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西山区2010-2012年性病疫情分析
2014-05-25江家云
周 媛,江家云
(1 昆明市西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昆明 650100;2 昆明市五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昆明 650032)
昆明市西山区2010-2012年性病疫情分析
周 媛1,江家云2
(1 昆明市西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昆明 650100;2 昆明市五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昆明 650032)
[目的]了解昆明市西山区近3年性病疫情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12年全区性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0-2012年分别报告性病病例368例、302例和377例,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49.07/10万、40.27/10万和50.27/10万,疫情呈波动趋势,病种以梅毒为主。在20至39岁和60岁以上年龄组相对集中,职业分布以家务及待业和离退人员为主。[结论]近年来,性病疫情在昆明市西山区仍未呈现下降趋势,防控任务依然严峻,需要针对疫情特征进一步推进医防合作,加强宣传教育、行为干预和规范诊疗等工作力度,特别要加强梅毒的防治工作。
性病;流行病学;发病率
性传播疾病(以下简称“性病”)主要是通过性接触而发生传播的一组传染性疾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滥用毒品和商业性行为等社会现象屡禁不止,性传播疾病高发及不安全性行为问题的日显突出[1],性病发病率快速增长,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根据疫情监测数据显示,近年来,昆明市西山区性病疫情一直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特别是梅毒的报告数增长迅速。为进一步掌握本地区性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制定预防控制规划提供科学根据,笔者对昆明市西山区2010-2012年性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性病疫情资料来自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病例包括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者5种。人口资料来源于区统计局报表。
1.2 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2010-2012年昆明市西山区性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和分析。
2 结果
2.1 流行趋势
2010-2012年,5种性病病例均有报告,按年度分别报告病例368例、302例和377例,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49.07/10万、40.27/10万和50.27/10万,疫情呈波动趋势。
2.2 病种构成
3年报告的性病病例中,梅毒所占比例最高,且疫情呈上升趋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病例逐年减少,尖锐湿疣和淋病发病率基本维持同一水平,生殖器疱疹所占发病构成比最少,见表1、表2。在梅毒病例分类中,隐性梅毒所占比例明显多于其他类别,临床症状越明显的病例类型疫情报告反而越少,见表2。
2.3 人群分布
2.3.1 性别分布
2010-2012年,男女性别比分别为0.61:1、0.84:1和1.02:1,报告的男性病例逐渐增加。3年来,报告的梅毒、生殖器疱疹和衣原体感染病例男性少于女性,而淋病病例男性明显多余女性,见表3。
2.3.2 年龄分布
各年龄段均有发病,其中,20~39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60岁以上年龄组。60岁以上年龄组病例中,病种构成以梅毒为主,其他病种所占比例均在5%以下,见表4和表5。
2.3.3 职业分布
2010-2012年报告的性病病例中,职业构成居前5位的分别是家务和待业29.13%(305/1047),不祥及其他18.62%(195/1047),离退人员18.53%(194/1047),商业服务9.55%(100/1047),农民7.26%(76/1047)。
2.4 地区分布
3年来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城区(占59.22%)和城郊结合部(占24.74%)。
表1 昆明市西山区2010-2012年性病病例报告病种分布
表2 昆明市西山区2010-2012年梅毒病例报告病种分布
表3 昆明市西山区2010-2012年性病病例性别分布
表4 昆明市西山区2010-2012年性病病例年龄分布
表5 昆明市西山区2010-2012年性病病例65岁以上年龄组病种构成分布
3 讨论
3.1 性病监测结果分析
昆明市西山区3年来性病疫情呈波动趋势,2010年与2012年性病发病率基本相同,2011年发病率较2010年减少了17.93%, 但2012年发病率较2011年上升了24.83%。其上升幅度超过了《中国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中把性病的年发病增长幅度控制在15%以内的目标,表明全区性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
