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会代表、委员谈农业投入品发展中的污染问题
——环保压力推动农资产品进化

2014-05-25中国农资

中国农资 2014年10期
关键词:农资化肥肥料

□《中国农资》记者崔海涛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顾国新: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化肥利用率

尽可能地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数量,降低对土地的污染,使农产品更绿色、更环保,这是一种很理想的状态。但是我国人口众多,农产品面临季节性、结构性短缺,这必然要求我们首先要保证粮食产量安全,而我们的土地和科技手段又是有限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要做到这一点是离不开化肥的,当然我一点也不否认应该强化环保意识,要尽可能地引导农民正确地认识化肥,降低化肥施用量,科学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

在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农资公司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探索。哪种方式最适合粮食产量的增加、最适合农资产品的销售,就应该实行那种办法。但是我个人的观点是,简单地让农资公司直接经营土地不一定是最好的办法,农资公司要把经营化肥的专家、技术服务的专家和种地的专家相结合,逐渐地走向专业化,这样才能改变散、小、乱、落后的状况,才能够走向规模化。

全国人大代表、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他盛华:向复合化、专用化方向迈进

我们首先要清楚地认识到产能过剩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国内来说,产能是过剩的,但是放在全球市场来说,产能的过剩程度没有我们认为的那么严重,我们需要以更开阔的思路研究产能过剩。其次,针对我国化肥产能过剩的事实,化肥生产企业存在转方式、调结构的问题。从调结构的角度来讲,我们应该针对化肥的品种、施用范围进一步做深入的研究,应该往更加复合化、专用化的方向加强投入。同时,我们要减少一部产能,把生产化肥的一些中间产品用于做其他附加值更高的产品,甚至可以往医药、食品等方向做文章。

针对过量施用化肥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我认为这个问题被放大了。化肥的污染远小于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位学者提出植物生长不需要氮磷钾。因此我们需要做的工作就是把化肥用得更好、把产品做得更好。从化肥生产企业来讲,除了研究如何提高化肥利用率,生产专用肥外,我们还可以换一种思路来研究化肥污染的问题:用化肥来治理土壤污染,在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还可以对土壤污染有一定的治理作用。我觉得这起码是有一个思路,值得我们大家为之努力。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金正大集团董事长万连步:适量出口 合理利用磷矿资源

从保障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战略角度出发,我国磷肥生产必须立足国内磷矿资源,保证磷肥供应。随着磷肥产能过剩的加剧,我国已成为磷肥出口大国,年出口量在220万吨左右,高品位、低重金属镉含量的磷资源外流严重。为了合理开发使用我国有限磷矿资源,我认为应该合理利用资源,适量出口。同时应加大磷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支持力度。加大对利用中低品位磷矿直接生产高浓度磷复肥生产技术、化学法处理磷石膏以充分利用其中的硫资源、伴生资源等有利于行业节能、降耗、减排的新技术资金支持力度,促进我国磷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小崔跑两会一切从实际出发,兴国安邦

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对我国现有问题进行了讨论,不空谈国事,而是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让数据说话。

如记者在采访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金正大集团董事长万连步时,不管是建议开展水肥一体化建设,还是建议合理利用我国磷矿资源方面,都给出了切实的数据,让人一目了然,而不是局限在笼统的定性分析上。而有的代表、委员在对待自己不熟悉的问题时会谦虚地告诉记者,自己不了解或还没有找到答案。如记者在采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时,记者问:“哪些科技因素是我国粮食十连增的关键因素?”对此,柯炳生坦言他正在思索和研究这个问题,当下还没有确切答案。他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进行系统复杂的研究,希望明年两会期间能给记者满意的答案。而全国政协、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农科院副院长张改平对我国面临的问题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解决中国所有的问题,只需要四个字,那就是‘实事求是’。”由此可见,两会代表、委员以更加负责的态度,从实际出发来寻找当前深化改革过程中的答案和依据。

