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盐质量发展研究

2014-05-25赵文斌

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海盐食盐质量

赵文斌

食盐质量发展研究

赵文斌

人必须不断地摄入一定数量的盐,才能维系生命机体。中国是最早人工生产食盐的国家,可以追溯到炎帝时期,盐业历史源远流长。随着生产力水平发展,盐产区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盐本是普通的生活用品,但是自管仲实行食盐专营之后,盐成为统治者获得巨大利益的重要工具。技术和专营制度深刻影响盐的质量。

落实建筑行业项目管理机制,综合考虑项目登记的建筑业工程,能够准确掌握建筑项目的进度,并对项目本身的申报纳税状况以及开具发票的情况进行有效监控。但是,增值税管理模式是将纳税人作为主体,综合考虑机构所在区域的纳税基本原则,而所在区域的国税机关要负责构建相应的监控机制。但这种方式已经远远超出了现阶段增值税管理的范围,直接增加了税务机关的工作难度,很难对异地工程项目信息进行有效掌握,进而引发了虚开发票或增加了税源流失风险,直接制约了建筑行业税收征管工作的开展。

一、种类和技术发展

古代盐从出处分为海盐、池盐、井盐、岩盐、土盐等。人类最开始使用的是自然的池盐和岩盐,然后逐步过渡人工盐。自然盐的产地、产量和质量都受自然的制约,人工生产盐后,人类才主动把握盐的质量水平,才迎来盐业的大发展。

1)药剂拌种用种子重量0.30%(有效成分)三唑酮,即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g拌麦种150kg或12.5%特谱唑可湿性粉剂60―80g拌麦种50kg。

池盐是从咸水湖采取的盐,是我国最早发现并利用的自然盐之一,古时人们直接捞取由卤水中结晶析出的食盐。我国池盐产地在晋、陕、甘等广大西北地区,最著名的是山西运城的河东盐池。《史记》记载,黄炎在阪泉的血战是因为食盐而起,而阪泉就在山西运城解池附近。《吕氏春秋》认为河东盐是最好的调料之一。晋人王虞《洛都赋》记载:“河东盐池,玉洁冰鲜”。贺兰山、祁连山的羌夏地区也产池盐,以青白盐最好,《吕氏春秋》说:“和之美者,大夏之盐。”西汉中叶以后,人们发明了盐田,通过开畦引水成盐。隋唐五代时期,已大规模采用畦种法,唐代张守节曾具体记叙其生产过程。人工种晒池盐后,盐的产量、质量都有很大提高,年产量达到80万担以上。唐人不仅熟练掌握了池盐生产程序,而且已懂得如何获得色白、粒大的优质食盐。宋代池盐的质量很不稳定,原因在于生产管理和加工技术时好时坏。蒙古对金作战期间,解池遭到破坏,元代又退化为自然成盐,造成“解盐味苦”。明代,恢复人工晒盐,并注意到水质和天气对盐质的影响。清代将盐品分为雨水盐、白盐、青盐,其中,雨水盐最为上品。

他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摸着小鸡的头,却被它嫩嫩的嘴啄了一口,刘佳欣喜得叫出来,声音都在发抖。我想,幸好我没把那只蛋吃了。

在中国古代社会,盐铁茶酒是少数几项大宗交易商品,这些商品在不同时期都曾实行专卖,盐是其中实行专卖时间最长,范围最广,造成经济影响最大的品种。

岩盐是从盐矿开采来的自然盐,在《本草经》和《周礼》就有记载。人们很早就知道盐有质量之分,并对不同品质的盐区别使用,《周礼·盐人》称:“祭祀,共其苦盐、散盐;宾客,共其形盐、散盐;工之膳羞,共饴盐,后及世子亦如之”。岩盐多产于西北,《北史》称高昌“出赤盐,其味甚美。复有白盐,其形如玉”。此外,还有一种利用盐碱土生产的土盐,味苦质劣,只是作为食用盐的替代品。

