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缓控释肥产业:让更多农民走进现代农业

2014-05-22中国农资张琴张涛

中国农资 2014年25期
关键词:肥料农业发展

□《中国农资》记者 张琴 张涛

第七届国际缓控释肥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在京召开

近年来,传统化肥产能过剩,市场低迷。人们提出只有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肥料才有市场。然而,现代农业的需求究竟是什么呢?缓控释肥十年的发展给出了答案:缓控释肥与种肥同播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规模化,顺应了现代农业发展需求,赢得了市场认可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并已发展为我国工农业中一项大的产业给行业新型肥料发展也进一步明确了方向。未来,缓控释肥如何健康、有序地向前推进,让更多农民走进现代农业,成为第七届国际缓控释肥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人们热议的焦点。

缓控释肥:“小产品”步入“大产业”

“缓控释肥作为节能环保、科技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值得大力推广和扶植。目前,我国缓控释肥的产量和使用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产品技术、市场和产业体系都扎根于中国,这有助于形成生产高端肥料的核心竞争力。国家也将继续大力扶植缓控释肥料产业的发展。”科技部政策研究室主任胥和平在论坛上表示,缓控释肥在农业种植中能够提高肥效、减少面源污染等诸多传统肥料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带动着我国新兴产业的发展,无论是农业需求还是经济转型,都值得大力推广。

首先,农业作物需要缓控释肥。当前我国耕地质量主要存在基础地力后劲不足,土壤养分失衡,土壤生态功能变差的特点。而缓控释肥恰恰能够做到根据作物的需要释放养分,作物需要什么养分就能释放什么养分,缓释肥高产节肥效应比较明显。来自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的杨帆副处长介绍,除在大田作物节氮增产效果明显之外,缓控释肥在荔枝、蜜柚等南方需肥量较大的水果上增产显著,推广前景广阔。

第二,缓控释肥可以减少因施肥带来的面源污染。在我国,传统化肥在生产和施用过程中都会造成双重污染,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及食品安全问题,如水体富营养化、土壤板结、温室效应、农产品品质下降等。在“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针对缓控释肥和传统肥料的对比试验中,一次性施肥可以达到普通尿素多次使用的目的。同时,施用缓控释肥可明显抑制稻田甲烷排放、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其中氨气排放量比普通施肥模式(分次施肥)处理降低33.4%以上。

第三,缓控释肥引领传统化工产业走出雾霾。近年来,我国传统化肥产能出现严重过剩,价格下行、市场低迷如同雾霾笼罩在行业上空。对此,调整产品结构、转变经营模式,提高综合竞争力刻不容缓。缓控释肥本身具有高效、高产、生态、环保的优势,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启动低毒低残留农药

产业发展:在创新和规范中走向成熟

短短十年间,我国缓控释肥已从零突破成为世界第一生产和消费大国。此次会议上,缓控释肥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针对产业发展、技术创新、标准制订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同时专家们也提出,我国缓控释肥虽然从一个“小产品”已经步入到“大产业”的进程中,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及业内相关人士的共同推进。

首先,我国缓控释肥的生产和消费量已居世界首位,但是由于我国耕地面积和肥料使用基数巨大,缓控释肥与传统肥料相比仍处于“非主流”的角色。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陈宏坤提出,虽然我国缓控释肥发展迅速,但是我国缓控释肥产业整体规模小,对农业增收节支贡献仅占肥料行业的1%—2%。另根据磷复肥协会统计,2013年我国缓控释肥产量不到300万吨,在复合肥中仅占5%—8%,未来提升空间大。

第二,缓控释肥亟需行业“严管”。陈宏坤分析说,目前企业之间的工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企业为了追求利润,跟风生产销售,产品质量无法保证。造成国内缓控释肥市场比较混乱,很多企业只将缓控释肥料作为宣传营销的噱头,其产品却并不能取得控释效果。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张民教授建议,未来缓控释肥产业技术发展的重点首先是完善行业标准化体系和产品生产许可制度,制订缓控释肥实用技术规程。其次要规范市场化管理,质检部门要定期对企业进行审查,对企业的产品质量进行监管,加大对虚假宣传的处罚力度。

