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手术治疗回盲部肿瘤的临床疗效

2014-05-25刘长和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5期
关键词:国药准字阑尾炎复发率

刘长和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人民医院 普外科,河南 鹤壁 458000)

探讨手术治疗回盲部肿瘤的临床疗效

刘长和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人民医院 普外科,河南 鹤壁 458000)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回盲部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选取80例回盲部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采取手术方式治疗,对照组41例采用化疗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65.9%,且治疗组复发率7.7%低于对照组29.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盲部肿瘤患者给予肿瘤根治术和肿瘤姑息性切除术,配合局部化疗,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的肿瘤复发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手术;回盲部肿瘤;临床疗效

回盲部肿瘤是临床常见的大肠恶性肿瘤疾病,回盲部肿瘤指的是以回盲瓣为中心,包括了盲肠、阑尾、回肠末端和升结肠起始部各10 cm所生长的肿瘤统称为回盲部肿瘤[1]。目前,临床上对于回盲部肿瘤的治疗主要采取的是手术方式。我院为了明确手术治疗在回盲部肿瘤的治疗效果,选取80例回盲部肿瘤患者,分别采用手术、化疗药物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回盲部肿瘤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9例,男23例,女16例,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43.3岁;治疗组41例,男24例,女17例,年龄37~76岁,平均43.2岁。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腹泻发热、腹部包块、便血、大便性状改变,贫血、乏力、体质量下降等症状。两组患者各临床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1.2 临床诊断

使用Siemens Sensation 16层螺旋CI机,扫描条件:120 kV, 200~250 mA,层厚、层间距均5~10 nm,螺距1.0。扫描范围上至膈顶,下至耻骨联合。所有患者均行平扫和增强检查,扫描前经肛门注气约1000 mL以扩张肠腔。对比剂使用碘海醇(300 mL/80~100 mL,流速3~4 mL/s,均行双期增强扫描,动脉期延迟时间为注射对比剂后25 s,实质期为注射对比剂后65 s。由高年资医师独立分析阅片,分别确定病变特征、侵犯范围和病变定性等,取得一致意见后确诊为两组患者均为回盲部肿瘤,符合本次研究条件。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化疗治疗,即多西他赛注射液化疗方案,每天静脉滴注0.9%氯化钠(规格:100 mL∶0.9g,四川沱牌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51023961)和多西他赛注射液(规格:80 mg,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243),剂量分别为250 mL、120 mg最终浓度不超过0.9 mg/mL,多西他赛的推荐剂量为75 mg/m2,静脉滴注1 h,每3周1次。若出现不良反应应马上通知医师给予积极处理。治疗组患者均采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术前进行全身麻醉处理,取仰卧位,确定肿瘤所在位置,清除周围粘连,切除肿瘤。其中31例患者行肿瘤根治术,8例患者行肿瘤姑息性切除术。所有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为了避免癌细胞在患者的肠腔内进行扩散和种植,在手术中要先将患者的肿瘤所在的肠管的远近端扎紧,同时将相应的血管进行结扎,以此来避免发生血行转移,然后再将患者的肠袢进行切除。同时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和手术治疗结束后,给予利妥昔单抗联合CTNP方案(泼尼松+长春瑞滨+吡柔比星+环磷酰胺)等辅助治疗手段进行治疗,在化疗前1 d开始静脉滴注利妥昔单抗375 mg/m2(上海罗氏生产,进口药品注册证号BS20000002),1周1次;CTNP方案:静脉推注环磷酰胺750 mg/m2(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2026196),1周1次;静脉滴注吡柔比星40 mg/m2(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5983),2天1次;静脉滴注长春瑞滨100 mg/m2(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605),1周1次;口服泼尼松10毫克/次(四川康特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2911)[3],1天3次。随访观察两组患者1年后的的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

1.4 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腹胀腹痛、腹泻发热症状消失,大便性状恢复正常,体质量达到正常标准,肿瘤体积显著缩小至90%以上;有效:腹胀腹痛、腹泻发热症状得到缓解,大便性状逐渐得到恢复,体质量逐渐达到正常标准,肿瘤体积明显缩小至60%~89%;无效:各项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变化,肿瘤体积缩小至59%以下或增大。

1.5 统计学处理

本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组间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65.9%,且治疗组复发率7.7%低于对照组29.3%,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3例(7.69%),经临床抗感染治疗后均恢复正常。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n/%)

3 讨 论

回盲部肿瘤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腹痛、腹胀、肠梗阻,部分患者也会伴有腹部包块、便血、贫血、大便习惯改变、明显消瘦等症状,其中年龄较大的患者都会出现体形消瘦和贫血的现象。所以,年龄较大的患者应当及早做结肠镜检查,从而确定引发贫血的真实原因,这样也可以避免确诊为回盲部肿瘤的情况,进而延误患者进行早期有效的治疗[1]。

回盲部肿瘤一经确诊需及时的给与积极的临床治疗,目前,临床上对于回盲部肿瘤的治疗主要的方式为手术,手术治疗可以有效切除回盲部的病变组织,控制病灶的发展。同时在手术中和手术后配合化疗等手段,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相关研究结果证实,39例回盲部肿瘤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后,其总有效率达到100.0%[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100.0%高于对照组65.9%。与本次研究结果相似,这说明采用手术治疗回盲部肿瘤效果显著。为了避免癌细胞在患者的肠腔内进行扩散和种植,在手术中要先将患者的肿瘤所在的肠管的远近端扎紧,同时将相应的血管进行结扎,以此来避免发生血行转移,然后再将患者的肠袢进行切除。39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患者术后无腹腔感染和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近3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本次研究表明,治疗组的复发率低于7.7%(3/39)低于对照组29.3%(12/41),这说明对于符合手术适应证的患者,及时地给予肿瘤根治或姑息性切除,术中合理使用抗生素,并配合化疗等辅助治疗,降低肿瘤的复发情况。

综上所述,对于确诊为回盲部肿瘤的患者,及时的给予肿瘤根治术和肿瘤姑息性切除术,配合局部化疗,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的肿瘤复发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1] 李衍文,罗高宏,黄伟锋,等.回盲部肿瘤误诊为阑尾炎13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2,18(2):197-198.

[2] 董锋,杨海才,王宏吉,等.回盲部肿瘤致急慢性阑尾炎误诊10例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0):2571.

[3] 郭驰波,白建平,秦大伟,等.回盲部包块32例诊治经验与教训[J].临床军医杂志,2008,36(1):55-56.

[4] 王跃东,陈延宾,李海军,等.回盲部肿瘤合并阑尾炎误诊3例报告[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0,16(4):101-102.

[5] 骆伟,张育平,何俊华,等.回盲部肿瘤误诊为阑尾炎15例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8):217-218.

[6] 王雅丽,卢忠生,古艳芳,等.老年人回盲部肿瘤并发急性阑尾炎诊治体会[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09,8(1):68.

[7] 王健,周俊强,叶林加,等.回盲部肿瘤误诊为阑尾炎15例分析[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8,17(1):30.

[8] 卢福明,赵忠新,李凯旋,等.回盲部肿瘤误诊为阑尾炎12例原因分析[J].结直肠肛门外科,2009,15(5):324-325.

R735.36

B

1671-8194(2014)25-0108-02

猜你喜欢

国药准字阑尾炎复发率
更正声明
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术中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于注销盐酸吡格列酮片等15个药品批准文号的公告(2019年 第50号)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不同麻醉方法的应用价值体会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