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典型超瓷嵌体结合粘结技术修复后牙Ⅱ洞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4-05-25王振宇姚一南王翰超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5期
关键词:嵌体非典型牙本质

王振宇 姚一南 王翰超

(长春市二院,吉林 长春 130061)

非典型超瓷嵌体结合粘结技术修复后牙Ⅱ洞的临床价值分析

王振宇 姚一南 王翰超

(长春市二院,吉林 长春 130061)

目的探讨非典型超瓷嵌体结合粘结技术修复后牙Ⅱ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35例行非典型超瓷嵌体结合粘结技术修复治疗的后牙Ⅱ洞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35例患者均行为期2年的随诊复查,35例患者修复体评价均为A级,患者均治疗成功,无1例患者治疗失败。经复查35个嵌体修复体解剖形态均完整,且修复体边缘的完整性及适合性均无改变现象发生,且修复体边缘均未出现继发龋、变色及修复体表面折裂现象;且活髓患牙均无牙本质敏感现象发生。结论给予后牙Ⅱ洞患者非典型超瓷嵌体结合粘结技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恢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非典型;超瓷嵌体;粘结技术;牙Ⅱ洞

我院为探讨非典型超瓷嵌体结合粘结技术修复后牙Ⅱ洞的临床疗效,提高复后牙Ⅱ洞的治疗效果,对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35例行非典型超瓷嵌体结合粘结技术修复治疗的后牙Ⅱ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是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35例由于后牙树脂充填后发生食物嵌塞、脱落、继发龋现象而需进行再治疗的患者;本组35例患者均不接受再磨除牙体,且患者均要求永久修复,患者均行非典型超瓷嵌体结合粘结技术治疗,其中男18例,女17例,患者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51岁,平均年龄(36.0±2.9)岁;本次研究共制作35件嵌体。

1.2 方法

①设计及制作:本组35例患者经口腔检查患牙缺损区均未发生明显窝洞固位形,患者牙体均未发生严重缺损现象,且均和邻牙邻接关系破坏;患者缺损周围牙体未被破坏或少量出现继发龋现象;患者牙髓活力测试均未出现异常现象,且牙周条件较好,均无松动现象发生。对患者缺损区牙体上的龋坏组织、软垢等进行清理,将其去除干净,然后对粘结面进行修整,通常无需对牙体进行预备,且没有明显箱状固位形。吹干,选用硅橡胶印模,同时灌注超硬石膏模型,然后将其送往相应的加工厂进行超瓷嵌体加工,本次研究选用的是由义获嘉公司生产的超瓷材纤维。②试戴及粘结:超瓷嵌体加工完成后取回,并进行临床试戴,本组35例患者均顺利就位,且邻接外形良好。利用全酸蚀粘结技术对由日本生产的帕纳碧亚树脂进行粘固。并利用浓度为37%的磷酸对其进行为期15 s的酸蚀,同时对嵌体进行硅烷化,并涂布树脂,就位后在光照作用下进行首次固化,将多余的粘结剂去除,然后进行完全固化,最后进行适当的抛光、调操作。治疗后1周进行复查,之后每6个月复查一次,给予患者为期2年的随访复查,并对患者的修复效果进行评价。

1.3 疗效判定

以相关标准为依据,从邻接关系、嵌体磨耗程度、边缘着色、边缘完整性、继发龋、对颌牙磨耗度、基牙折裂等几方面评价修复效果,各项评价标准均可分为A、B、C三个等级。其中修复成功:各项指标均为A;缺陷:上述指标中仅一项为B,其余各项均未A;失败:上述各项指标有一项为C即为失败[1]。各项评价标准具体见表1。

2 结 果

本组患者35例患者均行为期2年的随诊复查,35例患者修复体评价均为A级,患者均治疗成功,无1例患者治疗失败。经复查35个嵌体修复体解剖形态均完整,且修复体边缘的完整性及适合性均无改变现象发生,且修复体边缘均未出现继发龋、变色及修复体表面折裂现象发生。且活髓患牙均无牙本质敏感现象发生。