从各病种的构成来看,3年来梅毒均占当年性病病例的一半以上,且疫情逐年上升,报告的梅毒病例中以隐性梅毒为主,Ⅰ期梅毒明显多于Ⅱ期梅毒,这可能与近年来监测检测力度加强,病例大多来自术前检查、孕产妇筛查和娱乐场所从业人员或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主动监测有关。当然,随着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使得性病患者的早诊早治意识有所提高也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另外,该梅毒病例分类特征也在提示疫情报告的准确性是否达到要求,以及与临床诊断是否联系紧密,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中重点关注。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病例逐年减少,其原因可能与2007年国家执行新的诊断标准,将以前的“非淋菌性尿道炎”改为“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后,各性病诊疗机构需要学习和适应,不断提升诊断和鉴别能力有关。另外3个病种,即淋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病例基本维持同一水平。
从人群分布特征上看,报告的女性病例多于男性病例,这与其他地区的疫情分析情况存在差异,但男性病例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这可能与本地区较多的病例来自孕产妇筛查和娱乐场所从业人员主动监测有关。当然,相对于女性,男性患者自觉症状较轻和存在更为被动的就诊习惯也是病例相对较少的重要原因。年龄构成方面,主要分布在20~39岁及60岁以上年龄组。20~39岁年龄组人群参与社会和生产活动频繁,为性活跃人群,从而增加了感染性疾病传播的风险,符合性病发病规律;而60岁以上年龄组人群发病高,且病例大多为梅毒病例。提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普遍较好,存在离异或丧偶后寻找性伴和多性伴的可能。既往历年文献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较低[2,3],例如,邹城市2001至2004年60岁以上老年人性病发病数占发病总数的0.42%[4]。南昌市2008-2009年60岁以上老年人性病发病数占发病总数的11.6%[5]。昆明市西山区2010-2012年同年龄段性病病例构成比进一步升高,提示应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职业构成方面,家务及待业、商业服务、农民占比较大,可能原因是该类人群常年在外打工,无性伴或性伴不在身边,因生理需求寻找性伴,由于性病防治知识了解较少致使安全套使用率较低;离退人员所占比例较大的原因与年龄分布中老年人占比情况类似;不祥和其他累计构成比接近20%,提示各性病诊疗机构需要进一步加强问诊和疫情报告质量。
地区分布上,病例在城区和城郊结合部相对集中,提示由于生活便利,城区居民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各类社交和娱乐活动。当然,其就医意识也相对较强,就医条件和就医环境也较郊区或农村更为便利。
3.2 防治对策
根据昆明市西山区2010-2012年性病疫情流行病学分析,探讨防治对策如下:(1)加强社区文化和法制教育活动,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大力倡导洁身自好,遵守性道德,避免不洁性行为,是防治性传播疾病的有效措施;(2)建议各级领导加强对性病防控工作的重视,不断提高医疗机构的临床诊疗和疫情报告水平,同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继续提高疫情监测、管理和分析的能力,进一步提升病例报告的准确性;(3)监督和引导并重,既要对非法性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又要加强对各类高危人群和高危行为的干预力度,进一步提高宣传覆盖面,倡导100%的安全套推广使用和自我防护理念的建立;(4)可整合现有的老年人、慢性病等管理平台围绕性传播疾病对老年人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工作效率;(5)促进患者主动、规范的就医行为,及时正确地诊断性病,提高治愈率,对减少性病二代病例,促进艾滋病的预防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叶顺章.性病诊疗与预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 李 季,汤少开.广州地区2005年性病疫情分析和防治对策[J].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0):1956-1957.
[3] 尹 梅,陈 红,刘家虹.江西省2004-2005年性病疫情分析[J].江西医药,2006,10(12):1016-1017.
[4] 林 晶,李雪涛.邹城市2001-2004年性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5,5(8):1642-1643.
[5] 汤雪琴,邱红恒.南昌市2008-2009年性病监测流行病学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3):554-555.
(本文编辑:邹 钰)
R183
A
1003-2800(2014)06-0403-03
2013-11-27
周 媛(1980-),女,云南个旧人,主管医师,主要从事皮肤病、麻风病、性病的防治工作。
江家云(1980-),男,云南昆明人,主管医师,主要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