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生代与新世纪诗坛的新格局
——“两岸四地第五届当代诗学论坛”综述

2014-05-21卢桢

天津诗人 2014年1期
关键词:诗学诗人诗歌

卢桢

为进一步探讨两岸四地中生代诗歌的异同点和关联性,发掘中生代诗歌和“70后”、“80后”诗人的区别以及中生代诗歌中主要诗人的艺术个性,标识中生代诗歌在中国当代诗坛的地位,总结新时期诗歌的发展规律和内在经验,从而繁荣当前诗歌创作,南开大学文学院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于2013年6月21至24日在南开大学联合主办了“中生代与新世纪诗坛的新格局——两岸四地第五届当代诗学论坛”。来自两岸四地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三十余位学者齐聚南开,围绕中生代创作与理论所涉及的相关诗学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广泛探讨。

会议由南开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罗振亚教授主持,南开大学文学院院长沈立岩教授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吴思敬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傅天虹、孟樊、朱寿桐、古远清、陈仲义、李新宇等学者各自阐发了观点,展示了中生代诗歌研究的最新成果。在学术发言和分组评议中,与会者围绕中生代与当代诗坛、两岸四地中生代诗人比较研究、中生代诗人与“70后”、“80后”诗人比较研究、中生代诗人专论等主题展开了学术讨论,进一步拓展了该话题的言说空间,其交流和争鸣主要围绕以下几个主题展开。

一、“中生代”整体研究

作为当代诗学研究的

关键词,“中生代”已成为诗歌现场的重要理论视角,在新世纪以来的学术语境中,针对这一抒情群落的研究始终延续不衰。如何以更加开阔的视野考察“中间代”诗人诗学命题的多重表现,成为这次论坛讨论的一个焦点。诸多专家结合各自研究专长,从多角度阐发了观点。

首先,“中生代”的命名问题。作为带有“追溯性”的诗歌概念,这一命名本来就具有“祛除遮蔽”、还原文学本相的作用。陈卫(福建师范大学)介绍了她对大陆1980年代中期以来诗歌的史评与编选的认识,指出诗人以个人的偏好写诗、选诗、谈诗,给当代诗坛带来活力,也带来一些需要继续关注与探讨的问题。马知遥(天津大学)认为“中间代”与他们的前辈(朦胧诗人和新生代诗人)创作有着极大不同,他们敢于并善于向学术权威们发出挑战,代替他们去发现和开掘那些被蒙蔽的真相,其大胆进行的语体实验对后辈诗人影响颇深。王学东(西华大学)强调“中生代”命名所体现出的文化意义,指出当下诗坛这种“命名冲动”,正是我们走向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的重要起点。这种冲动,体现出当代文化与文学自我“正名”努力,凸显了当代文学的独特价值。张大为(天津社会科学院)指出无论“中间代”还是“中生代”,对其进行的勉力命名,代表了力图用排除和否定性的方式达成一种自我认同的努力,这恰恰说明了我们的历史意识只是一个平铺直叙、行为主义的向度。邵波(黑龙江大学)从“小群体”的角度重视“中间代”命名问题,还原了“命名”背后潜藏的诸多话语博弈。

其次,对抒情群落诗学特质进行理性梳理和价值估衡。朱寿桐(澳门大学)认为中生代是健康的文化心态的体现。它意味着沉稳、坚定、继承与发展的理性精神,还有对于新生代常有的鼓噪、躁动甚至混乱采取的正常而理智的规避态度。在这一意义上,中生代诗歌以及他们的理论态度尤其值得研究,也更值得重视。吴投文(湖南科技大学)客观论述了中间代诗人的长诗写作,点明其创作存在的缺失,如在诗性空间的深度开掘和多维扩展上应该接通与民族诗歌传统的真实联系,把借鉴西方诗歌文化资源和吸纳民族诗歌文化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对于诗歌实验的有效性和原创性内核的理解,“中间代”诗人也许需要在现代性和民族性的双重视野下进行必要的反思和适当的调整。刘波(三峡大学)谈到中生代诗人写作的思想性和力量感,认为新世纪以来的不少中生代诗人从纯粹的技艺写作中走出来,开始面对当下的现实发言,他们的写作不仅仅是与当下作短兵相接的碰撞,而是寻求语言创造和思想呈现相融合的维度。王巨川(中国艺术研究院)归纳了“中间代”诗人的一些趋同性特征,如把个体现实存在感通过历史性记忆表现出来,诗歌意指朝向历史现实主义方向发展、在日常口语中提炼冷静、凝练的诗意语言和在持守文化主潮意识的同时强调个体的社会责任的诗学内涵。宋宝伟(哈尔滨师范大学)认为新世纪诗歌的叙述带有一种“建构”式的后现代主义色彩,它容纳了多重叙事方法和技巧,补充和发展了1990年代诗歌的叙事性特质,其中也许包含着中国新诗发展的某种可能性。崔修建(哈尔滨师范大学)从观照现实、挖掘思想、打磨技术等角度为“中生代”写作作出美学判断。同时,论者还客观指出一些徒有技术外形而内质干瘪的“语词狂欢”和“过度叙事”,这种批评值得引起创作者的重视。

