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粒肥料的“科技梦”
——访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宋福如

2014-05-25中国农资徐晓磊

中国农资 2014年10期
关键词:有机硅水溶亩产

□《中国农资》记者崔海涛 徐晓磊

1科技创新引领硅谷迈向水溶肥新天地

和有机硅材料打了30多年交道的宋福如,利用有机硅材料,研发了20多个国内空白产品,从创造中国油田钻井液有机硅、氟体系和电力防污闪涂料,到有机硅水溶缓释肥,有机硅材料成为他一生的不解之缘,他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到了极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科技创新的神奇故事。

肥料是“粮食的粮食”。宋福如说道,从60年代至今,国家粮食产量增加了十几倍,但几十年来,化肥用量却增加了33倍,化肥利用率仅为30%—35%。因此,实现肥料高效利用已成为农业领域的一个重大课题。

这一次,为了提高肥料利用率,宋福如又有了大胆设想。如果能使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在肥料中产生强大的分散性、溶解性和植物易吸收的特性,有机硅改性树脂就能使肥料产生很强的“亲土性”,一定能够在提高肥料利用率上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2004年,他带领强有力的团队,和有关专家一道开始联合攻关研发。

专家团队把农作物需要的氮、磷、钾及多种元素与有机硅材料结合,进行反复试验,着力解决“水溶”和“缓释”的难题,让肥料快速溶解,农作物快速吸收,让肥料与土壤迅速结合,形成“肥亲土”,使肥料不渗漏不流失,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硅谷牌”有机硅水溶缓释肥问世!

硅谷建成年产能力30万吨的高塔造粒生产线和年产有机硅大量元素水溶缓释肥10万吨的生产线。

肥料问世后,硅谷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田间试验示范。宋福如清晰地记得,在2012年6月13日,由国家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共同主持,依据高产创建验收程序对施用硅谷有机硅水溶缓释肥的馆陶县万亩小麦示范方田进行实打验收,示范方田1.05万亩小麦平均亩产636.5公斤。最高实打地块亩产656.7公斤,创2012年河北省小麦大面积高产最高产量。

2有机硅水溶肥与超级杂交水稻联姻

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根据他育种的杂交水稻品种及研究,水稻单位产量由亩产300公斤上升到900公斤以上。他被广泛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宋福如一生中最想学习的人之一,就是袁隆平。

2012年4月24日,这一天让宋福如很难忘。河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科技合作签约仪式在长沙举行。宋福如与国家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院士就超级杂交水稻应用有机硅大量元素水溶缓释肥种肥配套技术科技合作签约。

这次有机硅水溶缓释肥与超级杂交水稻联姻,其实在3月份的全国两会期间,宋福如和袁隆平见面时,两人就惺惺相惜,有了约定。

那次见面,宋福如在为袁隆平详细介绍了有机硅水溶缓释肥的特点后,袁隆平表示,有机硅水溶缓释肥水溶性好,水稻吸收养分充分,最重要的是该肥料能在土壤中保存肥效,延长使用周期,促进增产。他说:“我们在全国有10个百亩攻关示范田,可以用你的肥料来做对比试验,看看增产效果怎么样!”宋福如听后兴奋地说道:“我要向袁院士学习,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改变农产品品质,努力做出历史的贡献,我愿意用肥料助力您超级稻1000公斤高产攻关,我要当好袁院士创吨粮稻的‘配角’!”

科技合作的主要目标是在培育的超级水稻上应用有机硅大量元素水溶缓释肥攻克亩产1000公斤水稻的世界高峰。双方的科技合作将是农业科技创新,挑战水稻亩产记录的又一新的起点。

会后,宋福如聘请袁隆平担任硅谷公司高级顾问,袁隆平欣然接受。

2013年元月14日,袁隆平为硅谷公司亲笔题字,写下“硅谷肥料,中国制造”。

3良种加好肥,迈向小麦亩产800公斤目标

小麦是中国人最主要的口粮之一。但是,近十年来,中国小麦的总产量始终徘徊在1.2亿吨上下,增产空间越来越小。

宋福如说,中国小麦总产量如果实现大的突破,在播种面积基本恒定的情况下,必须培育出穗大、粒多的新品种,加大穗粒数,提高千粒重。

硅谷公司为此加大科研力度,经过6年选育,宋福如团队终于培育出第一个“超大穗”小麦新品种——“硅谷826”。

袁隆平就作物实现高产,曾提出良种、良法、良田、良态,要“四良”配套的理念。其中,良种是核心,其次要有良法,良法是手段,里边包括育好苗、防治病虫草害、水好等等,但重头戏是好肥料。