对农资行业的发展而言,更是如此。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农资行业如果继续以销售为主,则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农资行业也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自身的改革,但是不管是在参与土地流转方面,还是在合作社的建设上,都要以与当地实际相结合,稳妥推进改革的步伐。顾国新委员对此有着理性的认知,他说:“哪种方式最适合粮食产量的增加、最适合农资产品的销售,就应该实行哪种办法。比如成立专业合作社的办法最好,那就推广合作社的办法,如果和家庭农场结合的办法最好,那就去和它结合,农资公司独立承包土地的效果最好那就独立承包土地。”

一切从实际出发,兴国安邦。

全国政协委员、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司长廖永林:鼓励绿肥种植 做到存粮于田

我对粮食安全的建议是:第一,对目前的粮食生产,应调整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第二,农业生产应该科学合理,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可以适当采取休耕的办法使土地得到休养生息。第三,以前南方每年水稻收完以后,都要种植绿肥,现在农民都不种了。那么当我们的粮食库存达到一定的能力的时候,我们要保存耕地的生产能力,对绿肥的种植给予补贴。第四,未来的城镇化建设要绕开优质农田,占用未利用的土地或条件比较差的土地。

除了粮食安全外,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抓紧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引导承包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我认为应该通过确权登记来推动相关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比如合作社,如果不知道土地是谁的,你和谁去谈土地流转的事宜?因此确权登记工作是一件好事。

减污染 农资企业在行动

中农控股旗下五洲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学江: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五洲丰始终坚持“科技兴农、科技富农”的发展战略,致力于环境友好型肥料的技术研究与开发,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截至目前,五洲丰已拥有国家专利技术15项,推出了“蓝色海洋经典”系列肥料等多个新产品。这些新产品都具有生态环保、保水保肥、元素活化、养分缓释的功效,不仅可极大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还大大降低了肥料的使用量,避免了因肥料过量施用而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有效节约了农业生产成本。

中农控股旗下中农舜天生态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岳广宇:

中农舜天一直注重发展增产增效、生态环保的新型肥料产品。我们与中国农科院联合研发出增值复混肥新技术,在基本不改变复混肥原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在生产过程中添加增效剂生产出增值复混肥产品。农田实际应用表明,增值复混肥产品通过添加植物源肥料增效剂,在提高肥料利用率等方面效果显著。这是中农舜天在生态化、绿色化的未来农业发展趋势上的又一次探索。

贵州金正大公司总经理解玉洪:

贵州金正大磷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园以“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升级”等为主线,以取之于土地、用之于土地为指导,始终遵循贯穿产业链的一体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实现前端的绿色矿山开发,中间生产加工的清洁生产,以及全产业链的高效综合利用。其中,磷石膏综合利用与磷矿尾矿转化为有价值产品,实现了资源高效利用的科学理念。

烟台众德集团董事长王其选:

我们一直秉承“营养作物、健康人类”的奋斗目标。不断地探索新肥料、新技术、新模式、新工艺,以实际行动来履行企业和社会使命。在自产品牌方面,以绿色环保、生态节能的新型肥料为研发理念。开发以纯天然植物原料为主生产的生物菌有机肥;利用黄渤海的牡蛎壳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土壤调理剂,在节约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提升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山东泉林嘉有肥料有限责任公司梁忠林:

农资行业革新必须要面对三点问题:粮食优质增产和营养安全、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机遇创造。面对现阶段土壤肥力严重下降,粮食增长困难,土壤农药化肥污染加重,农产品需要进一步优化升级的情况,开发出一种能够持续增加土壤肥力,减轻土壤污染,促进农产品品质升级,节省劳动成本的肥料成为了必然选择。

猜你喜欢

农资化肥肥料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送农资增收致富添助力
2019年3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2019年3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2018年12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肥料是否正规 教你快速辨别
化肥需求增长不均 有人欢喜有人忧
农资人,你是否看见鱼在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