业教学水平,这种做法严重掩盖了创业教育的本质,导致创业教育精英化,致使创业教育在高校内不能在广大学生中发挥作用。笔者曾对所在学校2012届医学毕业生的就业结果调查发现,92%的大学生就业去向是医疗卫生事业单位,8%的学生选择其他专业领域发展,仅有两三位同学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而这些选择自主创业来实现就业的当中,创业的领域也多是家族事业,与医疗行业无关。

2.创业教育内容、形式单一,与专业教育脱节。创业教育应涵括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意向的培育、创业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创业技能的培训等方面,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开设的创业课程中,只是简单的讲解创业基本知识或分享创业经验,很少和专业挂钩,甚至和专业教育脱节,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形式也比较单一,通常是简单的上课讲授或讲座分享,创业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单一,取不到调动学生创业积极性的效果。而在医学院校,由于医疗行业是高、精、尖的行业,医学生受知识、技术和经验水平的限制,医学院校的创业教育和毕业生的创业行业都很难和专业挂钩,存在与医学专业教育、医学专业知识、医学实践技能脱节的现象。

3.创业课程不完善。医学院校创业课程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首先,课时安排和课程设置不完善,目前很多医学院校都没有把创业教育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而是把创业教育作为就业指导课程的一部分,用2~4个学时的时间去开展;部分院校则是把创业教育作为选修课,以致课程未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其次,创业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材,教材多以理论研究为主,或者以一些大型企业或知名企业家作的例子作为教学素材,这就导致创业课程要不停留在理论层面,要不就是讲授案例与现实差距较大,不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缺乏现实的指导意义。再次,师资力量薄弱。目前医学院校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主要是就业指导老师和辅导员,另外就是一些临时邀请的校友或社会成功创业人士,前一种作为高校老师,没有创业经验,没有创业实践,对创业的讲授只能停留在理论和书本上;后一种有创业经验的人士又没形成固定讲师或客座教授的合作方式,带有很大随机性,这对创业课程的质量缺乏长期而稳定的保障。

二、医学生创业教育影响因素分析

1.医学创业门槛高,影响创业教育的发展。医学生经过5年的本科教育后需经过严格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和3~5年的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取得相应职业资质和证书后才能独立开展医疗相应专业工作,因此,医学院校的本科毕业生不可能一毕业就单独在医疗相关专业领域进行创业;其次社会对于医疗行业以及医生这一职业的特殊要求和传统思想,对三甲医院、医生经验和职称等的盲目追求,抬高了医学生的创业门槛;因此对于刚刚踏出校门的医学生来说,创业门槛比其他专业的学生要高得多。笔者曾对158名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进行创业意识方面的调查,在影响医学生创业的原因分析中,缺乏资金占27.4%,缺乏经验占11.7%,缺乏家庭和社会支持占50.5%,缺乏创业勇气占10.4%,由此可见家庭和社会对医务工作者的特殊要求,无形中给医学生的创业带来障碍,缺乏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成为限制医学生创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另外社会对医学院校创业教育的认识也不足,尚未在社会上形成重视医学院校创业教育的环境,这些都进一步影响医学院校创业教育的发展。

2.医学教育课程设置不利于创业教育的开展。医学教育的课程模式,一般分两大部分,以5年制本科教育为例,一般前2年半的时间是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课程多、课时紧;后2年半的时间是大量的临床见习和一年时间的临床实习,可见医学生的学习压力非常繁重,学习时间非常紧凑。因此很多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已不允许开设过多与创业有关的课程。目前很多医学院校会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展创业教育,没有统一教材,多以一些大型成功企业作为实例,与现实差距较大,对学生缺乏现实指导意义;有的医学院校会把创业课程作为就业指导课程中的一部分,这样创业教育难以实现专业化、系统化,创业知识的传授和创业技能的培训都跟不上,更谈不上创业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育与开发了。另外在传统的医学专业教育中,极少渗透和结合创业教育,这也是导致创业教育的整体作用难以发挥的原因之一。

