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志》第二轮编修管理的体制机制
2014-05-23运子微
运子微
北京市地方志编纂采取“党委领导、政府主持、编委会组织实施”的工作体制,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成立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由市委书记任顾问,市长任主任,常务副市长、市委秘书长、市委主管宣传工作的常委、市政府秘书长和《北京志》主编任副主任,其中市委秘书长和《北京志》主编任常务副主任,市委、市政府有关部、委、办、局和其他直属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及《北京志》常务副主编任委员。
《北京志》的编纂和审议实行主编负责制,主要职责是:主持制定篇目和编纂规划,负责志书的编纂,解决编纂中的疑难问题。为确保志书质量,志稿评议实行“三审制”,初审、复审由承编单位组织实施,终审由市地方志办组织,由《北京志》主编、常务副主编终审定稿。各区县和《北京志》各承编单位,成立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或编辑部。本文以《北京志》各分志编纂工作为记述重点。
一、北京市二轮志书编纂基本情况
2006年5月18日,国务院颁布《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2007年7月5日,北京市公布《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条例》和《实施办法》,共同构筑了规范北京市地方志工作的法规体系。
2008年10月6日,《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北京市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工作的通知》正式下发,后附《北京市第二轮地方志书编纂方案》和《北京市第二轮修志篇目》。12月15日,召开市第六届地方志编委扩大会议,完成编委会换届,正式启动本市第二轮地方志书编纂工作。第二轮修志初步规划共编纂《北京志》分志66部,区县志18部,上限原则上与第一轮下限相衔接,新修志书从事业发端记起,所有志书下限原则上到2010年底,计划于2015年底前完成编纂出版任务。
截至2012年底,共有54家《北京志》承编单位开展试写工作,占统计基数的91.5%。市地方志办评议21部志书试写稿,评议总字数约125万字。已经完成志书初稿的11部,总字数约523万字。
各承编单位已收集文字资料5亿余字,经整理后的资料约2.45亿字,其中政治部类最多,达9000万字,文化部类还制作了电子版资料3.58G。共31部志书开展资料长编编纂工作,占规划志书的53%,已有9部志书形成长编成果。经济部类是开展长编编纂最多的部类,有13部志书开展了资料长编编纂工作,占其总数的76%。
二、北京市第二轮志书编纂的特点
按阶段目标分解年度工作任务,科学制定工作计划,落实修志工作进度,注重创新工作方法。
“两个坚持,两个跟进”。“两个坚持”即坚持资料工作贯穿修志全过程,坚持按工作阶段循序渐进的开展业务培训。“两个跟进”即制度建设跟进,工作思路跟进。
规范化指导,“一个声音对外”。严格执行中指组《地方志质量规定》以及本市修志机构出台文件,规范指导行为。
三、第二轮《北京志》编纂工作进程
2008年二轮修志工作全面启动。
2009年二轮修志开局之年。
2010年为本轮志书内容断限之年。
2011年确立4+1工作格局。
2012年承上启下的关键年。
2013年转折之年。
四、2008年二轮修志工作全面启动
年初,制定了《关于开展北京市第二轮地方志书编纂工作的通知》《北京市第二轮地方志书编纂方案》和《北京市第二轮修志篇目》,并以“两办文件”形式下发。该文件明确了第二轮修志的指导思想、编纂范围、工作任务、体例篇目、编纂步骤、质量要求和审查验收。文件下发后,各区县和市属有关部门、单位的领导作了批示,要求认真研究,贯彻落实。
年底,召开了市第六届地方志编委会扩大会议,完成了编委会换届工作,成立了第六届市地方志编委会。
五、2009年二轮修志开局之年
(一)重点抓好五项工作
一是各区县、《北京志》各承编单位要立即着手成立编委会。行政主要领导任主任,行政主管领导任副主任。有参编单位参加的,要成立联合编委会,承编单位主要领导任主任,参编单位主管领导任副主任或委员,定期召开会议,协调工作关系。
二是制定本区县、本单位承编志书的编纂工作方案。内容应包括组织领导、工作计划、实施步骤、篇目设置和保障措施等内容。篇目设置需要经过专家论证。