3 讨 论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及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口腔健康及牙体保存的重要性,这就使得后牙区邻面龋坏可及早被发现。然而为了尽可能的保存健康组织,往往难以形成标准的Ⅱ洞形态。同时由于此种缺损较小,且其抗力形及固位形相对较差,若直接给予其树脂充填治疗则极易导致食物嵌塞、脱落、继发龋现象发生,从而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2]。因此,临床上必须要继续探讨更加有效的治疗方式。

表1 各项评价标准

传统的治疗方式因受技术、材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获取充足的固位力,充填体、修复体等均需通过牙体预备制定充足的机械固位型[3]。而该操作给予对健康牙体组织造成影响,甚至会导致继发龋坏、牙髓炎症状发生,从而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严重的影响,且会使得治疗费用增加,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经济压力[4]。而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及牙科微创理念的不断深入,不预备牙或少预备牙体逐渐成为可能,从而为保留更多的牙体组织提供了保障。临床上通常将这种无需预备或少预备不能形成标准形态的嵌体称为非典型嵌体。同时粘结技术的应用有效的在牙体修复界面产生化学性粘结力,从而为修复体提供所需固位,有效的弥补了传统充填体或复位提必须依靠机械固位的不足[5]。

本次研究表明,超瓷嵌体具有色泽稳定、边缘密合性好等多种特点,且患者均未出现修复体及基牙折裂现象发生,其可能和材料性能及粘结技术的使用有关。超瓷材纤维瓷聚体是一种新型聚合体,其中含有陶瓷填料,其不仅有效的避免了陶瓷修复体脆性高、硬度大等不足之处,而且还有效的弥补了树脂修复体强度低、美观性差等不足之处。其和牙本质弹性模量相似,且其抗磨耗值接近天然牙,而应力分布则和牙本质相似。且相关研究还表明维瓷聚体树脂嵌体和完整牙体组织的受力分布相类似,可有效的增强缺损牙体的抗力形。因此,将非典型超瓷前提结合粘帖技术应用于后牙Ⅱ洞的修复中必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表明本组患者35例患者均行为期两年的随诊复查,35例患者修复体评价均为A级,患者均治疗成功,无1例患者治疗失败。经复查35个嵌体修复体解剖形态均完整,且修复体边缘的完整性及适合性均无改变现象发生,且修复体边缘均未出现继发龋、变色及修复体表面折裂现象发生。且活髓患牙均无牙本质敏感现象发生。这就说明后牙Ⅱ洞患者非典型超瓷嵌体结合粘结技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恢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1] 何显敏.瓷嵌体修复后牙Ⅱ类洞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 2013,32(20):56.

[2] 杨彦春,肖利,周继祥.CEREC 全瓷嵌体修复楔状缺损后牙体抗折强度的实验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32(11):1210-1212.

[3] 杨翠萍,刘宇,刘洋,等.间接树脂嵌体与瓷嵌体三年应用比较[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1,12(3):156-158.

[4] 熊轶.新型材料3M Ketac Molar超硬玻璃离子与银汞合金充填后牙窝洞的对比[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21):4077-4079.

[5] Didier D,Ana A,艾俊,等.牙体磨损和酸蚀症的保守修复方法第一部分:粘结技术早期干预疗法的概念和临床原理[J].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2011,14(6):377-384.

R783

B

1671-8194(2014)25-0213-02

猜你喜欢

嵌体非典型牙本质
非典型内脏异位综合征1例
激光联合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
树脂直接充填和口外堆塑嵌体修复Ⅱ类洞临床效果对比
复合树脂嵌体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Nd ∶YAP激光联合宝氟锐脱敏剂对牙本质小管封闭效果的研究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非典型猪瘟的流行现状及防控措施
Single Bond Universal牙本质粘结强度及牙本质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CEREC AC Omnicam椅旁CAD/CAM系统在后牙嵌体修复中的护理体会
嵌体冠修复磨牙残冠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