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基于云南五所高校的调查分析

2014-05-25刘诗富

关键词:理论课云南省少数民族

杨 馨,李 琳,刘诗富

(1.西南交通大学 政治学院,四川成都 610031;2.云南师范大学 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云南昆明 650092)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有25个少数民族,包括白族、哈尼族、傣族等15个世居民族,各少数民族总人口有 1533.7万人,占云南省总人口的33.4%,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之一。其中,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00万的有彝族、哈尼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人口在50~100万的有傈僳族、回族,人口在10~50万的有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人口在10万以下的有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水族、蒙古族、满族、布依族〔1〕。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域包括:滇中的楚雄彝族自治州、滇东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滇西的大理白族自治州、滇南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滇西南中缅边境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滇西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及自治州以外的20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藏缅语族、苗瑶语族、侗台语族、南亚语系。

据统计,2011年云南省有国家“211工程”重点院校、理工农医及艺术类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64所,有专任教师 2.95万人,师生比例为19.4∶100,当年共招大学生16.13 万人,而在校大学生有48.76 万人,毕业生有 10.73 万人〔1〕。本课题项目组为了客观、全面地了解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发展方向,进一步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于2012年10~12月对云南省五所高校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调查,以便针对云南省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革思路,以维护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

一、调查对象的选取

项目组在调查前专门制作了调查问卷,选取云南省内少数民族大学生较为集中的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大理学院、保山学院和红河学院五所高校,发放样本调查问卷700份,回收问卷688份,其中有效问卷654份,有效回收率为93.4%。为使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对研究云南省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具有普遍性意义,项目组在有效问卷中只选取了少数民族大学生作答的284份(42.0%)问卷作为调查分析,又选取汉族大学生作答的392份(58.0%)问卷作为参考。具体调查情况见表1~4。

表1 样本男女分布情况 单位:人

表2 样本政治面貌分布情况 单位:人

表3 样本年级分布情况 单位:人

表4 样本文理科分布情况 单位:人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现状

1.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很有必要

通过调查,在“你认为目前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否必要”的问题上,有81.3%的学生选择“非常有必要”或“有必要”,18.7%的学生选择“没有必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自己今后发展是否有帮助”的问题上,有72.9%的学生选择“非常有帮助”或“有帮助”,27.1%的学生认为“没有帮助”,且在大学不同阶段的学生对开设的“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均有所了解,表明云南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学校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有较高的认知度,认识到了开设和学习这些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肯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的引导作用

在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问题上,有76.4%的学生选择了“有效”或“非常有效”、23.6%的学生选择了“一点没效”、“基本无效”或“不确定”;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问题上,有78.2%的学生选择了“有效”或“非常有效”、21.8%的学生选择了“一点没效”、“基本无效”或“不确定”;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问题上,有74.6%的学生选择了“有效”或“非常有效”,25.4%的学生选择了“一点没效”、“基本无效”或“不确定”;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增强社会责任感”问题上,有79.6%的学生选择了“有效”或“非常有效”,20.4%的学生选择了“一点没效”、“基本无效”或“不确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了解中国和云南历史”问题上,有79.9%的学生选择了“有效”或“非常有效”,20.1%的学生选择了“一点没效”、“基本无效”或“不确定”。表明高校通过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能够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也说明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普遍认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具有引导作用。

3.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满意度较高

通过调查,在“你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否满意”的问题上,有81.3%的学生选择“满意”或“比较满意”,18.7%的学生选择“不满意”,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抵触到喜欢,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在逐步成为大学生所喜爱的课程之一。

4.能够接受开放式教学方式

通过调查,在“你认为教师不定期使用讨论、辩论、主题班会等教学方法对增强教学的效果”的问题上,有74.6%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帮助”或“有帮助”,25.4%的学生认为“没有帮助”;在“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形式,你最喜欢什么?”的问题上,有74.6%的学生选择“看影像、案例分析、主题班会的教学形式”,25.4%的学生选择“常规课堂讲授的教学形式”。表明开放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式能够被少数民族大学生接受。

5.关注当前云南发展形势与政策

云南省一些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和形势政策课教学中穿插讲授了一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内容,在“是否能够了解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问题上,有92.6%的学生认为“能够了解”,7.4%的学生认为“不能了解”。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云南时,从调整和完善中国对外开放总体战略格局的高度提出了“使云南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的要求。根据这一精神,2009年12月,中共云南省委八届八次全会明确将“桥头堡”战略提升为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三大战略目标之一,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2011年5月,云南桥头堡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目标是把云南建成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门户,我国沿边开放的试验区和西部地区实施“走出去”的先行区,西部地区重要的外向型特色优势产业基地,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以及我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示范区〔2〕。