三是选配好主编。第二轮修志继续实行编委会领导下的主编负责制,主编由编委会选定。按照政治水平高、情况熟、业务精、组织协调能力强、文字功底好的要求,选好主编并力保稳定。
四是健全修志机构。各承编单位要成立地方志办公室,负责第二轮修志的组织协调工作;要成立编辑部,负责第二轮志书的编纂工作。修志人员可以专兼职相结合,吸收专家参与。要处理好修志人员待遇等问题,确保人员稳定。需要参编单位承担相应编纂任务的,要成立联合编辑部,确定具体工作人员,明确分工责任,按照统一要求开展工作。
五是尽快展开资料收集工作。要组织力量,集中收集2008年以前的资料。要积极拓展资料收集范围,注重社会调查,注意收集口述、音像等资料。有条件的可提前进入试写阶段,为其他单位提供经验。
(二)制度跟进
建立联系人制度。安排专人与各承编单位联系,沟通信息,掌握动态,上传下达。
建立工作备案制度。包括编委会和主编名单、编纂工作方案和篇目设置、工作机构和编纂机构情况及工作进展情况等,由各承编单位将上述各类信息报我办备案。
建立片会制度。每年按季度召开各片志书编纂业务工作研讨会。组织各片承编单位重点研讨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开展经验交流,增进了解,加强志办与各承编单位以及各承编单位之间的沟通联系。
建立第二轮修志进度月报和年报制度。市志处每月编纂月报,年末编纂年报。本着“紧密配合工作任务,全面系统,准确及时”的原则,为《北京志》主编及时掌握工作进度,为志办领导决策和各处室开展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为各承编单位沟通信息提供平台。
(三)思路跟进,注重创新
充分发挥领导力作用。针对工作难度较大以及存在问题较多的单位,采取“一把手”之间要直接对话的方式,督促和指导工作,以保证工作进度。
指导工作关口前移。为汲取首轮编修工作教训,稳步扎实推进工作,按照领导要求,我们将指导工作关口前移,从篇目设计工作入手,重点针对资料收集篇目设计进行评议和把关。从资料收集篇目的制定开始,市地方志办就介入指导,采取由市地方志办、承编单位、相关专家三方共同参与研讨的模式,即“三方论证”,对篇目框架的设计进行把关,规范篇目设计工作。我们提出按“工作职能分析法”设计篇目,以避免要项的缺失。
队伍练兵。按照年度五项重点工作的要求,由市地方志办领导带队,组织修志业务联系人“走出去,深下去”“接地气”,对市属各承编单位及部分参编单位开展的二轮启动工作进行全面摸底,做到心中有数。
培训循序渐进,以会带训。根据修志单位的要求和需求,以业务研讨会形式,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针对性指导。在启动阶段重点讲授修志基本概念、基础知识、资料工作等。
(四)至2009年底五项任务完成情况
《北京志》各承编单位:成立编委会的占81%,确定主编的占83%,完成编纂方案的占84%,组建修志机构的占97%,开展资料工作的占94%。
六、2010年为本轮志书内容断限之年
(一)市地方志办部署了三项工作任务
1.篇目研讨
2.资料收集
3.业务培训
(二)围绕年度工作任务确定新思路
1.关注“三新”的入志问题
以“新职责、新工作、新概念”的入志问题作为本轮修志工作需要关注的问题,进行讨论。大家普遍认为,“三新”的入志问题离不开对首轮志书以及近20年来本行业、本领域发展变化的分析与研究,同时建议要慎重使用新概念。
2.开展资料长编的编纂工作
资料长编是将分散的资料经过筛选,按照篇目大纲编排、整理形成的,是由原始资料向志书过渡的“中间产品”,是资料整理的基本模式。
实践证明,资料长编篇幅的长短、资料的详略、质量的优劣,对志书的质量会产生极大的影响。编好长编是确保志稿质量的重要步骤和基础性工作。
资料长编的作用:及时检验资料,促进资料收集工作;有助于完善篇目框架;提高修志人员对资料的驾驭能力;能保存更多的史料;价值远远大于志书。
3.大力推进基层修志工作
以本轮修志工作为契机,大力推进基层(社会)修志工作,将修志工作效益扩大化,增强修志事业的影响力。对社会修志给予大力支持和指导。
审计局:资料长编、区县审计志。
监狱局:开展各监狱志的编修工作。
市公园管理中心:所属各公园大事记及各公园志。
佑安医院志、东方医院志、南水北调工程志、朔黄铁路志以及街乡村镇志等等。
4.编纂《北京市第二轮修志指导手册》
定位为口袋书,无声的顾问。在工作需要的时候,发挥一些指导和参考作用。使每位修志工作者明确志书编纂的每个环节的基本要求和工作流程,不仅让组织者心中有数,而且要让参与者了解,并自觉地按照要求和程序开展工作。
5.组织修志“沙龙”
(1)举办修志沙龙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工作创新:
一是在参加的承编单位上打破“片”的界限,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四个片都有单位参加。
二是在参会单位的选择上注重交流的效率,不仅选择工作进展平稳,卓有成效的单位,还特别选择了参与修志工作新人多的单位以及工作进度较缓慢的单位,以起到促进作用。
三是会议采取沙龙的形式,以主题发言和自由讨论相结合,力求在轻松活泼的氛围内大家进行沟通交流,从而达到相互启发,沟通信息,交流学习的目的。
(2) “沙龙”议题举例:
本轮修志如何发挥背景资料的作用。认为背景资料的选择对做好与首轮志书衔接至关重要。
怎样保障修志资料质量。提出应创建方志资料收集的长效机制,实现方志资料收集的职责化、制度化、全员化、日常化。重点是确定各处室的职责,制定每周报送制度,在全系统形成人人支持、人人参与资料收集的局面。
如何解决文字资料缺失问题。目前各部门人员调整、机构变动等现象比较频繁,造成文字资料大量流失。
6.培训突出工作重点
资料工作基础培训:地方志资料的概念、资料的收集、整理、选用和管理等。
资料长编编纂培训:资料长编的概念、作用、与志书的关系、编纂步骤、编纂模式、资料的选取等。
大事记的编纂培训:大事记的基本概念、体例、作用、内容要求、编纂方法、志与记的关系、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七、2011年确立4+1工作格局
《北京市地方志工作规划纲要(2011—2020年)》实施第一年。
(一)4+1工作格局
继续开展篇目论证备案、继续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加强人员培训、适度推进试写,以上四项重点工作外,增加研读首轮志书任务。
1.篇目论证与备案
为达到备案要求,各单位纷纷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召开篇目研讨会,并在系统内部广泛征求意见,使篇目论证和备案工作形成互促共进的局面,全年共有50部志书完成了篇目备案,占总数的86.2%。
2.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向深度广度拓展
各承编单位不仅在系统内收集资料,还走出去到相关单位、图书馆、档案馆等机构收集资料,同时注重资料的多样性,收集口述资料和实物资料等。58部志书共收集文字资料5.09亿字,比上年增加了27%;开展资料长编编纂的单位共有48家,占总数的82.7%;编纂大事记的有30家,占总数的51.7%(其中包括既编纂资料长编又编纂大事记的单位)。
3.业务培训按工作阶段分步骤进行
以资料整理及选用和资料长编的编纂为培训重点,通过试写评议,结合案例教学,增强了培训的指导性和实效性。全年各承编单位开展业务培训99次。其中,由市地方志办直接培训近40次,培训达两千余人次。
4.开展试写工作
开展试写工作是将其作为锻炼队伍,提高初稿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进度较快的单位中适度开展,并得到承编单位领导及系统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配合。全年有28家承编单位开展了试写工作,占总数的48.2%,总计完成试写稿338.8万字。开展试写的各单位都以积极和慎重的态度,对试写稿进行认真审读反复修改,力求将问题发现在最初阶段,为撰写初稿铺平道路。
5.首轮志书研读
采取边修边研,以研促修的方式,将研读工作贯穿于本轮修志全过程。全年开展首轮志书研读的单位有48家,占总数的82.7%;共收到32个单位报送的研读文章和研读报告82篇,在工作月报中开辟“志书研读”专栏,全年选登研读文章20余篇。研读工作开展较好的单位如:
市交通局制定《关于开展第一轮志书研读工作的安排》,并做出专门部署。召开首轮志书研读座谈会,5个承编单位均形成研读报告,并汇集成册。
市气象局开展志书研读,撰写题为《对首轮〈气象志〉中关于雨量器的考订》的论文。
市监狱局撰写《 关于两轮志书篇目的衔接 》报告中阐述了删除、调整、升格、增加篇章节目的依据和理由。
(二)制度跟进
年内,制定和印发了三个文件:
《〈北京志〉 分志编委会职责规定》 (试行) 、《关于在第二轮志书编纂中继续实施主编负责制的规定》 (试行)、 《关于第二轮北京志书编纂若干问题的意见 》。
八、2012年承上启下的关键年
根据《规划纲要》《编纂方案》的要求,2012年全市第二轮修志工作进入撰写初稿阶段。
(一)部署了三项重点工作
1.继续收集补充资料
资料收集工作深度推进,重点补充完善可入志资料,有9部志书形成长编成果。