井盐是抽取地下卤水而制成的盐。战国时期,秦昭王时的蜀郡守李冰发明了井盐。秦代,井盐开采已由四川广都一县扩大到三县。西汉,在云南、四川都有井盐产区。汉代盐井已经使用一定程度的机械设备,开始采用楼架,安装定滑轮汲取卤水,提高采卤效率。但仍处于大口井、燃烧薪柴的较低生产水平,大口井土石方量大,开采时间长。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使用天然气煮井盐。唐代,出现了提纯技术,盐井已经比较深,开始用用绞盘车取卤水,杜甫《盐井》诗云:“汲井岁榾榾,出车日涟涟”。宋代,结束了大口浅井为主角的时代,进入小口深井的时期,井盐年产量达到3000余万公斤。清代,四川盐井已深及千米以下的黑卤和岩盐层,提高了盐质和产量。

二、专营制度发展

由于素填土层为新近填土层,还没有完成自重固结,其物理力学性质各向差异性大,所以推荐其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为fak=100kPa。

海盐易开采,历史也很长,传说早在炎黄时代,山东的夙沙氏用火煎煮海水制盐。由于当时生产加工技术比较落后,海盐的质量和数量都不如自然的岩盐、池盐。春秋战国时期,煮海水为盐已经不限于山东半岛,扩展到了辽东半岛、江渐沿海,但是制海盐的技术水平尚处于砍伐枯干的柴草来煎煮海水的较原始阶段,《管子》称:“伐菹薪,煮沸水为盐”。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秦汉时期。西汉中叶以后,海盐已成为食盐中的主要品种。隋唐五代之际,人们已对各地各种盐的品质优劣作出比较。《新唐书》记载,唐代有产盐县105个,大历年间产量约为600万担,海盐生产超过池盐,其中“两浙盐”和“两淮盐”最有名。隋唐五代,发明了刺土成盐法,有效地节约成本。北宋开始,出现晒盐法,但煎盐仍多于晒盐。元代煎制海盐已经严格分为碎场、晒灰、淋卤、试莲、煎盐、采花等六道工序,晒盐法在较大范围内应用,生产成本得到了降低。明代海盐生产在整个盐业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海盐资源分布在全国10省250个市、县,盐的产量不断增长。清代,盐各产区大都改用晒制之法,已经比较注重盐的质量,清《盐法事例》规定:灶户将官盐搀和沙土者,照“丁舵已经搀和漕粮”例治罪。光绪年间,淮南盐场推行“重淋法”,有效提高了盐的质量。

远古时代并没有对盐进行管理,夏商周三代,只是要求贡盐,听任百姓自由经营。春秋时期,齐国宰相管仲首创食盐官营制度,规定民产、官收、官运、官卖。齐国通过官营制度,获取大量的垄断利润,一举成为春秋霸主,开启了中国二千多年的食盐专营制度历史。秦国在商鞍变法后,也将食盐民产变为官营,为此获得巨大利益,《汉书·食货志上》说:“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西汉初年,允许私人自由开采、运销盐业,由国家征税。。到汉武帝时期,由于连年用兵,国库大空,开始设立盐法,将产、运、销三项权利完全收为官营,禁止私产私营。汉昭帝始元六年二月,在长安一场历史上著名的盐铁辩论会,结果昭帝依照桑弘羊的观点,继续施行官营制度。东汉时,光武帝刘秀为巩固政权,实行减轻赋税政策,废除食盐专卖法。元和元年,又恢复产销全部官营。三国时期,为适应战争需要,三国官府均实行专营制。西晋统一中国后,同样实行全部专营制。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除食盐专卖,并且免征税。唐代初期,继承了隋代的制度,“开盐池盐井之禁,与百姓共之”,直至唐开元初年,前后130余年间是为中国食盐无税时期。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王朝财政陷入困境。唐肃宗乾元元年,在全国推行榷盐法,由官府统一收购、运输、贸易,严禁私制私卖。唐代宗宝应元年,刘晏进行改革,形成新的榷盐法,仍由民制,只是官收之后,将盐税加入卖价后转卖给商人,商人自由运销。为了保证“就场专卖制”的执行,唐朝开始实行划界销盐制度,对各类食盐的流通范围作出明确的划分,严禁相互逾越。唐以后,历代中央政府基本上沿用了刘晏的盐政制度,只是根据具体情势作一些适当变通。刘晏变法使盐利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支柱,盐价飙升了30多倍,在盐价极端昂贵的情况下,老百姓为了或多或少缓解淡食的状况,不得不使用咸土、盐碱土、柏柴灰煎制质量很差的土盐。就是这样,仍然被官府认为是“盗煮”,受到严厉打击。宋初,全国大部分地区的食盐实行官运官销法,盐利收入主要由地方支配。官府垄断下的食盐贮运体制造成官盐不仅估价高,而且质量低劣。后来官府逐步改为把官盐卖给商人销售。但是,食盐运输过程中常常被杂以泥砂、硝石,大臣上奏称味道苦恶不可食,刘太后回应:“御膳亦多土,不可食。”可见当时连御用食盐质量都如此不堪。政和三年,创造了盐引法,严格登记验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商贩掺假现象。南宋基本沿用了北宋引法,盐利收入更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财源。