2013年6月6日,在河北省永年县刘备村,由硅谷公司参与创建的超级小麦高科技肥料超高产万亩示范基地人潮涌动。示范田用的是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培育的小麦新品种“硅谷826、硅谷 827”,加上施用了有机硅水溶缓释肥,小麦长势良好,穗粒饱满,秸秆挺实,放眼望去麦浪滚滚,一派丰收景象。

宋福如陪同袁隆平现场抽穗测产,通过测产计算,袁隆平现场赞赏道:“小麦亩产可达到750公斤以上,这次我到现场看,在邯郸以后能够实现亩产800公斤小麦。了不起!非常了不起!”2013年6月12日实收测产亩产达到760.18公斤,创河北省亩产小麦最高纪录!

面对这个喜人成果,宋福如底气更充足了。他喜洋洋地面对专家团队,又一次喊出了大话:“要向更高的目标进军,向大面积亩产800公斤攻关。”

大面积小麦亩产800公斤,这将是一个世界记录。当时河北省小麦单产纪录才是711.5公斤。

4走生态农业之路

提高化肥利用率,不仅是发展节约、高效农业的当务之急,更是关系我国环境保护、国家饮食安全和民族健康的大事。

宋福如作为一位普通农民,他告诉记者,无论自己走多远,还要回归农业,而农业要发展需要先进科技的支撑。作为一个始终投身于科技创新,不断攀登科技高峰的企业家,他深感肩头有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应该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做些事情!在宋福如心中,锻造精品,建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民族工业的奋斗目标变得更加清晰。

宋福如带领他的团队仍然在孜孜不倦地前行。硅谷依托河北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结合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对化肥的要求,作国内领先的新型肥料,有机硅水溶缓释肥保水保肥、改良土壤、抗逆性强、增产提质的“一肥四效”功效已得到显著表现。

让肥料插上科技的翅膀,宋福如做到了。经过农业和科技部门在全国各地数十块试验田检验,“硅谷牌”有机硅水溶缓释肥利用率可达80%以上,可使亩成本降低20%,亩产量增加20%—30%,节水50%……

据专家推算,如果普遍使用有机硅水溶缓释肥,可减少一半的氮肥生产量。这样,可以节约6000万吨标准煤,综合减排二氧化碳上亿吨,是中国最大节能减排项目之一。

在万千的农民心中,有机硅水溶缓释肥已经扎根结果。滏河水畔巍巍古城,丰收时刻捷报频传。河北邢台巨鹿县南哈口村农民刘晓军,种植8.5亩西瓜,施用了有机硅水溶缓释肥,原亩产5500斤的地去年产了7000斤,每亩增产1500斤,每亩实现增收1500元。

陕西渭南合阳县种植户吴振国,有9亩红富士苹果园,用了有机硅水溶缓释肥,不仅每亩比原来增产1200—1500斤,而且苹果光泽度好、甜度大、果品保鲜期长,亩增收5000元。

人物小传

1950年8月出生在河北永年县的宋福如。现为该县广府镇东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河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系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国家星火计划先进个人。20多年来,他把一个普通作坊式小厂,创办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创新型企业,研发的产品4次获得国家级重点新产品称号,9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并主持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填补了国家20项空白,获得50多项专利。

由于对有机硅材料30多年的深入研究,他先后成为中国油田钻井液有机硅、氟体系和中国防污闪涂料的创始人,还成功开发了高性能T800碳纤维和芳纶1414纤维,顺利实现工业化生产,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该核心技术的国家,打破了国外对中国30多年的军事技术封锁。2005年3月任村党支部书记后,他以推动一方发展、造福一方群众为己任,先后投资和捐资5亿多元用于公益事业和新农村建设,致力把永年县广府镇东街村建设成为一个自然之趣、和谐之美、浪漫之情的“中国北方第一村”。

猜你喜欢

有机硅水溶亩产
有机硅灌封材料对计控电子设备的保护应用
不简单!一口普通的淡水虾塘,他们竟能做到亩产2000多斤,获利3万多/亩
微量元素水溶肥在花椒上的应用效果
山西夏粮喜获丰收 亩产首次突破300公斤
有机硅流化床气体分布板主要参数设计
水溶肥生产工艺与技术
水溶肥标准修订即将启动
水溶肥磷酸二氢钾 你真的了解吗?
冬小麦“亩产状元”诞生啦
冬小麦“亩产状元“诞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