2.加强针对性的培训
2012年是由资料收集向撰稿阶段转换的重要时期,及时转变业务培训重点,从资料整理和资料长编的编纂向资料选取及志稿撰写方面转变。
培训方式采取进行一对一的培训和指导,围绕试写案例分析,将试写稿评议会与培训工作紧密结合,形成以评代训的模式。
开展主编和主笔培训。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主编、主笔培训,从对稿件整体把握以及如何履行主编职责等方面进行系统专用化培训。
3.开展试写评议工作,在试写的基础上推进初稿撰写
2012年扎实推进以试写带动志书初稿撰写工作,全面推行志书责审制度,为每部志书配备两名责审,评议前先合议,统一认识,保证评议效果。在指导中严格遵循中指组的《质量规定》和市地方志办出台的相关业务文件,并以此为指导准则,并要求责审统一制作幻灯片,从而规范指导行为。全年共评议21部志书试写稿,评议总字数约125万字。
要求完成试写稿评议的单位尽快进入初稿撰写阶段,充分消化评议会提出的问题,特别是那些普遍性问题,避免在初稿中重复出现。年内,在试写评议基础上完成志书初稿11部,总字数约523万字。
(二)制度跟进
建立责审、专家、副主审三级审稿机制,全面推行志书责审制度和专家审读工作,加强志稿审读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力度,不断完善工作机制。
制定《北京市第二轮规划志书责任审稿管理办法》。
(三)创新工作方法
条块结合,资源共享。随着编修工作的不断深入,市与区县在记述内容上相互联系,需要打破市志与区县志界限,针对双方共同关心的话题,聚在一起进行讨论,不仅相互交流工作思路和方法,更重要的是沟通信息,互通有无,达到资源共享。
九、2013年转折之年
(一)由试写到初稿撰写并进入初稿评议阶段,主要工作任务
1.积极推进初稿撰写工作
要求要重点在初稿撰写以及统稿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主编要到位,做好全志的统纂。已编纂完成的初稿,要尽快进入初审程序。
2.继续推进试写稿评议工作
要求要加快试写步伐,缩短试写评议周期,加大试写稿评议力度,力争在试写阶段解决大部分志稿常见的体例问题、史实问题,使初稿形成少走弯路。
3.加强入志资料的补充核实工作
要求在继续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加大入志资料的补充核实力度,要注重对现有资料的进一步挖掘、整理和鉴别,把好资料质量关,为高质量完成志书打好基础。
4.加强针对性培训和学习
重点组织主编、主笔业务培训及修志人员专题培训和学习,有针对性地开展小规模、效果好的“一对一”培训,有针对性地吸纳首轮志书和相关单位的经验,尽快提升主编主笔和修志人员的统稿能力和编纂水平。
利用方志馆不定期举办修志业务讲座,平均每月两次。重点针对大家在编纂工作中普遍关注和遇到的难点问题。
5.健全审稿工作机制
实行由责任审稿、专家和主编参与的三级审稿工作机制。要求初稿形成后,由《北京志》承编单位编委会办公室或区县地方志办组织初审评议。各承编单位要做好专家的选聘工作,专家从初稿评议阶段开始介入审稿环节,严把史实关,确保志稿质量。
(二)制度跟进
根据工作形势需要和编纂业务要求,出台了四个业务指导性文件:《关于北京市第二轮地方志书中注释的规定(试行)》《关于北京市第二轮地方志书中表的规定(试行)》《关于北京市第二轮地方志书中图照的补充规定(试行)》《关于第二轮北京志书编纂若干问题的意见(二)》。
(三)创新工作思路
建立分审合议制。2013年1月制订《第二轮〈北京志〉各分志分审合议制度》。建立分审合议制。为切实保证第二轮《北京志》各分志初稿审读质量,规范第二轮《北京志》的指导工作程序和市地方志办内部审稿流程,建立该制度。将承编单位报送的初稿,按照稿件篇幅和内容实行分阶段审读,最后进行合议。由市志指导处制订第二轮《北京志》分审合议及初稿追踪报告,详细记录分审合议的详细情况。
十、专题综述
结合以上年度工作内容,综述以下几个专题:
(一)地方志编纂指导工作机制
第一,建立专业的地方志编纂指导队伍。
从地方志工作实践出发,建立健全编纂指导队伍,对修志业务进行全方位的指导,是保证志书质量的关键。重点是要建立起三支专业队伍:
联系人队伍。以联系人为纽带将编纂指导主体和承编主体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形成编纂指导的基础格局。
责审队伍。这是地方志编纂指导主体的基本力量,按照责审的专业特长,使每位责审承担若干部志书的审读任务。审稿方式是采取自审、联审、互审三种方式。
专家队伍。这个队伍由修志专家和行业专家组成,是地方志编纂指导主体的核心力量。