3.创业专业指导师资力量不足。目前各医学院校从事创业教育的老师大多是来自就业指导课程的老师和辅导员,这些老师大多数缺乏真正的创业经历,只是接受过有限的创业培训或职业指导培训,因此只能给学生讲授一些常识性的、理论层面创业知识,在教学中不能很好地运用系统的创业教育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去指导学生,致使创业教育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对医学生的指导作用不足。部分学校虽然会组织一些成功创业的企业家或成功校友担任客座教授,但因其缺乏教学经验,讲授时间有限和不固定,教学效果不能确保。

三、医学生创业教育新模式的构建

1.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理念,明确创业教育目标。医学院校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理念,是构建科学的创业教学模式的前提。当前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再只是局限于防病治病的阶段,而是发展到如何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因此人们对医疗的服务的需求,不再只局限于到医院治病,健康检查、保健康复、医护服务等领域都可以成为医学生创业的广阔天地。因此,医学院校要顺应时代发展,充分认识当代医学教育新的使命,要认识到人才培养应从医学专门人才向有医学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方向转变。医学院校通过创业教育来培养大量具有创新精神、视野开阔、知识渊博的医学人才,鼓励毕业生在医疗领域大胆创业,这才能满足人们不同层面的健康需求。同时医学院校应明确创业教育目标,避免创业教育精英化,在培养创业项目的同时,完善各项制度,加强创业教学保障,这才能为构建科学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保驾护航。

2.构建科学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医学院校只是通过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安排几个课时去讲授创业内容,或只是通过选修课的方式去开展创业教育是远远不能满足培养具有医学背景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因此学校应该成立专门的创业教育教研室,聘请专业的创业指导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创业指导教师由专业理论教师和校外创业成功人士组成,专业教师传授创业基本知识,涵括创业常识、创业指导、创业技能、市场营销、企业管理、金融知识、财税知识、工商管理、法律法规等内容,校外创业成功人士则以其亲身经历激励学生、传授经验。

另外,应研究并建立一套全程化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着重培养学生创业基本素质,传授创业知识,提高创业能力。对于大学新生,医学院校可以通过创业政策讲读、创业讲座、创业经验分享会等途径,结合医学专业体验和观摩,以此强化医学生的专业思想,同时启迪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对于二、三年级的医学生,由于基础医学知识的课程繁重,可以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展创业教育课程,也可以利用假期开展“SYB”、“KAB”等短期的创业培训,也可以开展市场营销、法律法规、财会知识等选修课程,结合开发、孵化和培育创业项目,以此让学生体验创业,培养创业精神。对于四、五年级的学生,充分利用到医院见习、实习以及各种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激情和实际专业结合,放在社会的平台中去实践和检验。

3.结合专业特点,搭建创业平台。附属医院作为医学院校最大的教学资源,可以从分利用附属医院的社会效应和经济优势,探索医学院院校和其附属医院协作创办学生创业园的做法。医学院校主导给学生打造一个创业平台,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引入部分资金支持和完善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逐步将创业成熟项目推向市场。附属医院在这一平台中着重给予学生以医学技术指导和监督。学校引导各个专业的医学生在这一平台中利用不同专业的特点和优势,拓展创业思路,大胆尝试创办那些与医学专业相近或相邻的新兴行业的相关项目,如检验、生物技术开发、保健、康复、美容、医药、家庭护理、计划生育、临终关怀、养老等。只有充分运用这一创业平台才能摸索出一条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才能在实践的基础上启发医学生的创业思维。

[1]田桂香,武敬亮,姜忠华,张增国.构建“4+4”就业创业培养模式,启迪医学生的创业意识[J].卫生软科学,2012,(10).

[2]冯修猛,周雪,李雪梅,王俊林.现阶段医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8).

[3]连毅,李燕.医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J].医学信息,2010,(6).

[4]谷惠敏,秦功礼,刘珍.医学生创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2,(16).

[5]杨丰钒,宋丽燕,王艳勤.医学生自主创业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5).

[6]冯修猛,周雪,李雪梅,王俊林.现阶段医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探析[J].医学教育探索,2010,(8).

[7]廖浩.“新医改”背景下加强医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4).

G642.41

A

1674-9324(2014)20-0037-02

罗晓明,广州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医学生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