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黄瓜新型落秧技术
2014-05-21贾凤松王玉华
贾凤松 王玉华
(辽宁省喀左县保护地技术服务总站,辽宁 喀左 122300)
日光温室黄瓜采用吊秧夹、半自动机械吊秧新技术,可大幅度降低劳动强度,省时省工,且比采用传统落秧方法增产10%~15%。
近年来,随着辽西地区日光温室黄瓜生产面积的逐年增加,生产效益也不断提高,平均每667m2产值达4万元,高的可达8万元以上。但在日光温室栽培管理过程中,黄瓜植株生长较快,需经常进行落秧,采用传统的落秧方法不但工作量大,而且每落秧一次都会有一周左右的减产期。笔者采用的新型落秧方法,既节省工时,也不会损伤植株、降低产量。
1 传统落秧方法
黄瓜传统落秧方法是将吊绳一端系于棚顶钢丝上,在黄瓜定植后,瓜秧开始伸蔓时将吊绳另一端系在瓜苗的根部茎上,起固定作用,防止瓜秧倒伏。随着瓜秧生长将瓜蔓呈“S”形缠绕在吊绳上。当瓜秧达到温室高度的2/3时需及时落秧。
传统落秧方法需先摘除底部的叶片,然后解开吊绳,再将瓜秧落低,将植株下部茎蔓呈半圆形盘在垄面上,然后再系好吊绳。一年中需要及时、多次反复进行传统落秧,是温室黄瓜管理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农事操作。由于瓜秧缠绕,落秧时需要先解开吊绳再落秧,然后再重新系好,费时费力,且操作过程容易对瓜秧造成损伤。采用传统人工落秧后的植株功能叶只保留5~7片,瓜蔓的营养输送受到影响,产量下降;落秧后瓜条着地,且有阴阳面现象发生。
2 新型落秧技术
黄瓜新型落秧技术操作容易,设备安装简单,大大提高了大棚管理效率,节省劳动力。目前,在辽宁省的凌源市、喀左县等地区新型黄瓜落秧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得到广大农户的认可。
2.1 黄瓜吊秧夹 吊秧夹由夹板和吊杆两部分组成。先将吊绳一端系于棚顶钢丝上(即定植垄上方的钢丝上,高1.7 m,一端固定在后墙,一端固定在棚前架子上),将吊绳另一端在吊秧夹吊杆的小钩上缠绕一圈,交叉拉进小钩。技术要点是固定在钢丝上的一端长线要牢固,能稳定住向下的下一端,拉线能自由移动,夹板可以调整位置。小钩的设计使吊绳可自由上下滑动,便于随时调整吊秧夹的位置(图1)。夹板部分卡在黄瓜叶节处,可随植株生长移动吊秧夹的高低,而不需要像传统落秧那样解绳、系绳。
应用黄瓜吊秧夹,以每667m2定植4000株计算,共需吊秧夹4000个,成本280元,一般一次性投入可使用3~5a(年),每年增加成本70元左右。
图1 黄瓜吊秧夹在棚室里的应用
2.2 黄瓜半自动机械落秧技术 在每个栽植垄上,顺垄向在植株上方、中柱处距地面垂直1.8~2.0m处(前端略低),架设一根四分薄壁钢管(内径15 mm),长度与栽培垄相同,在钢管上按株距预先同一方向缠绕吊绳(7~8 m长),用8号铁丝固定在棚架上,在钢管靠墙过道一端打槽,做一绕把,绕把卡点卡在槽内,转动绕把,所在垄即可同时落秧,一般每垄用时仅需10s(秒)左右,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落秧幅度自由掌控,可随时调控群体的受光条件,保持良好的光合作用(图2)。
图2 温室应用黄瓜半自动机械落秧技术
应用半自动机械落秧,棚长100m的薄壁铁管和吊线的实际投入在2000元左右,设备可连用10a(年)以上,每年使用成本只需200元。该技术改变了传统单株落秧的模式,解决了黄瓜单株落秧的繁重体力劳动和效率低下的问题,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质增效的目的。
3 效果分析
上述两种新型落秧技术可大幅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省时省工。按每年黄瓜茬口需落秧 7次计算,以棚长100m〔约667m2(1亩),下同〕为例,传统一垄落秧需40min(分),每次需人工6个,整茬需42个工,工时费按50元计算,需人工费2100元。而采用半自动落秧和吊秧夹技术可随时落秧,大大缩减了落秧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整茬可节省人工费2000元左右。
同时,应用新型落秧技术,植株的功能叶始终保持在10片以上,通风透光条件优化,果实可连续采摘。按长100m温室计算,采用新型落秧技术可比传统落秧方法产量增加3000kg以上,增产幅度10%~15%。
综上所述,新型吊秧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可有效保证黄瓜的品质,增产效果显著,可在黄瓜大面积种植的区域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