二、“个案”分析与文本细读

针对“中生代”的诗人个体,很多学者也从个案研究的角度,围绕“中生代”群体中的重要诗人/诗作进行了发言。沈奇(西安财经学院)指出,在当代中国“女性诗歌”和“西部诗歌”这两个区域中,娜夜取得的艺术成就无疑都占有相当突出的位置。而她独自深入的诗歌写作取向和其清音独远的诗歌精神品格,在这个既非诗的时代而又特别“闹诗”的时代里,更是具有特别的启示意义和诗学价值,这是因为她诗中对语言与存在独到而深入的关切与表现,所达至的不可忘却的阅读记忆。罗振亚(南开大学)认为“孤独”、“寂寞”是进入张曙光诗歌世界的

关键词与理想的路径所在,诗人以一种暗合着诗歌寂寞本质的不事声张的方式,打造着一方完全属于自己的精神天地。他从个体身份和立场出发,独立介入时代文化处境,生成了融合“回味与体验”的独特诗观,彰显出朴素而沉潜的艺术风度。子张(浙江工业大学)从“中间代诗人”的角度切入黄纪云的诗作,谈及了他诗歌主题的两个侧重点,即生命之思与历史之问。

赵思运(浙江传媒学院)和霍俊明(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都将论述的焦点集中在诗人潘维身上,前者从意象的角度介入“江南雨水”、“少女”、“太湖”、“巨龙”等核心意象,认为这些意象代表诗人灵魂深处最重要的元素,同时又是潘维破译江南文化的诗意密码;后者强调了作为“江南”写作的最具代表性的诗人潘维以诗歌的方式印证了一个时代的尴尬与失落,一个必须正视的现实是包括潘维在内的诗歌写作成了最后的“江南汉语”与“地方知识”。王士强(天津社会科学院)从徐江诗歌的抒情性、反乌托邦化及口语写作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徐江的诗歌创作进行总体式观照。张立群(辽宁大学)通过“空间地理学”及其镜像结构、城市地图与欲望书写、精神守望及其生命想象、真实的语言及有待整理的空间四方面的解读,使谢湘南诗歌中的当下社会生活图景得以呈现。此外,叶红(黑龙江大学)对于坚近期诗歌之中年写作姿态的解读,杨亮(大连理工大学)从“叙事性”角度对张曙光文本的分析,都从不同角度深化了我们对中生代诗文本的理解。

三、台湾“中生代”诗人研究

当前学界的一些研究者认为:两岸诗人的文本在审美角度与情思内涵上,开始出现某种不证自明的一致性,如工业文明深处的隐患、空心危机、单面人困境等等……都已成为两岸诗人必须要共同面对的问题,这为两岸的诗学对话留下了广阔的交流空间。傅天虹(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便选择以台湾“中生代”诗人群的汉语新诗作品为研究对象,对其语言、文化、诗学等内涵进行了辨析论证,试图从汉语这一具体的语言本身出发,通过对台湾“中生代”新诗的抽样分析,认识到汉语自身的各种可能。孟樊(国立台北教育大学)细读了都市诗人林燿德的文本,并从“都市的时代性”、“都市的文本性”以及“都市的异地性”三个角度着手探讨诗人的都市诗学理论。认为诗人拟欲打破文类形式限制的尝试,对作为书写符号文本的都市进行了重新编码,这种“重新编码”的手法正是林燿德拟欲以后现代都市诗学重启的台湾“都市诗话语”。林于弘(国立台北教育大学)试图通过不同世代诗人的出版情况、被收录情况等数据,揭示诗坛世代差异与场域之关系,并省思此种现象所带来的意义与启示。王珂(东南大学)解析了台湾中生代诗人的“纪游诗”,认为台湾诗人表达大陆纪游经验的方式多种多样,相同身份(台湾诗人)和相似经历(游大陆名胜古迹)使他们的写作动力源具有相似性,这说明由“文化记忆”构建的“文化时空”比物理距离产生的“自然时空”对创作影响更大。李润霞(南开大学)剖析了陈大为的诗歌文本,以之为例探讨两岸四地地缘文化空间之间的可沟通性,并选择了“同题诗”创作和“对话”两个切入点,提出了“诗意互文”的概念。卢桢(南开大学)集中探讨台湾“都市诗”这一主题,认为新世纪台湾诗歌确立了以享受城市为主体性格、以实验性的语词游戏为手段的美学风格,从而与我们“此岸”的诗学形成共鸣与对话。