在谈到缓控释肥的标准问题上,陈宏坤说,“在了解、熟悉《控释肥料》行业标准的基础上,我们和同行企业开展一些推广合作。如将金正大的技术嫁接出去,和更多的企业一起来推广,推动这个产业快速发展。”

第三,力争降低缓控释肥的成本,改变农民传统的施肥意识。虽然我国缓控释肥的普及推广已经进入加速度阶和高效缓释肥料使用补助试点”,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8项“三农”工作重点,继续支持高效肥料的使用。意味着高效缓释肥料前景广阔,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近年来,随着缓控释肥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对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面源污染、增加农业效益、改善农产品品质等方面作用的日益明显,缓控释肥产业发展也得到了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和支持。2008—2012年连续五年,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下发《关于开展缓控释肥料示范工作的通知》,联合24个省市土肥站、农技中心开展缓控释肥全国示范推广工作;缓控释肥产品被纳入“全国粮油棉高产创建体系”;2011—2013年缓控释肥技术被列入农业部“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列入“高效缓释肥料使用补助试点”补贴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实施极大促进了缓控释肥产业的快速发展。段,但是价格与传统肥料相比仍令一些农民望而却步。对此张民教授提出,要以研发和优化工艺为手段,在保证控释性能和质量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缓控释肥产品的价格,同时政府和企业要大力推广缓控释肥理念,改变农民的传统施肥意识,营造良好的氛围,形成发展合力。

可见,创新、规范、普及将是缓控释肥未来发展的关键。中国磷肥工业协会秘书长修学峰也建议,未来缓控释肥行业的健康发展要以科技创新为依托,提高肥料中氮的利用率,解决好低温环境下生长期长作物的需肥等问题。据了解,目前,众多缓控释肥料技术有了新的进展,包膜类缓控释肥的创新主要集中在膜材料的易得性和可降解性、生产的连续性和生产成本的降低等方面;添加剂类的技术攻关重点在添加剂的筛选和与各营养元素的耦合上,稳定剂、增效剂、控失剂是这类肥料能够提高利用率的核心。这些创新将助推为缓控释肥产业走向成熟提供技术支撑。

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发展进入一个崭新时期

作为行业的推动者,提到缓控释肥,人们第一想到的是“金正大”,它已经成为这一领域名副其实的“代言人”。 自2004年开始,金正大集团以开发和应用推广我国农业“用得起、用得着、用得好”的缓控释肥产业技术与产品为目标,一举破解了困惑研发领域多年的难题,掌握了缓控释肥核心技术,奠定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缓控释肥技术体系。根据中国磷肥工业协会统计,自2009-2013年连续五年金正大缓控释肥产品产销量位居全国同行业第1位,产能位于全球同行业首位,市场占有率占全国50%以上。

从2011年开始,为了加大力度推广缓控释肥的先进施肥技术,金正大全力推出“种肥同播”技术服务。当年在全国成立500个农化服务队,配置500台农化服务车和1万台种肥同播机,开展行业内规模最大、覆盖最广、受益农民最多的农化服务活动。同时,建立示范田,召开现场观摩会,创新“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的缓控释肥推广模式。经过十年的努力,金正大不遗余力地推动着我国缓控释肥产业发展。2010年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牵头组建了“全国缓控释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影响、带动了30多家科研院校、70多家企业进行缓控释肥技术研发和产业建设,推动了我国缓控释肥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发展,将缓控释肥这一农民陌生的“小产品”变成了国家主推的“大产业”。

回想这十年,在金正大这一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缓控释肥的示范推广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为新型肥料推广摸索出了一条“良肥+良法”的有效模式,不仅提供良好的肥料,同时提供施肥机械,改变农民施肥方式,让农民尝到了农业机械化的甜头,助推了现代农业发展。作为此次会议的主办企业,金正大勇于扛起行业的大旗,承担起一份责任与担当。面对中国农业种植的规模化、集约化的整体趋势,金正大在新一轮发展中将创新服务模式,通过优质的服务和技术应用,通过农业科技不断创新,推动我国缓控释肥产业发展进入一个崭新时期,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猜你喜欢

肥料农业发展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2019年3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2019年3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2018年12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肥料是否正规 教你快速辨别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