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创新,灵感源于团队
2014-05-24杨云
文/杨云
预防创新,灵感源于团队
文/杨云
她,一名50后的基层检察院中层领导干部,在担任预防科科长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她领导的团队就取得了高检院首届廉政短片公益广告视频类特等奖的荣誉。在工作中,她依然有着年轻人的活力与思维,闸北检察院微电影的拍摄灵感就源于一次她组织的团队“头脑风暴”。
灵感源于深思考
此项工作的灵感来源于季灵娣对于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和廉政文化理念的深入思考,近年来接连火爆的电影市场也促进了她的细致观察——“如此多的电影上线,引发了这么多的关注,那何不拍一部预防职务犯罪的电影,让更多的群众了解检察工作的廉政文化。”至此,“微电影”的创意在季灵娣心中萌发。此项工作向市院预防处请示后,得到了市院陈旭检察长和陈辐宽、许佩琴两位副检察长的重视。市院预防处与市院宣传处也进行了专门研究,认为闸北提出的推进方案比较可行,对试拍作品的故事大纲也进行了审核,要求闸北区院能够抓紧时间落实好这项创新工作。为此,院办公室和预防科制定了周密的计划,季灵娣也开始马不停蹄地落实这项工作。
精心选择典型案例。季灵娣带领预防科的干警们采用“广撒网,精挑选”的方式在全市范围内选取具有上海特色的职务犯罪典型案例,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剖析犯罪原因,分析人们对职务犯罪存在的认识误区,解读法律,达到预防和普法的效果。并按照栏目剧的特色,配以国家一级演员陈国庆的正确解读和引导观众理解“什么是职务犯罪”和“如何预防职务犯罪”,而后由检察官从法律层面进一步解读并提出预防建议。
细心沟通改剧本。在选取上海近年来有影响、有震动的职务犯罪案例的基础上,季灵娣还与制作工作组合作并完成故事大纲的编写。为了将故事的剧本写好,在写好故事大纲的基础上,她还数次与制作单位沟通,从编剧到导演,细致到故事的每一个情节是否合理、合情、合法,每一个故事人物的设定符合故事发展和预防职务犯罪的需要,上通下达、及时沟通、数次易稿,最终形成了长达33页的剧本,这凝聚了她多少的汗水和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
挑战高温抓拍摄。7月的上海正赶上百年不遇的高温,多日超过40摄氏度,让人只想待在空调房内,但按照计划要求,7月正是拍摄影片的日子。为了能如期完成影片,季灵娣科长不惧高温酷暑且自身年龄较大的情况,亲自上阵跟进拍摄。为了保证每个镜头都能达到要求,她不辞辛苦跑了很多地方,与单位沟通,约时间、约场地。正式拍摄时,无论室内拍摄还是外景拍摄,无论早起还是晚归,她都毫无怨言地跟踪协调,解决拍摄中遇到的每个问题,使得拍摄能够顺利进行。目前该片已经进入后期制作阶段,后期的宣传和播放工作将进一步展开。
灵感源于团队
说到荣誉,季灵娣谦虚地说:“灵感源于团队。”她的预防团队中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老同志,也有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小年轻,她很善于与他们沟通交流,鼓励发挥每个人的创作灵感,新鲜的词汇从她的口中接连蹦出,无形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高检院首届廉政短片公益广告视频类特等奖的作品——《正是孩子的疑问》就是季灵娣团队的杰作。热闹的鞭炮声中,天真可爱的小男孩收到了长辈们送给他的“压岁红包”,但开心之余他却不无疑惑:“爷爷、妈妈和爸爸的下属送红包时,都说要多关照,那大人们送我红包,让我关照他们什么呢?”短短30秒的视频直指社会上“请托送红包”的潜规则正逐渐颠覆传统意义上的“红包”内涵,“请托送红包”的蔓延不仅会侵蚀人们的道德底线,而且会成为社会腐败的温床,必将影响社会的和谐,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警醒。广告从孩子的视角提醒人们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
人们常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样一部短短的作品,凝聚着闸北区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科科长季灵娣的心血和汗水。其时,季灵娣担任预防科科长还不到半年。
2012年春节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上海市检察院预防处就召开了关于开展廉政公益广告征集评选活动的会议。这让与会的各区院预防部门领导感到了沉甸甸的分量,季灵娣科长在心里想:“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我们预防科能做得完吗?我们能做得好吗?”
会后季灵娣立即向检察长以及分管副检察长汇报了情况,两位领导明确要求预防部门努力克服困难,打好节后第一仗。于是季科长带领大家仔仔细细地揣摩去年的获奖作品,一遍遍反复观看。哪些广告做得好,哪些作品还有缺陷,哪个作品的表现形式好一点,哪个作品的主题更深刻。几遍下来,大家各抒己见,见仁见智,于是季灵娣决定:广开言路,以闸北区预防协会为平台,组织召开廉政公益广告创意征集会。把大家的意见都吸收进来,一方面为大赛活动,一方面也是开展社会廉政宣传教育的良好契机,何乐而不为!
