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岭上的春雷
2014-05-23杨晓璐
杨晓璐
怀着朝圣的心情,我走进向往已久的延安。
巍巍的宝塔山立在春风里,高亢的信天游一如清澈的延河水,汩汩地流进了我的心田。身披葱绿春衫的杨家岭,笑容满面地张开双臂拥抱着前来参观的游客。天空暗蓝暗蓝的,不时有闪电传来。我担心天要下雨,来不及抖落身上的黄尘,顾不得理理被风吹乱的头发,随着参观的人流径直穿过白桦路,跨过杨家岭小学,沿着石砌的台阶,一路小跑登上杨家岭。
这里没有刀劈剑剁的奇峰怪石,也没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奇异景观,它只是一个曾经藏龙卧虎的黄土小山包。半山腰上一排带天井的土窑洞,就是当年中共中央领导的办公室,自东至西依次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的住处。窑洞清一色地糊着白纸窗花,虽有些斑驳,但依旧清爽亮丽。毛泽东的窑洞与防空洞相连,比较宽敞;里面摆放着陈旧的木桌、木椅和木床,桌上那盏煤油灯却擦得锃亮,闪亮。讲解员告诉我们:“毛泽东就是在这盏煤油灯下写出光耀天地的雄文巨著!”
出了窑洞,走进山下两层石砌的小楼,这是当年中共中央办公厅所在地。1942年5月,毛泽东在这里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议,发表了著称于世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虽然时隔半个多世纪了,但那幅由摄影家吴印咸拍摄的毛泽东和全体开会人员合影的照片,却清晰地印证着那一段闪光的历史。在院落广场的一株老槐树下,讲解员向我们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会议的始末。抗日战争爆发后,陕北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革命文艺工作者来到这里。这些从沦陷区、大后方来的人们,创作出不少洋溢革命热情的好作品,推动着延安及边区文艺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但是由于各自原有的环境不同,其思想方法、理论水平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文艺观点的认识很不统一,毛泽东对此心知肚明,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得从调查研究入手。1942年4月,整整一个月毛泽东几乎都在忙着找文艺界人士谈话、交换意见和搜集材料。延安文艺界人士频繁出入杨家岭窑洞。1942年5月2日,文艺座谈会在中央办公厅会议室正式举行。宣传部长凯丰主持会议,毛泽东站在一张半新的上面罩着块白布的桌子前作引言报告。一开始他用洪亮的声音对大家说:“我们有两支军队,一支是朱总司令的手里拿着枪的军队,一支是鲁总司令的文化军队。”全场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和笑声,接着,毛泽东就会议的目的和可供讨论的立场、态度、对象、感情和学习等问题讲了话。
报告结束后,100多名文艺界人士随即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朱德和其他中央领导都出席了座谈会,并认真听取了大家的发言。毛泽东一边听,一边快速记着笔记,有时点点头,有时淡淡一笑。1942年5月23日,座谈会举行了第三次会议。由于发言踊跃,讨论激烈,座谈发言很晚才结束。毛泽东留下大家在杨家岭吃了晚饭。晚饭后,广场的木头支架上挂起了汽油灯,大家自觉地围城一圈,聚精会神地听毛泽东作结论报告。会议一直开到深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中国革命形势最为严酷的时刻,呼唤革命文艺“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帮助人们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承担起“打倒我们民族的敌人,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务”。旗帜鲜明地提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强调“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第一次科学系统地阐述了党的文艺主张和文艺思想,确定了党领导文艺工作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是一篇彪炳史册的光辉文献。之后,毛泽东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很快越过延河,传遍陕北,传遍整个抗日民主革命根据地,传遍全中国。
讲解员的精彩解说把我们带进了那个难忘的峥嵘岁月,我仰望着杨家岭的窑洞,凝视着中央办公厅会堂和它所在的院落广场,心潮起伏,浮想联翩,仿佛自己当年也坐在这里,聆听着毛泽东那震撼人心的讲话,亲身感受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博大精深。我似乎还看到了戴着宽边眼镜的文学家,留着胡须、披着长发的音乐家、戏剧家,背着画夹、满身油彩的美术家一大批文艺工作者,正迈开步伐,走进工厂,走进农村,走进军营,走进蓬蓬勃勃的文艺春天……
“一切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只有联系群众,表现群众,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忠实代言人,他们的工作才有意义”,此刻,那个带着浓重湖南口音的雄浑声音在我的耳边响起,仿佛一声响雷久久回荡在延安根据地的上空。我张大眼睛,四下追寻着这撼天动地、震耳欲聋的春雷,她响在院落广场,响在洋槐树梢,响在杨家岭的角角落落,同时也响在我们心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