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院98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的分析

2014-05-25胡永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5期
关键词:注射剂器官注射液

胡永梅

(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山西 运城 044000)

某院98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的分析

胡永梅

(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山西 运城 044000)

目的探讨我院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收集到的2005年3月至2014年12月98例中药ADR报告从患者的性别、年龄、药品种类与给药途径、用药情况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注射剂是引起ADR的主要剂型(82.65%);ADR损害几乎涉及机体各系统,最多累及系统是皮肤系统(45.92%)。结论中药ADR不容忽视,应加强对中药ADR的监测和管理,以降低其发生率。

中药;不良反应;统计分析

中药在我国已经有千余年的应用历史,因其具有标本兼治、不良反应小的特点这一传统药物被人们广泛接受。随着中药应用的不断增加,中药不良反应(ADR)的报告也日趋增多并且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文对2005年~2013年我院有关中药所致的ADR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2006年3月至2013年12月期间621份ADR报告表中有关中药引起的ADR报告,共98份(占总数的15.78%)。依照ADR报告表,按照性别、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累及系统或器官及其临床表现、ADR事件结果及对原疾病的影响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

2 结 果

2.1 ADR与性别、年龄分布的关系

由表1可以看出,98例中药ADR中,男性患者54例,占ADR总例数55.10%;女性患者44例,占44.89%。男性患者中药ADR发生率大于女性。中药ADR在不同年龄段都有发生,其中发生概率最高的为>60岁的老年患者。

2.2 ADR与药品剂型、类别的关系

98例中药ADR中共涉及37个品种,血塞通注射液的ADR最多(14.29%),其次为舒血宁注射液(11.22%)、喜炎平注射液(9.18%)、七叶皂甙注射液(9.18%)、清开灵注射液(9.18%)、灯盏花素注射液(9.18%)。中药注射剂ADR的发生概率高于其他制剂,见表2。

2.3 ADR的所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98例中药ADR中,所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以皮肤系统及神经系统损害最常见,较为严重的中药ADR临床表现有过敏性休克、抽搐、呼吸困难。中药ADR所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其临床表现见表3。

表1 发生ADR与性别、年龄分布的关系

表2 引起ADR的药品剂型、种类及构成比

2.4 ADR事件结果及对原疾病的影响

98例ADR中,需要对症治疗的有34例,其中需急救者3例;有2例导致严重药源性危害,包括肾损害1例;无需治疗,症状减轻或消失的有62例。

表3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3 讨 论

随着中药药理学及其剂型改革研究的日益发展,中药及其制剂应用的不断增加,中药ADR也越来越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其中具代表性的如美国发现的麻黄及麻黄碱制剂引起中风、失眠、肝炎等多系统不良反应,日本发现的小柴胡汤致间质性肺炎,比利时发现马兜酸肾病[1]等等。因此,中药的ADR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从表1可以看出,98份中药ADR报告中,男性患者发生ADR发生比率大于女性。其中老年人ADR发生率较高,这与老年人各系统、器官功能及代偿能力逐渐衰退,机体耐受性降低有关。因此,对老年人用药须小心、谨慎,必要时应对药物血药浓度进行监测[2,3]。

由表2可看出,注射剂发生ADR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制剂,且注射剂引发的ADR临床表现最为严重,其主要原因可能与注射剂中的不溶性微粒有关[4]。因此,临床使用时,要依据注射剂本身的酸碱性等特点来选择适宜的溶媒稀释[5]。同时,在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应尽量遵循“能口服的就不肌注,能肌注就不静注”的给药原则[6,7]。

中药所致ADR可累及机体多个器官或系统,临床表现也复杂多样,其中以皮肤系统损害为高,占45.92%。临床主要症状为皮疹、瘙痒伴红肿等,属于药物变态反应,临床上比较常见,易于观察,故上报较多。在上述ADR中最严重为过敏性休克及呼吸困难,若抢救不及时能危及生命[8,9]。故在使用中药时对有过敏史的患者应密切注意。

[1] 吴嘉瑞,柴秉中,张冰.中药不良反应再认识[J].药物警戒,2006,3(1): 40.

[2] 刘世峰,薛新.326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9):106-107.

[3] 任冠桦,袁穗榕,王邵晟.我院154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10,21(27):2576-2578.

[4] 张晓萌.我院中药不良反应150例分析及预防方案探讨[J].中国药房,2011,22(27):2575-2576.

[5] 梁小岩,雷桂华,曾伟强.输液不良反应原因的系统分析与控制对策[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1):111-113.

[6] 杨耀芳,季闽春,金蕾,等.85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10,21(19):1803-1804.

[7] 张义虎,宁玲,牛加水.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16(1):48-49.

[8] 王霞云,胡晓岚.清开灵注射液过敏致急性喉头水肿1例[J].中国药师,2009,12(10):1455-1456.

[9] 姚国强,方海霞.鱼腥草注射液过敏死亡的教训[J].临床误诊误治,2008,21(11):74-75.

Analysis of 98 ADR Cases Caus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U Yong-mei
(Yuncheng Municipal Central Hospital, Yuncheng 044000, China)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ADR) caus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our hospital and to promote rational drug use in the clinic.Methods98 ADR cases repor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 2005 to Dec. 2013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in respect of gender and age of patients,categories and Dosage forms of drugs, organs and systems involved in ADR and its clinical manifestation.ResultsMain dosage form inducing ADR was injection(82.65%). ADR almost involved all the body system and 45.92% were integumentary system.ConclusionADR induc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n not be disregarded.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nduced ADR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in order to decrease the incidence of AD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dverse drug reaction; Statistical analysis

R282.71

B

1671-8194(2014)25-0029-02

猜你喜欢

注射剂器官注射液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类器官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ORGANIZED GIVING
血必净注射液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与12种常用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
皮肤是个大大的器官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
肺脏:隐藏多年的造血器官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