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2014-05-25田宗炜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5期
关键词:结核病肺结核病情

田宗炜

(江苏省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300)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田宗炜

(江苏省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300)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6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强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施综合强化护理干预之后,痰菌转阴人数观察组29例(占96.67%),对照组23例(占76.67%);血糖控制良好人数观察组27例(占90.00%),对照组22例(占7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强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控制病情发展,促进患者恢复。

肺结核;糖尿病;综合强化护理;分析

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我国的结核病疫情仍较为严重,结核病患者大多分布在农村,而且肺结核病的发病呈现向老年群体转移的趋势,发病高峰年龄与糖尿病日益接近[1]。考虑到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和庞大的糖尿病患者基数,糖尿病合并结核病的例数必然会增加,结核病与糖尿病共同存在,互相影响,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紊乱、免疫损伤会促进肺结核的发生与发展,而肺结核又会加重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紊乱,使得患者的病情更加复杂,结核病和糖尿病的防控形势显得更加严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需实施彻底、规范化的治疗,并以适当的护理措施保障治疗效果[2]。本文探讨了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诊治的6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痰培养、胸部影像学检查等确诊为肺结核,男11例,女49例,患者年龄19~83岁,平均(56.2±11.4)岁;其中播散型肺结核7例(占11.67%),空洞型肺结核9例(占15.0%),浸润型肺结核38例(占63.3%),结核性胸膜炎6例(占10.0%)。患者空腹血糖值8.7~21.8 mmol/L,餐后2 h血糖值11.8~26.5 mmol/L,1型糖尿病患者1例,2型糖尿病患者59例;发热咳嗽、咳痰27例,伴咯血2例,多饮、多食、多尿、消瘦6例。所有患者的糖尿病与肺结核诊断均依据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内科学》教材中所用的国内最新标准[3]。6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①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原则选用敏感药物进行抗结核治疗,对于胸膜炎伴胸腔积液患者,在B超定位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②抗感染。③个体化合理选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

1.2.2 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强化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隔离防护:由于结核杆菌具有非常强的传染性,并且还有耐药性和变异性,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痰菌阳性率高,排菌量较大,患有糖尿病者免疫力减低,感染肺结核后病情进一步加重,易于导致各种感染,因此要对患者实施严格的隔离防护。嘱患者餐具、洗漱用具,衣物等单独使用,被褥、用品等在阳光下进行暴晒,或者给予熏蒸消毒;嘱患者勿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避免朝向他人,外出时应戴好口罩。②心理护理:糖尿病和肺结核都属于慢性病,肺结核的传染性强,糖尿病可伴随患者终生,治疗时间都较长而见效慢,患者经济负担较重,患者往往出现焦虑、恐惧、痛苦,悲观、情绪低落、动摇、消极、厌倦、对治疗和生活失去信心等负面情绪,有的患者甚至出现自暴自弃情绪,抵触治疗。医护人员应关心体贴患者,同情患者的境遇,用和蔼的态度耐心地与患者沟通交流,告知患者负面的心理情绪对机体会降低免疫力、延缓康复进程等危害,亲切诚恳地解释和分析病情,举一些经积极治疗已经治愈或明显好转的正面例子,获得患者信任,及时把握患者心理状态,请治疗效果较好的患者现身说法,积极交流治疗经验,使患者明确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并不是他所想像的“绝症”,现代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药物可以很好地控制病情,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疾病相关知识宣教,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患者焦虑、失望的负面心理。③严密观察病情:注意观察患者呼吸系统的症状,如咳嗽、咳痰、咯血等;定期密切监测血糖,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视物不清、肾脏功能不全、低血糖等并发症,其中低血糖反应是使用降糖药的患者最主要的护理问题之一,要及早告知患者低血糖反应的具体表现、紧急处理方法,当其出现乏力、手抖、大汗、饥饿等表现时,应立即口服或注射葡萄糖、吃糖块、饮用少量开水等。要注意观察抗结核药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和对于血糖的影响,例如异烟肼和利福平可对肝脏造成损害,链霉素、丁胺卡那能损伤肾脏和听神经,异烟肼可引起血糖升高等,需对血糖进行经常性的监测。④饮食护理:肺结核是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蛋白分解代谢显著增加,常出现蛋白质和热量不足现象,患者机体消瘦,因此对于肺结核患者需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膳食,以补充消耗增强免疫力,促进康复;而糖尿病患者无论是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治疗,都要控制饮食热量的摄入才能稳定血糖,以利于控制病情,因此对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要掌握好个体化的原则,根据患者的实际年龄、性别、体型、职业、病情,科学合理地搭配饮食,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据患者体质量和活动量计算出每日所需总热量,3大营养物质供能百分比按照碳水化合物55%~ 65%,蛋白质15%~20%,脂肪20%~25%分配,三餐按1/5、2/5、2/5合理搭配,给予低油脂、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饮食,适当多进食鸡蛋、牛奶、瘦肉、鱼类、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但应控制高含糖量的水果,如香蕉、梨等,同时注意戒除烟酒。⑤并发症的防护: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由于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抵抗力低下,免疫功能减退,易于发生各种细菌和真菌感染,因此应加强预防,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长期卧床者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日用3%双氧水含漱,做好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防止皮肤感染、坠积性肺炎和压疮的发生。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痰菌转阴人数观察组29例(占96.67%),对照组23例(占76.67%);血糖控制良好人数观察组27例(占90.00%),对照组22例(占7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n(%)]

3 讨 论

近年来,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呈日益上升趋势,其发病率自2世纪60 年代的0.05%飙升至20世纪80年代的5%,近年来达到9.5%[4],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由于糖代谢紊乱有利于体内结核菌的繁殖,使结核病病情加重,而肺结核反过来又可加重胰岛β细胞负荷,增加血糖控制难度,因此对于治疗和护理的要求较高。本文研究中我们采取了积极有效的综合强化护理措施,加强疾病知识和健康教育,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并发症防护,并且进行严密的病情监测和隔离防护等,有效地提高了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了临床疗效,控制病情发展,促进患者恢复,值得推广采用。

[1] 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办公室.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J].中国防痨杂志,2012,34(8):485-508.

[2] 成会荣.肺结核合并糖尿病68例临床特征和疗效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0,31(1):56-58.

[3] 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3-59.

[4] 肖和平.应重视结核病相关性疾病对结核病的影响[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1,34(8):564-565.

R473.5

B

1671-8194(2014)25-0328-02

猜你喜欢

结核病肺结核病情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T-SPOT.TB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效果的监测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7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