第二,规范指导行为。
一是在审稿过程中严格以《条例》和中指组《质量规定》为依据,结合本级人民政府修志机构出台的相关业务文件,从观点、体例、内容、资料、行文五个方面对稿件进行审读。
二是在志稿评议会之前,责审要对评议意见进行合议,在内部先达成共识,统一口径,当面对承编主体进行指导时能够形成“一个声音”,避免指导者自身意见相左,给承编主体造成困惑。
三是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创新评议方式,如审稿人员统一制作幻灯课件,对评议稿进行实例分析,将存在问题直接指向稿件对应的内容中,直观的展示稿件存在问题和评审意见建议,便于承编主体理解和消化吸收。
第三,分阶段分步骤开展业务指导。
第一阶段是认知指导。针对承编单位参与修志人员新、对工作陌生的情况,指导必须从地方志基础知识讲解入手,重点讲授地方志的定义、发展简史、性质、特点、功能、体例等,以使承编主体接触和了解地方志,树立修志意识。
第二阶段是资料工作指导。资料是志书编修的基础,对地方志资料工作的指导是地方志编纂指导工作的重要环节。主要任务包括指导承编单位如何收集、整理、鉴别、选用和保管资料等,这项指导工作的扎实与否,直接关系到志书质量的高低以及修志工作的推进程度,同时也是考量指导人员业务功底的重要标志。
第三阶段是撰稿指导。为提高地方志编纂指导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可以采取先试写部分志稿进行评议,要求承编单位选取一篇或若干章节进行试写,并通过试写稿评议将问题发现在最前面,为初稿撰写扫除障碍,打下基础。
第四阶段是审稿指导。重点对承编单位主编、主笔以及相关行业专家进行指导。地方志的审稿工作一般分为初审、复审和终审三个环节,指导的目的就是要求他们在每个环节都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对志稿进行全面的审读,提出审读意见。
(二)地方志编纂指导模式
针对上述承编主体在修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承编主体中的群体差异,要求在编纂指导工作中要突出针对性,把握时效性,注重实用性。北京市在地方志编纂指导思路和方法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综合并创造性的运用多种指导思路和方法,在此权且称之为“北京模式”。
用情指导:指导主体必须明确编纂指导工作本身也是对地方志工作的宣传,对承编主体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用智慧修志,将修志效益扩大化。
去个性化指导:志书是众手成志,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不是个体作品,指导者是代表政府开展志书编纂指导工作,所以在指导中必须将指导层面和研究层面严格区分开来,在对承编主体指导时必须言之有据,避免擅自将个人的观点,夹杂在指导行为中。特别是与《质量规定》和指导主体出台的相关业务文件相悖的内容带入指导之中,否则将会自相矛盾,引起编纂思路上的混乱,从而影响指导效率和承编单位的执行力度。
专业化引导:一是指导主体要专业化。要熟练掌握地方志的基本概念,体例规范和相关业务规定,面对承编主体进行指导时要语言规范,表述概念准确,应用修志行业的专业术语进行指导;二是被指导对象要专业化。各部门参与修志人员必须了解地方志基本概念、体例要求,不能糊涂修志,在培训中要不断的给他们灌输地方志专业知识。
案例分析:编纂指导者通过审读稿件,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要善于归纳,并连接到稿件中相应的地方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性讲解,使承编单位对于存在问题有个系统全面的认识。
范例指引:《老子》:“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提出问题之时也要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不能把“球”踢给承编主体,这是作为地方志编纂指导者的基本功。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指导主体在提出稿件中存在问题的同时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内容(节题或目题)修改成符合志书体例要求的志稿,将所有问题在具体修改中如何处理进行实战演练,作为范例,举一反三,供承编主体参考,这种指导方式使承编主体切身感受到“解渴”,并且茅塞顿开。