四、比较视野下的“中生代”研究

关于“中生代”与其他抒情群落的比较研究,与会学者也做了较为深入的论述与探讨,一些学者正是将中生代诗人与其他代际诗群或国际诗群进行了意义联姻,探询深藏于不同地缘文化、代际文化之间的诗学问题,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内在联系。吕周聚(山东师范大学)探析了美国自白派诗歌与第三代诗歌的关系,认为第三代诗与美国自白派诗歌的影响密切相关,但第三代诗人由于缺少宗教背景,其诗歌作品也就很难达到自白派诗人的那种哲学高度。熊辉(西南大学)认为中生代诗人与70后诗人都具有反叛诗歌传统的气质,这决定了它们之间存在制约与超越的对抗关系;但同时70后诗人与中生代诗人之间又保持着一定的承传关系,孕育了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罗小凤(广西师范学院)在代际命名的话语场域中比较了“中生代”与“80后”诗人群,认为“80后”诗人对“中生代”诗人有选择性的承传、重建与突破脉象,既是一种诗性自觉的复归,亦形成了“80后”自身的独特风景。

本次诗学论坛除了对与“中生代”相关的诗学问题进行探讨外,还对新世纪以来诗学研究的诸多新锐话题进行了理论拓容。古远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着重关注陈仲义诗论的几个特征,从前沿性、本土性、操作性、挑战性四个角度论述了诗评家评论文章的美学风格和诗学价值。陈仲义(厦门城市职业学院)选取“互文性”与“符号性”两个概念作为切入点,以《草木诗经》为中心探窥了“图语诗”写作。孙基林(山东大学)指出:作为寓体的叙述或寓体式叙述是一种“叙说在此而意义在彼”的叙述方式,它叙事述物的宗旨、目的并不仅仅在于此时此地的事或物自身,而在于指向他处的别一种事物或更为广泛的意义。易彬(长沙理工大学)认为近年来部分写作者对于现存诗歌秩序的不满,以及对于轻松的心理诉求被成倍地放大——由于这一诉求顺应了当下社会愈演愈烈的娱乐化潮流,同时又借助网络这一巨大核能的推波助澜,它最终演化成了一出又一出狂欢的闹剧。马永波(南京理工大学)认为20世纪90年代至今汉语诗歌界发生了一次重要的转型,那就是由单纯解构的后现代主义向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的“因缘之诗”的过渡,其理论自觉即为我所提出的“客观化诗学”。 这种转型暗合了世界范围内文化范式从机械论向有机论的转型,在汉语诗歌写作实践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范式和倾向。

会议闭幕式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吴思敬教授作了学术总结,他认为这次会议为中生代诗人的研究做出了贡献,研究者还应强化自身的比较意识,从整体性的角度考量两岸四地诗人的创作,加强文本交流与理论互动,这才是诗歌研究的理想姿态。在会议讨论中,与会学者各抒己见,踊跃发言,并在“中生代”写作的新动向、诗学研究与文化研究、诗歌选本编选等热点问题上展开交锋,既包含相互的呼应与认同,又不乏质疑和商榷,彰显出强烈的问题意识和诗评者的主体精神。闭幕式由罗振亚教授主持,他提出中生代是当代华语诗坛的主体构成和核心力量,它已经输送出众多的成熟诗人和经典文本,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诗歌研究者只有深入研究中生代的创作,才能够更全面、更准确、更有效地去把握新世纪诗歌的命脉、特质及其走势,而这次会议当为新世纪中生代诗歌的创作与批评提供有益的参考。

①吴思敬②沈立岩③古远清④ 沈奇⑤ 傅天虹⑥ 李新宇⑦罗振亚⑧朱寿桐⑨孟樊⑩林于弘⑪霍俊明⑫马知遥⑬卢桢

猜你喜欢

诗学诗人诗歌
诗歌不除外
背诗学写话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诗歌岛·八面来风
第四届扬子江诗学奖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
诗歌过年
No.3 最佳小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