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海派黄杨木雕
2014-05-24宋浩杰
文·图/宋浩杰
守望海派黄杨木雕
文·图/宋浩杰
唐方干《观项信水墨》说:“险峭虽从笔下成,精能皆自意中生。”保护与传承的海派文化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之“上海黄杨木雕”,就是保护海派文化,更好地留住我们的“根”,继承和发扬我们的精神财产。
海派风雅 兼收并蓄
曾几何时,说起我国黄杨木雕的历史,上海黄杨木雕亦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分支。这与上海这个城市独特的文化气息有着密切联系。作为一个在近代以后迅速崛起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在逐渐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一方面创造了自己的本土文化与历史,另一方面又不断吸收西方现代文化,以致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多元文化风格。
如果说,有人还不清楚黄杨木雕是什么,那就先来说说黄杨木材的特性。黄杨木因其色质细腻、且具有象牙质感而被誉为“木中象牙”。黄杨木雕,也就是用黄杨木作为原料而进行雕刻的艺术品和收藏品,大多以雕塑来表现。历史沿袭,我国黄杨木雕起源于唐宋时期,当时被用于印刷业制作文字插图木印版,后来又被广泛运用于制作各种造型丰富、形式多样的观赏性艺术品。
黄杨木的木质肌理如何呢?
首先,黄杨木属热带、温带常见的一种常绿灌木,中国东南沿海、西南、台湾等地皆有该木种。其生长性缓慢,一般生长四五十年方有三米至五米高,直径也不足十厘米,故有“千年不大黄杨木”的坊间讲法。因无大料故多为小件雕刻,案头欣赏的藏口居多,但这也给艺人巧匠创造了很多活趣的点子,让小件黄杨更富有雕刻的稚趣与活力。
黄杨木总体是质地坚韧,纹理细腻,硬度适中,色泽艳丽,呈乳黄色或蛋黄色,随着年代久远,颜色愈深,愈会产生类似象牙的光泽。选择质地坚韧,纹理缜密,易于施刀的材料雕刻,成品后的器物外表质感淡雅、平润。黄杨木雕重要产地有浙江温州、乐清等,始于宋、元,流行于清代中期以后,以圆雕宗教人物为主。如观音、罗汉等人物像最有特色。
现在的黄杨木藏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兼收并蓄,中西合璧,这便是促成上海黄杨木雕成为我国木雕工艺史一个艺术分支的重要基础。上海黄杨木雕融贯传统与西化技艺,题材创新,取自西方绘画和中国传统雕刻技法用刀运笔,题材囊括古今,上海文化的表现力也是博大精深的,这种强大的包容性为保护和发扬 非遗大有良益。
传承之路 承先于传
作为一种活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突出特点是依靠传承人的言传身教,传承人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掌握精湛的技艺,他们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贝,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说到上海的黄杨木雕,就不能不提到其创始人、土山湾的最后传人——徐宝庆。作为一个浓缩着民族元素和文化底蕴的手工技艺,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黄杨木雕是一门需要时间磨炼和雕刻者有文化悟性的艺术。徐宝庆先生在世时也曾说过:搞黄杨木雕必须有充分吃苦思想的人,必须是要“耐得住寂寞,吃得起苦”的人,才能做这件事。
2008年时,正当上海徐汇区申报的上海黄杨木雕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时,徐宝庆大师不幸去世,他培养的101个徒弟,进入21世纪后纷纷改行,剩下坚守的寥寥无几。技艺传承一度陷入危险境地。徐汇区文化局携手非遗项目保护单位长桥街道寻觅传人。后来我们终于找到徐老师的开山大弟子侯志飞老师,并请已经退休多年的他出山重新带徒授艺,侯老师二话不说,不顾76岁高龄,欣然前往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担任专业教师带徒10余人。时值寒冬腊月,侯老师坚持每周去学校教授木雕技艺。面对那些沟通不便的聋哑学生,侯老师不厌其烦的一遍遍亲自示范,手把手教导。经过一个多学期讲课实践,探索了海派黄杨木雕科班传承方式。虽然后来由于身体原因,侯老师不再继续给学生上课,但是每次遇到,他都会问起学生们的技艺学习情况,他的热忱让我们感动不已。
时隔一年,也就是2009年。得知我们正在筹建海派黄杨木雕发源地之一的土山湾博物馆,侯老师将自己创作并珍藏多年的作品《飞跃》捐献了出来,与徐宝庆老师的作品一起陈列在博物馆内,以供广大的市民近距离欣赏海派黄杨木雕的独特魅力。受到侯老师的感染,为了做好文化传承工作,2012年下半年我们会同长桥街道举办了为期4个月的黄杨木雕展览,吸引了广大的市民驻足欣赏;随后上海黄杨木雕又走进了社区,在徐汇区文化馆开设了培训班,规模化培养技艺学徒。首批招收学员50人,其中年龄最大的70多岁,最小的20岁。期间,区文化局、长桥街道与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合作,历时两年编写完成了《黄杨木雕》一书,将深奥凝重的黄杨木雕、繁复艰深的工艺流程,以生动流畅、通俗易懂的文字向社会广泛传播。
工艺大师 继承衣钵
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里有位侯志飞,侯老师是上世纪50年代初,经田中德修士(也是徐宝庆的老师)推荐,成为黄杨木雕一代宗师徐宝庆的第一个徒弟。这也是所谓海派传统继承工艺衣钵的授教沿袭。自1961年出师后,经过数十年的实践,工艺大师侯志飞从宗教画像到当代人物,从模仿到创作,都深刻领悟到徐宝庆的精湛技艺,融合古今中外雕刻技艺,赞誉远播海外。
在60年的从业生涯中,侯老也完成了从徒弟成为大师的蜕变。他精心创作的宏大理想主义题材作品《飞跃》,以具象与理想色彩反映中华民族和龙的子孙期盼实现现代化的蓝图,入选1978年第四届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该作品还荣幸成为1978年中国邮政局发行的T29“工艺美术纪念邮票”中的第八枚邮票,是该系列作品中唯一的一件木雕作品,也在国家名片上留下了他的艺术印记。
《飞跃》之后,他创作了富有时代特色的作品百余件,有一些则是活泼真实的农村题材作品。锦上添花的一些奖项也让他名声在外,作品《农儿乐》入选1962年首届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讲故事》入选1964年第二届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一定要解放台湾》入选1972年第三届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他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分别在日本、瑞典、法国、印度等国展出。
侯老的作品生动活泼、主题感强,构图稳健活跃,擅长于儿童题材的创作、设计。行业内他是大家公认的继承宝庆老师雕刻技艺的杰出弟子,是海派黄杨木雕的重要传承人。在徐老师逝世后,他得了“上海黄杨木雕传承第一人”的名号。可惜的是,由于历史原因,侯志飞老师的大量作品都没有能保存下来,现在我们也只能通过当年留下的部分作品的照片,回顾侯老的艺术生涯及其创作的艺术结晶。
从这些充盈着古铜色包浆的作品中,我们能体会到侯老60年黄杨木雕生涯的艰辛和汗水,更能感知他孜孜以求的坚韧及其意蕴的丰厚和灵动。一组大庆组雕《向新油田进军》、《缝补精神》曾被上海人民出版社刊印成册出版。
1996年,侯老参与浦东大型雕塑《五牛城》作品的制作,入选《20世纪中国城市雕塑》大型画册。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我们欣逢盛世,我们有信心把工艺大师们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世相承、代代相传。
编辑:沈海晨 map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