元代,仿照宋朝采取盐引法,商运商销也成为元代食盐专营的主要方法。元朝在一些重要口岸设有批验所、检校所,检查运盐商人的盐引是否真实,盐袋有无超重,有无“夹带私盐”。经过检验放行以后,才能运往各处。为了保证盐的销售,特别是保证一些质量低劣的盐能够卖出去,元朝规定各盐司的盐只能在本盐司的行盐地面中销售,不得出境。元代盐引法比宋代更加严密,但是由于元朝大量依赖盐利,加上官吏腐败,造成盐引的价格和盐的价格不断上涨。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元朝推行常平局盐法,在盐价上涨时,官府以低价销售,以期达到平抑盐价的目的。由于官吏作弊,“和杂灰土”,买到的盐可食用的不到一半。

明初,盐法继承了元朝的制度。万历四十五年,废除开中法,设立“纲法”,主要内容:将原先分散销盐的盐商整合登记在册,组成“纲册”,将盐引整合成“窝本”,官府不再收盐,而是由登记在册的盐商向政府交钱领取盐引,然后到指定的盐场直接与煎户交易取盐,再售到指定的地点。而纲册上无名的商人不得加入盐业运营。“纲法”的实质是一种在官府控制之下的民制、商收、商运、商销的食盐专卖制度,被称为“商专卖制”,开启了此后绵延300余年盐商垄断的历史。

清代盐政承袭明末纲法,继续实行民制、商收、商运、商销的商专卖制。盐商垄断经营,遂致暴富,生活穷极奢侈,每每捐资“报效”官府军兴、庆典、营建,少则数十万两,多则数百万两。官商获利的背后是盐价不断上涨,而盐商、水贩为了获得高额利润,常常在卖盐过程中搀和沙土,短斤步两。王庆云在《酌拟留商改票疏》中说:盐商“相率为伪,搀沙短秤,民间购一斤之盐,仅得半斤之用。”除官督商销制度外,清代在云南、两广、两浙、福建等盐区曾经实行官运官销,从总体上看,弊大于利。这种官运官销既售以劣质食盐,又硬性派销,受到民众的反抗。道光十一年,两江总督陶澍在淮北废除纲法,改行“票法”,规定无论何人,只需照章纳税,就可以领票运盐贩卖。道光三十年(1850),在淮南施行票法,破除盐商垄断后,盐价大减,盐质纯净。清朝末年,又退为盐商垄断经营,人民群众对盐价日高、盐质日差的不满和反抗,引发了普遍性的抢砸盐店风潮。1895年4月,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为了偿还巨额赔款,清政府以盐税收入作为担保举借外债,中国盐税收入开始被列强控制。

猜你喜欢

海盐食盐质量
盐城监:跨越千年的海盐文化
清新福建 生态海盐
“质量”知识巩固
愚人食盐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海盐可可
巧称食盐
新修订的《食盐专营办法》相关表述之探讨
北方海盐区大粒优质海盐生产工艺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