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彝族的盛会——跳公节

2014-05-25马晓蕾

中国商论 2014年13期
关键词:寨子村寨祖先

马晓蕾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热情奔放,他们激情似火。他们居住在广西的那坡,那坡的南面是越南,西面是中国的云南省。那坡的路基本都是山路,因为那坡处于山区,就连县城都是建在两座山中间的峡谷里,但那坡又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在壮语中,“那”就是田野的意思,“那坡”自然就是山坡上的田野。

一大早,我们就从那坡县城出发,驱车赶往达腊彝寨,因为这里将迎来当地一个特殊的节日——跳公节。通往寨子的一段路是山路,我们只有徒步前往。穿过一片片树林,鸟儿在头顶掠过鸣叫,偶尔还能听到几声牛叫声,这种融入大自然的感觉很奇妙、很美好。在路途中我们遇到一个彝族小女孩,她叫沙玛沙依,只有三岁。小姑娘一大早就被妈妈叫起来,穿上了传统的服装,拉着手,赶到了山坡上的一座老屋子里。小姑娘并不知道,今天对于彝族人来说是个多么重要的日子。到了达腊村,村子里的人都穿上了盛装,为跳公节做准备。彝族在跳公节都要穿着彝族传统的服装,而且不同年龄阶段服装各不相同。每人领口的位置都有一块正方形的银牌,据他们称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村民们这时都在忙碌着,大人们在帮孩子穿着服装,看着他们头巾一层又一层的缠绕在头顶,系上漂亮的腰带,戴上了传统的饰品,偶尔也有孩子欢乐地穿梭在人群中。一些老人们在收拾柴火,火上却不知煮着什么。

村民们一边忙碌,一边在等待一个叫做郎头的人。这个郎头到底是干什么的呢,我们也不知道,带着满肚子的疑问和村民们一起等他。随着一位身穿白色短衣、青布裤、包着黑头巾的长者出现,我们了解到他便是“郎头”。随着郎头现身,刚才的疑问便有了答案,跳公节的“郎头”可以说是跳公节活动的主持人,一般是一位对庆祝流程很熟悉的长者,活动的主持协调工作也都由他负责。

不过,除了郎头,还有其他两位在彝族人心中最重要的人物,他们分别是“大摩公”、“二摩公”。摩公穿着天蓝色的衣服,天蓝色也是摩公的标志性颜色。随着大摩公的到来,跳公节的序幕即将拉开,现在村子里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大摩公穿着蓝色衣服,包着白头巾,与二摩公一起聚集在二摩公家中,准备一起吃完饭就出去开始跳公节的活动了。摩公被认为是可以与祖先和神灵沟通的人,也叫祭祀,是世袭的,他将带领族人祭天地、拜祖先。

跳公节是彝族对击败外族侵略取得胜利的一种庆祝活动。所以全寨的人要一起聚集在二摩公的家里聚餐,表示欢迎英雄的祖先凯旋归来。酒自然是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无论男女老少,这一天都可以开怀畅饮。我们作为客人也被邀请去二摩公家中,与村民一起聚餐,一起端起大碗饮酒,酒闻起来很冲,喝起来非常烈。在其中我们了解到,彝族人喜好喝酒,自酿的米酒在平时都是用来解渴的。聚餐完毕,跳公节的活动才算正式开始。

跳公节是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那坡、云南省的富宁等地的彝族群众特有的节日,也是他们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举办跳公节的日期每个村寨各不相同,一般在每年农历的四月上、中旬,跳公节第一项活动就是要祭拜祖先。摩公要先讲祖先的功绩,然后带领大家一起祭拜。

对于彝族人来说,孩子是跳公节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即使他们的年龄还无法让他们理解什么是跳公节。我们随即问起了旁边三岁的小朋友,“你知道大人们在干什么吗?”小朋友满脸疑问地摇摇头,我们又问,“那你为什么要穿上这个衣服跟他们在一起吖?”她很可爱地答道,“是妈妈帮我穿的。”我们发现很多小孩都穿着他们的民族服装,然后一起来参加这个活动,其实他们什么都不懂,只是觉得好玩,但是他们的长辈想让他们从小就接触这些传统的习俗,让他们了解自己。虽然彝族的跳公节越来越受人关注,但是彝族的年轻人似乎参与的越来越少,让孩子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民族,可能是老一辈的彝族人最想做的。

每个村都在舞场中央种下一片金竹,它们是吉祥的象征。人们吹着芦笙,围绕金竹丛,跳起传统舞蹈,然后全村寨的人绕着竹丛游行九圈。寨子的人则热情地邀请远道而来的客人加入跳公的行列。人们伴着音乐、踏着鼓点、围着金竹热情地跳舞。饿了、累了,便停下来吃点糯米饭、吃块肉、喝口酒,然后继续跳舞。站在场中的摩公则是号召大家时刻警惕,建设和保卫家园。祭拜仪式结束后,人们抬着铜鼓,抬着一头猪,准备进行欢庆活动。铜鼓是彝族跳公节必备的乐器,而牲畜是用来祈求平安的。我们一路随着寨子的人来到他们专门跳舞的地方。相传远古的时候,一支彝族子弟组成的部队抵御入侵的敌人,被包围在一处遮天蔽日的金竹丛林中,情况十分危急,突然,有一位小伙子提出用金竹为弩,奋起反击。果然,箭无虚发,彝族部队节节取胜,击退了敌人。在四月初凯旋,各村寨的人们杀鸡、杀鸭,摆席设宴,欢迎荣归的子弟。此后,年年相传,就成了“跳公节”。跳公节,全村寨的人要跳各种传统舞蹈,象征围猎、杀敌的“跳闸门”、“跨断桥”等,是表示缅怀先祖的英雄尚武精神,纪念反抗外族入侵的胜利。

跳公节一直要庆祝到太阳落山,一连庆祝两天。第一天当晚,人们要一起回到摩公家去祝贺节日。第二天晚上寨子的人则到每家每户去跳金竹舞,祝福彼此人畜兴旺、五谷丰登。青年们则打扮成各种鸟兽,让大家追打。在这两天的跳舞过程中,还不时穿插各种民族特色的表演活动。节日的最后一天称之为“过三朝”。中午,由摩公组织全村寨各家的户主去附近的山上宰杀畜牲,祭拜祖先,感谢祖先的恩德,并祈求祖宗保佑。结束后,来参加节日活动的客人便要立即离去,否则会被彝族人被视为不友好。等外来的客人离开后,全村凡能干活的都要求在当天下地干一门绝活,表示人勤神佑,今年定会有好收成。这时,节日方告结束。在这感受到了彝族浓重的情礼,刚强的性格。跳公节便是反映了他们不畏强暴、敢于抗争的精神。此外,彝族人民也是最崇拜祖先的,他们认为灵魂永生不灭,可以保佑子孙得福。所以,跳公节以祭祖开始,以祭祖结束,表达了彝族人民祈盼得到祖宗保佑,渴望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猜你喜欢

寨子村寨祖先
乌龟:想不到祖先最早是“宅男”
整个村子都“哭”了——追记富县直罗镇新寨子村第一书记孙小京
“淳朴寨子”,一个品牌的形成——我在小山村里启动了“消费扶贫”
始祖鸟不是鸟祖先
无蚊村寨丁屋岭
我们的祖先是条鱼
寨子
寨子
村寨——海坪彝寨
别让民族村寨毁于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