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数学味”缺失与反思
2014-05-24王勤
王勤
目前很多高中教学课堂出现“数学味”缺失的现象.下面就分析一下缺失“数学味”的原因和反思.
一、造成数学课堂“数学味”缺失的原因
1.目标膨胀,课堂承载过多的额外任务
教学目标膨胀是当前许多数学课缺少“数学味”的一大原因.许多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看点",在例题与习题上大做文章,努力挖掘数学内容之外的东西,人为地添加许多非数学的教学目标.
事实上,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教学目标的数量越多,“落实”得越多,那么每个目标所分配到的时间就越少.这样,势必造成水过地皮湿,什么目标都体现了,但什么目标都是浮光掠影.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要简约,与其面面俱到、广种薄收,不如突出重点、聚少成多,实实在在地追求一课一得,或一课二得、三得.只有首先从教学目标的数量上“瘦身”,凸现数学教学内容,才能保证数学课特有教育功能的发挥.这样的课堂,才有“数学味”可言.把数学课堂当成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结果只能使课堂无法承载太多的额外任务而变味.
当然,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渗透环保教育、体现人文关怀等都是必要的.但这些都必须是渗透的,是潜移默化的,是日积月累的,必须是与学生的数学学习紧密联系,并有机结合的,而不能游离于数学学习之外.
2.误读数学课程标准
数学课程标准是指导数学教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标准理念“失之毫厘”的误读,必然导致教学实践的“谬以千里”,导致数学课的“数学味”缺失.
例如,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误理解成“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错误地将“数学活动”等同于“一般的活动”,追求活动的多多益善.在这些课堂上,非数学的活动多了,学生肢体的活动代替了思维的活动,或画或跳,课堂气氛甚是热闹.但课堂中唯独缺少“数学思考”所需要的独立思考与静心思考的时间和机会.而一节缺少“数学思考”的数学课,必定是“数学味”淡薄的课.
又如,将“数学教学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误理解成“课堂导入情境化”.有的教师不管什么课型,不管什么数学内容,一概以创设情境导入,既牵强附会,又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而且,教师片面地认为创设情境与复习铺垫是各自独立的,所以更多地关注情境创设而忽视了复习铺垫.由于缺乏必要的“复习铺垫”所提供的已有知识与学习经验的支持,学生的学习过程磕磕绊绊,甚至困难重重,无法实现数学教学的目标.因此,标准所提倡的“创设情境”不可滥用,“复习铺垫”不可不用.
再如,将“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误读成“数学教学生活化”.为了增强数学课堂的生活气息,有的教师课始只想着创设生活情境,课中只想着联系生活实际,课尾只想着解决实际问题,整节课大打“生活牌”;有的教师不加选择,照搬生活场景,追求“原汁原味”的生活数学.由于滥用或机械照搬所谓的生活资源,一些数学课堂的“生活味”开始大于“数学味”,数学课堂理所当然的主角——数学反倒成了生活的附庸.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还如,将“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误读成“教师主导作用的降低”.许多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该出手时不出手.如课堂中面对越扯越远的生成,教师不敢打断;面对学生似是而非的想法,教师不敢裁判;面对学生的多样算法,教师不敢引导优化,而是以“你喜欢怎样算就怎样算”等看似尊重学生的行为来掩饰教师的不作为.由于教师在课堂上不敢理直气壮地主导,学生的思考往往难以深入,思维不能及时得到优化.这样的数学课,即使课堂气氛再热闹,也很难有真正的“数学味”可言.
二、课堂充满数学味的反思
下面的提纲可供教师参考:1.课堂上是否有与教学无关的活动?2.导语、过渡语、小结语、板书等是否适当或简洁明了?3.使用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等是否有利于教学?是否有所谓的“花架子”?4.在进行某一教学活动时,是否有一部分学生无事可干?5.教学语言中是否有不必要的话?6.学生的回答、板演、小组讨论等活动,学生的讨论发言是否到位?7.惯用的教学程序和方法是否适用于所有教学内容?是否有满堂灌的现象?8.安排的教学和练习的内容是否有针对性和启发性?9.安排的教学活动是否有挤占了学生的思考、运算、讨论等活动的情况?
总之,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公式的教学要突出其来源过程,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应用中加深理解,并通过练习来纠正错误.在教学中,教师要强化目标意识与反馈意识,合理、有效地安排基础训练,提高课堂达标率,双基的达标率.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例题讲解、练习讲评和课后学生作业的批改评讲,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注重过程、规范表达、细心运算、优化解法、注重题后反思的良好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融入其中.只有这样,学校的德育工作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数学教师要把数学教学这门艺术充分展示出来,更好地体现数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