百家争鸣出创意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召开一个廉政公益广告创意会,需要有创作经验的企业参加,需要院里各科室的密切配合,更需要科里同仁发扬不怕苦的精神、通力合作。
想到就要做到!季灵娣作为科长身先士卒,她马上联系企业参加会议,一遍遍打电话、约时间、讲情况、听意见,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企业有点子她还自己上门请教,把对外联络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中开始,与会人员在讨论中,创意的火花不断迸发。季灵娣是老科长了,经验丰富的她会前做了充足的准备,甚至回家发动自己的孩子一起出点子、想办法,会上积极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院里多个部门的干警提出了成熟的创意想法,许多协会会员单位派来的代表头脑活跃,有些老师甚至当场画了一幅画,让大家看得更直观些,申通地铁下属单位更是表示愿意积极参与平面公益广告制作。
这是一次激动人心的“头脑风暴”。会议结束后,经过创意的收集,居然收到了四十余个广告创意,大家对做一个好的公益广告更有信心了。
精益求精下苦功
廉政公益广告创意阶段完成后,便进入了制作的阶段。季灵娣科长意识到,制作一个优秀的廉政公益广告需要良好的创意、适合的表现形式以及追求卓越的精神。在收集了大量的广告创意之后,经过大家的讨论,她决定精选几个创意清新、设计巧妙的创意构思,并联系了上海一流的传媒制作单位——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上海幻维数码创意科技有限公司。经过激烈的讨论,她决定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反思现代社会“送红包”的问题。
从创意广告词的字斟句酌,到广告作品的表现形式,从人物造型的严格选择、反复修改,到后期的画面制作、配音完善,她严格把关,力求完美,每一帧画面都力求没有瑕疵,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做到最好。
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的难题。广告制作企业不了解预防工作,她上门去指导,一次次地跑广告公司,上传下达,商讨细节,一遍遍地督促修改。由于时间紧迫,她经常在凌晨还在与制作单位商讨制作问题。
都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好的视频作品也是如此。大到动画的配音问题,做成二维还是三维,小到“小朋友”的发型、服装、背景中房门旁边的门牌号、地址选择,她领导下的预防科同志们工作之认真细致,让参与创作的团队赞不绝口。在一封封电子邮件的传递中,廉政公益广告越来越能完美地表达预防人的初衷。
她说,“在医院送红包的场景中,最初制作时是直接给医生送红包,但是后来考虑到在医院收红包的不仅仅是医生,可能还有‘医托’等人,所以经过斟酌,就只借用了医院的场景,没有具体说明收红包的人就是医生,而是用一名中年男子的形象代替。”这个改动正体现了她对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深刻理解。
实干创新成果多
2012年3月,闸北区检察院的视频类公益广告和两件平面类公益广告顺利入围获奖作品提名,全科干警在欢欣鼓舞的同时,也虚心接受了领导和专家的意见,对作品反复进行精心雕琢和润色,力求完美。在最终的评选中,除了《正视孩子的疑问》荣获视频类作品一等奖外,还有一件平面作品《黑与白一念之间》获得三等奖。
季灵娣并不满足,她趁热打铁,以这次活动为契机,极大地促进了多家预防协会会员单位对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视,许多单位在预防部门指导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廉政宣传教育活动。上海第十人民医院制定了“廉政教育月”计划,其中就有“廉政公益广告创意评选活动”,申通地铁第四运营公司和维保中心也着手实施“2012年廉政教育计划”,市北供电公司则进一步开拓“走廊廉政文化”的空间,组织巡展活动。为了进一步发挥廉政公益广告的辐射效应,她还组织联系技术部门将廉政公益广告参选作品制作成电脑屏保内容发放到各协会会员单位,要求在每台电脑上安装使用。
喜讯一个接一个传来。廉政公益广告《正视孩子的疑问》又在全国各级检察机关报送的两千余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最高人民检察院举办的首届廉政短片公益广告评选特等奖。廉政公益短片从创作到获奖,记录的不仅是季灵娣科长和闸北预防干部的勤劳与智慧,也展示了闸北预防工作的新亮点和廉政文化建设的大提升,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正能量”。
在荣誉面前,她和预防科的干警们并没有骄傲,他们依旧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和社会责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扎扎实实地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做好。她说:“预防工作需要创新,但更需要扎扎实实去落实创新。我们工作的目标就是让社会力量走到预防工作的前沿,使反腐倡廉成为全社会自觉的一项行为。”
编辑:薛华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