(三)常见问题举要
1.志书内容把握——注意几个区分
记述机构、企业、产品要与简介区分开来。
记述史实要与工作总结区分开来。
记述事业要与名词解释区分开来。
记述业务要与工作手册区分开来。
时间表述要与过去时与现在时、将来时区分开来。
称谓要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区分开来。
记述时间节点与大事记区分开来。
2.主编、主笔的责任——要“挂帅又出征”
主编的选配必须要“挂帅又出征”。
每一次成稿都必须经过主编、主笔统稿,不能“披头散发”的就提交。
主编、主笔要按照志书体例要求认真统稿,做到“笔削一人”。
3.撰稿的基本方法——要“抓大放小”
要把握住事物发展的关键阶段,抓大放小,将历史的关节点串联起来,突出主线,综合整体的记述,避免写成流水账。
4.摆正心态——要“丑媳妇不怕见公婆”
要有“丑媳妇不怕见公婆”的精神,避免在系统内长时间征求意见,迟迟不愿脱手,影响进度。
要克服怕被否定的心态,理智的面对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四)承编单位工作思路与创新
1.编纂机制
市文化局实行双主编制度和分篇设主编模式。《文化志》实行双主编制度,设立第一主编、第二主编,妥善处理承编与参编单位的关系,使修志工作开展比较顺利。同时,因第二轮只设一部《文化志》,原首轮“文化卷”各分志变为第二轮《文化志》中的各篇,为此局志办将原各分志主编转为各篇的主编,继续发挥他们的作用,为第二轮志书编纂打下良好基础。
市水务局建立三级编纂审稿机制:一是聘请年事较高、身体条件尚可的老局长、老总工、老主编们担任顾问。二是聘请退休的、愿意参与审稿的老同志担任编审。三是聘请最近几年退休的、熟悉单位情况、身体状况良好、愿意继续动笔的老同志担任撰稿人。同时,建立健全内部编纂机制:一是在《水务志》的篇目设计中(共8篇),将水务局牵头单位和各协同单位(包括水务局业务处室和直属的参编单位)明确列入,作为制度确定下来。二是将8篇内容分别落实到水务局8个责任牵头处室,水务局志办负责协调,各牵头处室负责联系各协同单位,给他们分配任务、细化条目、确定本篇的统稿人和第一审稿人等。请离退休的老同志作8篇的主要统稿人和编审人,目前基本已经落实。三是对于牵头单位与协同单位级别相同、依靠行政命令无法有效协调和分配任务的问题,市水务局志办主要依靠牵头单位与协同单位之间的良好关系来解决,目前实施得比较顺利。
市民委在编委会中形成核心层。市民委修志办将担任编委会委员的职能处室负责人组成编委会核心层,为修志工作解决实际问题,以此保证修志进度。
市总工会把修志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市总工会把地方志工作纳入办公室督办项目,要求将修志纳入机关各部门、各事业单位的工作之中,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市总工会全年工作考核。在资料工作方面,确定具体承担部门和具体的承担人,要求做到一年一结,确保质量。
市档案局为推进《档案志》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确保《档案志》编纂工作有序进行,制定《〈北京志·档案志〉第二轮编纂工作制度》。“激励机制”规定对于在修志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纳入档案系统“双先”评比之中,对在档案志编纂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编委会例会制度”规定每半年召开一次编委会全体会议。“编辑人员守则”规定档案志编纂人员工作四项守则:第一,树立精品意识,坚持质量标准;第二,执行工作制度,落实编纂方案;第三,加强业务学习,提升修志素质;第四,严格履行职责,修好档案志书。
2.保障机制
