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敲常闻“枕边钟”

2014-05-25邓佑标

政工学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银子贪腐干部

☉邓佑标

常敲常闻“枕边钟”

☉邓佑标

明朝时期,官员江一麟让州民帮自己修理旧船,完工后付了十两银子。后经查实,修船费用至少需要二十两银子,便又拿出六两银子、三十把扇子、一斤墨送给修船的州民。江一麟的妻子了解情况后,跟他说:“既然知道欠他十两银子,就应当拿实银如数补偿,至于扇墨可另作酬谢。”江妻不贪民之微利,并以此劝诫丈夫,助其在贪腐之风盛行的晚明官场独保清廉。

党员领导干部保持廉洁自律,既需要自身加强党性修养,也需要有江一麟妻那样的廉内助时刻敲响“枕边钟”。夫妻是精神和利益的共同体,朝夕相处之下一言一行都会相互影响。如果配偶多敲廉洁的“枕边钟”,就可以监督规范对方行为,于党的事业也有利;如果搞你贵我富,仰仗配偶的权势开路,不仅会加剧腐败滋生,也会害了自己、毁了家庭。近年来,我们党“剜腐肉”的力度不断加大,一批批贪腐官员在群众面前“落马现形”。他们腐败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缺少坚持在耳畔敲“枕边钟”的廉内助。涉腐之初,配偶都会担心、劝诫,但随着利益诱惑的不断增加、贪欲之念不断膨胀,廉内助往往变成了贪内助,“一人腐”变成了“全家腐”。

廉内助与贪内助有着截然不同的面孔,对待送礼的,一个是晓之以理、拒之门外,一个是代为笑纳、来者不拒;对待权力,一个是怀着敬畏之心,一个是当成敛财的资本。做法不同,结果也大相径庭。常敲“枕边钟”的廉内助虽然物质上清贫一点,住的房子小一点,穿着打扮简朴一点,但过清白日子内心坦然;索贿敛财的贪内助虽然贪得物质上的奢华和享受,但时常担惊受怕,夫妻之间缺乏信任甚至感情破裂、家庭离散。廉内助可兴清廉之风,贪内助会燃贪腐火焰。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郑培民的妻子杨力求有个“三不”——不帮人向郑培民带任何信、不传口信、不接受任何礼品,她用好家风助力好政风。重庆江津区交委赵琴和戴平两人妇唱夫随,共同上演一场贪腐大戏,最终双双锒铛入狱,到头来只是当了一个“财物保管员”的角色,给家人蒙羞。

党员领导干部手握人民赋予的权力,受人民监督,受党纪国法约束。常敲常闻“枕边钟”,不仅有利于党员领导干部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同时也是夫妻爱护家庭、爱护事业、感情深厚的体现。俗话说:妻贤夫祸少,家廉幸事多。配偶助廉为乐、防腐到家,党员领导干部就能行得正、坐得直,说话有底气,家庭也会更和睦。

【作者系解放军报社评论部编辑】

猜你喜欢

银子贪腐干部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不数碎银子的店小二
贪腐搭档落马记
挂在树上的银子
凭空消失的银子
村官贪腐背后的权利困境
此地无银三百两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信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