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剂量铁剂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2014-05-25黄健英黄文姬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5期
关键词:铁剂缺铁性小剂量

黄健英 黄文姬

(番禺区洛浦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 广州 511400)

小剂量铁剂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黄健英 黄文姬

(番禺区洛浦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 广州 511400)

目的分析探讨小剂量铁剂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中心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行小剂量铁剂治疗,对照组行大剂量铁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愈率为95.0%,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治愈率为86.0%,总有效率为96.0%,研究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愈时间为24~56 d,平均治愈时间为(33.5±2.7)d,对照组治愈患儿康复时间为30~60 d,平均康复时间为(32.6±3.0)岁,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药物治疗过程中并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0%。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铁剂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与大剂量铁剂治疗法临床疗效相近,但是小剂量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有效性与安全性均有保证,更值得推广应用。

小儿缺铁性贫血;小剂量;铁剂;临床疗效

缺铁性贫血是一种临床常见营养缺乏疾病,于育龄妇女和婴幼儿群体中发病率很高,临床症状表现为头晕耳鸣,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生长发育迟缓等,发病后需要及时给予治疗干预,一旦治疗不及时将会严重影响患儿生长发育[1]。现阶段,小儿缺铁性贫血临床上多行铁剂治疗,但是临床观察发现,常规剂量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患儿用药后多伴有食欲下降、腹泻等不良反应[2],极大地影响了患儿的临床依从度与配合度,多造成治疗进程中断。我中心尝试采用小剂量铁剂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明显提升。本文选取10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探讨了小剂量铁剂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中心收治的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临床症状均符合实用儿科学贫血相关诊断标准[3]。按照患儿治疗方法将100例患儿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男性患儿28例,女性患儿22例,年龄为3个月~11岁,平均年龄为(3.4±0.7)岁,其中营养不良性贫血26例,实验室检查发现患儿血清铁(SI)为(7.62±3.28)μmol/L,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指标为(89.56±30.60)μmol/L,血清运铁蛋白饱和度(TS)指标为(0.14±0.09)μmol/L,血清蛋白(ST)为(9.52 ±5.73)μg/L;对照组男性患儿27例,女性患儿23例,年龄为4个月~12岁,平均年龄为(3.5±0.6)岁,营养不良性贫血25例,实验室检查发现患儿血清铁(SI)为(7.28±3.35)μmol/L,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指标为(88.65±29.68)μmol/L,血清运铁蛋白饱和度(TS)指标为(0.18±0.10)μmol/L,血清蛋白(ST)为(9.65± 4.89)μg/L。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统计比较。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住院后均给予维生素C口服药物治疗,剂量为0.3 g/d,每日口服用药3次。研究组患儿给予小剂量硫酸亚铁治疗,剂量为5.0 mg/(kg·d),每日用药1次,于晚餐后用药。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常规剂量铁剂治疗,用药剂量为15 mg/(kg·d),每日3次用药,均于餐后用药。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贫血症状改善效果,统计比较两组患儿各实验室指标优化效果,并于治疗4~7d参照临床诊断标准评价治疗效果;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定时行血常规、便常规检查等,统计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总结药物治疗安全性。

1.4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4]:患儿贫血症状完全消失,经实验室检查发现患儿血清铁(SI)、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血清运铁蛋白饱和度(TS)、血清蛋白(ST)等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水平;好转:患儿贫血症状明显改善,SI、TIBC、TS、ST等实验室指标有一定程度改善,Hb指标上升至30 g/L,但仍未达到正常标准;无效:患儿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实验室指标未见好转。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 100%。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数据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处理,计量资料记作形式,计数资料记作百分数形式,分别行t、χ2检验,用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药物治疗10~14 d后参照标准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研究组治愈率为95.0%,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治愈率为86.0%,总有效率为96.0%,研究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愈时间为24~56 d,平均治愈时间为(33.5±2.7)d,对照组治愈患儿康复时间为30~60 d,平均时长为(32.6±3.0)岁,组间比较无差异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儿药物治疗过程中并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4例食欲不振,4例恶心,3例呕吐,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0%。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儿科临床常见疾病,其临床治疗不仅需要针对原发病症,还需科学补充铁元素。现阶段,国内临床上应用的铁剂品种多样,硫酸亚铁具有疗效佳、价格低等优势应用最为广泛,但是临床观察发现,大剂量铁剂使用会造成胃肠道反应,患儿耐受度过低,极易因依从度与配合度低而中断治疗,增加治疗难度。本次研究发现,小剂量铁剂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总有效率近100.0%,大剂量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总有效率为96.0%,两种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相近,但是小剂量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并未出现不良反应,而常规剂量铁剂使用不良反应发生率达22.0%,小剂量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有效性与安全性均有保证。

近年来,大量文献报道,小剂量铁剂比较适用于婴幼儿群体,婴幼儿每天排铁量较小,但是其生长要求摄入较成人多的铁量[5],经反复实验研究发现,婴幼儿群体每日铁剂摄入量不可超过15 mg[6],否则将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本次研究将研究组铁剂用量设置为5.0 mg,着重分析探讨了5.0 mg小剂量与15.0 mg稍大剂量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统计发现,两种剂量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临床疗效相近,但是5 mg/d小剂量也可获得理想效果,主要表现在无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有效性与安全性均有保证,值得推广应用。

[1] 安明华.小剂量铁剂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23(16):3362-3362.

[2] 胡业媛.小儿缺铁性贫血小剂量铁剂口服治疗的临床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12,24(22):5267-5268.

[3] 张英.小剂量铁剂联合食疗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100例[J].社区医学杂志,2012,38(23):40-41.

[4] 赵燕琳.间断口服小剂量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3,12(5):530-531.

[5] 黄郁波,董显燕,冯莉霞,等.小剂量铁剂隔日口服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7,25(9):775.

[6] 齐共健.140例儿童缺铁性贫血的疗效分析[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9):126-127.

R556.3

B

1671-8194(2014)25-0260-02

猜你喜欢

铁剂缺铁性小剂量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与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孩子贫血能食补吗
综合护理在小儿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术后静脉补充铁剂并不能改善分期双侧膝关节置换血红蛋白水平和输血率
营养干预对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小剂量 大作用 肥料增效剂大有可为
铁剂
——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