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将修志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以下简称市局总队)局队长联席办公会议审定通过,将统计志编修工作列入2011年市局总队主要任务责任书(折子工程),成为一项全局性、日常性的工作,纳入年度督查考核工作范畴,明确了主管领导、主责单位、完成时间和验收标准,进一步促进修志工作的量化管理。明确了8项具体任务,并将每项任务按季度分解为可检查考核的子项目,制定详细的落实预案,明确进度、节点和完成时限。并出台一系列保障措施,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切实把修志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市人力社保局检查通报各处室及事业单位修志进展情况。市人力社保局志办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局修志工作会议精神,全面了解各处室、事业单位修志工作进展情况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由主编带队,分成2个小组对11个处室、事业单位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收集资料工作进展情况、资料长编的撰写情况、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主要采取座谈听取汇报、查看资料、沟通情况等形式进行。通过检查,大多数部门工作进展顺利,能按要求和计划稳步推进,主要体现在领导重视、工作积极、进展顺利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各部门工作进展不平衡;二是个别部门修志工作人员工作态度不认真;三是个别处室间相互协调、沟通不够。同时指出下一步工作应该做到:一要加强组织领导,二要抓好业务培训,三要强化协调配合。
市旅游委主任办公会审议通过,印发了关于第二轮修志工作的五个文件,即:京旅发[2011]104号《第二轮〈旅游志〉资料长编编写任务方案》,京旅发[2011]105号《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志编纂委员会组成人员、第二轮〈旅游志〉主编、办事机构人员及顾问组名单》,京旅发[2011]106号《北京旅游志编纂委员会职责规定》,京旅发[2011]107号《北京旅游志主编负责制规定》,京旅发[2011]108号《北京旅游志资料管理试行办法》。第二轮旅游志编纂工作启动大会筹备就绪。
市广电局多种方式保证返聘人员待遇。主要通过劳务费、稿费、市政府的专家咨询费项目等办法解决,通过市场行情和彼此之间的商量灵活掌握。对于发放返聘费,根据一轮的经验教训,为充分调动返聘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按实行包干方式发放。
3.资料工作
市统计局实行“一周纪事”报告制度,解决史志资料收集难问题。在狠抓“今日日志”报送质量同时,通过调研论证,广泛沟通协调,创建并实行了“一周纪事”报告制度,并要求市局、总队所属各单位按照史志资料的要素,每周一报送上周本单位发生的重要工作事项及相关材料,在各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一周纪事”报告制度运行顺利,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共编辑完成一周纪事2400余条。“一周纪事”作为市局、总队一项较新的管理制度,为促进统计工作开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修志续志提供较为完整的历史资料搜集渠道。实现了修志续志资料收集制度化和可持续化,解决了历史资料收集难的问题,也为加强资料的收集管理奠定了基础。
市新闻出版局出版《志书资料选编》丛书。市新闻出版局为鼓励参编单位积极搜集和整理资料,市新闻出版局史志办出版《志书资料选编》丛书,按照二轮志书的篇目设置,将大家搜集、编写得有价值的资料整理出版,不仅为大家发表文章、晋升职称提供帮助,而且搜集了大批高质量的资料,收到明显效果。
市总工会利用2010年为建会60周年的契机,抓紧收集二轮志书资料,以“法律援助”内容作为资料收集试点,集中收集这部分内容资料。
市水务局利用《水务志通讯》(不定期)为修志人员提供学习交流平台,同时扩大对修志工作的宣传。内容包括经验体会、政策规章、史志文章、学习园地、基础知识等,受到业务人员的普遍欢迎。
市旅游局建立资料管理制度。市旅游局为18个区县设立修志资料保管专柜,建立了各参编单位和处室资料报送机制和借阅机制,为开展二轮修志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4.读志用志
市旅游局利用多种渠道扩大志书影响。全国各省市、港澳台地区的图书馆(档案馆),全国各高等院校的图书馆,大型旅游集团都收藏了《旅游志》,为宣传北京旅游文化,支持首都旅游产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市环保局将局志办作为宣传行业历史的阵地。市环保局领导请局志办同志为新进入行业工作的人员开展教育培训,使他们了解行业发展历史,接受行业优良传统教育,收到良好效果。