调查中,在“你认为学校开设云南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战略的相关课程”的问题上,有88.4%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或“有必要”,11.6%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表明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关注云南社会经济发展,对建设“美丽云南”有充分的信心。

6.普遍认同“云南精神”的内涵

2011年8月,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提出了云南精神,即高原情怀和大山精神,具体内涵就是高远、开放、包容的高原情怀,坚定、担当、务实的大山精神。2012年9月,云南省部分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提出了“要注重以云南精神为引领,用云南精神凝聚人、激励人、塑造人”〔3〕,为此,云南团省委还举办了“云南精神——青春畅想”大学生微博大赛等活动。

调查中,在“你认为学校开设云南精神的时代精神教育是否必要”的问题上,有89.1%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或“有必要”,10.9%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在“开设与云南精神相类似的课程对今后自身发展是否有帮助”的问题上,有87.3%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帮助”或“有帮助”,12.7%的学生认为“没有帮助”,表明大学生认同“云南精神”的内涵,关注与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的时代精神教育。

7.关注云南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

云南省部分高校在形势政策课教学中设置了“民族团结彩云南”、“云南民族文化”专题,主要内容包括我国的民族政策、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与现状等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内容。在“形势政策课教学中,你是否关注有关云南民族文化的内容”的问题上,有77.5%的学生选择了“非常关注”或“关注”,22.5%的学生选择了“不关心”。在“你所在的学校是否开设了少数民族文化课程”的问题上,有67.3%的学生选择“已开设”,32.7%的学生选择“没有开设”。在已经开设的具体课程中,学生填写了“云南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云南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与节日”、“云南少数民族茶文化”、“彝族文化”、“丽江旅游与纳西族东巴文化”、“大理历史文化概要”等,表明云南省高校力图通过开设相关的课程,使少数民族学生了解自己民族和云南省内其他少数民族的历史与文化。

总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遵从于全面发展成才规律、自主学习成才规律、实践锻炼成才规律,也要遵从于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还要遵从于和而不同规律、开源引流规律、相互协调规律等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规律”〔4〕。云南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省份,近年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中除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内容外,还突出了“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云南精神”等符合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特点的时代精神教育,把云南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教育作为重要的补充内容加入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以满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需求,这对造就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维护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同时也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论,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科学化水平。

三、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建议

1.民族政策课程设置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你认为所在的学校是否有必要开设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相关课程或专题讲座”问题上,有86.3%的学生选择“有必要”,13.7% 的学生选择“没有必要”。由于云南很多地方少数民族人口众多且相对落后,不少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后都要回到家乡,因此,在高校开设相关民族政策的课程,能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奋发图强,唤起他们实现民族振兴以及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使命感和认同感,对国家实现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意义。

2.完善实践性教学和开放性教学方式

在“你认为在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能否采用实践性教学和开放性教学方式”问题上,有80.3%的学生选择“有必要”,19.7%的学生选择“没有必要”。同时,同学们还提出应在云南陆军讲武堂、云南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村、云南省博物馆、大理州博物馆、腾冲国殇墓园等地方进行开放式教学,以让学生更形象地了解云南少数民族特色和云南地方历史,认为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这表明学生更容易接受实践性和开放性的教学方式。与此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克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观念,鼓励学生了解社会实际状况,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3.建立教育互动的平台

在“你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开展学生论坛、论文竞赛、演讲比赛、主题班会、三下乡等活动是否必要”的问题上,有79.2%的学生选择“有必要”,20.8%的学生选择“没有必要”;在“举办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效果如何”的问题上,有74.3%的学生选择“有效”或“非常有效”,25.7%的学生选择“没有效果”;在“举办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班会的效果如何”问题上,有74.6%的学生选择“有效”或“非常有效”,25.4%的学生选择“没有效果”;在“举办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的三下乡活动”问题上,有89.1%的学生选择“有效”或“非常有效”,10.9%的学生选择“没有效果”。这表明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开设学生互动平台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际、学校与社会、学习与创造的有机结合,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和进取意识,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1〕云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云南统计年鉴(2012)〔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330 -341,345 -368.

〔2〕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EB/OL〕.(2011-11-03)〔2013-04-20〕.http://www.gov.cn/zwgk/2011 -11/03/content_1985444.htm.

〔3〕方 文.用云南精神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N〕.云南日报,2012-10-14(4).

〔4〕徐建军.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

猜你喜欢

理论课云南省少数民族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云南省会泽铅锌矿区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对云南省“农危改”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珍本集成》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