《电信志》承编单位分两个阶段开展第一轮《北京志·电信志》研读工作。先后在《北京日报》《北京地方志》杂志发表了《皇城根电话局》 《香山电话专用局》《北京红色地下电台》等文稿。
5.利用高科技手段
市审计局利用网络开展业务培训。将市局作为主会场,16个区县为分会场,开通网络,同步传送音频视频,达到同步培训。
市档案局在“北京市档案工作者教育培训网”的继续教育课程中,设置了《地方志资料的收集整理与使用》课程,该课程为4学时,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利用高科技手段为修志服务。根据当前政府部门紧缩开支和交通限行情况,为做好二轮志书编纂启动工作,他们拟对18个区县直属部门采取视频会议方式召开启动工作动员大会,布置各单位的修志任务,这样既节省了开支和时间,也提高了修志工作效率。
6.与中央在京单位的联系
《气象志》:召开气象行业修志联络员会议,参会单位有中国气象局史鉴编辑部,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中科院大气物理所,民航气象中心。会上布置了资料搜集任务,共搜集15年的行业发展历程的资料。各单位表示要将任务落实到人,切实履行联络员职责。
《广播电视志》:召开第二轮《北京志·广播电视志》编纂工作启动大会暨编委会第一次扩大会议,全面部署了二轮修志各项工作。专门举办一期“北京广播电视志特约编辑培训班”,邀请专家讲授地方志理论、地方志体例与框架,地方志资料收集整理,资料长编撰写以及解读编纂大纲。分别召开了《北京志·广播电视志》主编扩大会、中央广电修志单位慰问座谈会和3次小型座谈会。截至年底,大事记稿件全部收齐,共计40多万字。
《新闻出版志》:组织召开了中央新闻出版单位参加的编修工作协调会,70余家中央在京部分新闻出版单位和市属部分新闻出版单位的领导和主要负责同志到会。协调落实中央新闻出版单位提供资料并明确联系人。完善篇目设计并备案。
《科学技术志》:编委会成立暨第一次会议成立了由市科委牵头,8个国家部、委、院及8个市相关部门共同组成的联合编委会。在篇目咨询、修订和论证的基础上,以书面形式广泛征求各编委会单位对篇目的修订意见,修改定稿并备案。开展一轮志书研读撰写4篇研读报告。实行“专家修志”工作模式,组建了70余人的撰稿专家队伍。并赴湖北武汉参加全国地方科技史志研究会九届一次理事会暨第25次学术研讨会。
7.工作创新
市环保局依托修志工作培养队伍。市环保局将新近招聘的工作人员(博士、硕士各一名)安排到局志办从事修志工作,待修志工作结束后再将他们安排到其他工作岗位,这样通过数年修志经历既可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又可以锻炼他们的工作能力,一举两得。
市文物局“北京文物志”专题网页正式上线。此次正式上线后,专题网页可在首页的滚动专题、飘窗和相关链接等位置直接点击进入,可更加便捷浏览“北京文物志”专题网页。专题内容包括通知公告、史志信息、修志文件、一轮志书四个栏目,有关《文物志》的重要工作内容已陆续上传至专题网页中并将继续更新,以便于及时沟通和传递工作信息。
市公园管理中心召开志书研读交流会。市属公园修志部门介绍了各自开展志书研读工作的收获与体会。中心志办就各市属公园开展研读工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指出:要通过志书研读达到对园情的再梳理、再研究和再认识,要把一轮志书作为二轮修志的“教科书”,强调各单位要配备专职人员,强化修志队伍建设;加强相互沟通联系,促进修志业务学习;建立档案提供机制,加强工作领导与扶持;强化修志工作宣传,提高职工对修志的认知度;不断深入开展研读活动,深化理论学术研究;积极探索用志新途径,开展读志用志活动。中心办公室领导出席研读工作会,提出要站在践行“北京精神”,提高首都文化软实力的高度看待修志工作;要结合北京历史名城保护与发展及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提高对修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把研读工作贯穿于整个二轮修志的全过程,边修边研,以研促修。同时,要善于总结志书研读中的经验教训,通过技术手段搭建交流平台,加强横向联系,实现资料共享。
(作者为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市志指导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