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网络语言生活与民族教育发展

2014-05-20于丽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民族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

于丽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等研究方法,调查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网络语言生活实态。以网络语言活动为视点,探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网络语言活动类型、网络语言使用中的语言形式特点、交际主题、语言功能及语言态度等,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网络语言生活对于少数民族教育的影响,以期能为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语言生活;民族教育

中图分类号:G75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1-0132-02

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年轻群体的一部分,对新事物的接受掌握能力很强,因而互联网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的普及速度也很快,互联网深刻地影响着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生活,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网络语言生活实态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对新疆医科大学语言学院共计300名少数民族预科生进行了网络使用状况及语言活动状况的问卷调查。调查过程中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8份,有效问卷280份。问卷调查后我们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少数民族学生的网络使用率达到100%。其中接触网络3年以上的为25.6%;2—3年的为57.6%;一年以下的为16.8%。上网的工具主要为手机。每天随时上网的比率达到65.6%。上网时使用母语较多的为13.1%;使用汉语较多的为86.9%。少数民族学生网络活动的类型包括:网络交际、网络阅读、网络购物、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等。网络活动的使用状况统计如下表:

网络语言活动状况表

语言活动经常较少没有QQ聊天82.5%17.5%0%网络阅读(电子书、博客、微博等)55.6%44.4%0%网络写作(博客、微博、日志等)9.8%14.5%75.7%电子邮件83.4%16.5%0%观看视频35.7%64.3%0%网络购物35.5%26.5%38%网络游戏63.2%36.8%0%(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

通过调查可以看到少数民族学生的网络普及率很高。100%的大学生使用过网络,93.7%的大学生主要使用手机上网,偶尔使用电脑上网。正是由于使用手机上网的比率较高,所以很多学生可以做到每天随时随地上网。可见,当下网络已经深入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活当中,成为影响他们学习、生活的重要因素。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网络语言活动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网络语言活动丰富多彩,包括网络交际、网络阅读、网络写作、网络购物、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等多个方面。

1在网络交际方面,QQ是学生们最常使用的工具。在交际中常涉及的话题有大学生活中的学习问题、情感困扰,大众文化中的文艺、体育等方面的内容,此外还包括本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在网络交际过程中,他们对于主体文化有一种认同和追随,对于本民族文化更表现出一种尊重和回归。

2网络阅读、网络写作与视频观看。进行网络阅读的人也较多。阅读内容部分是本民族语言的作品,但大多数是汉语的新闻或文学作品,其中男生偏爱新闻类,而女生则更爱文学作品类。用汉语言进行网络写作的人较少,这与他们的汉语言水平不足有关。观看的网络视频,少数民族学生更偏爱用本民族语言制作的民族类表演。

3网络购物和游戏。网络购物在少数民族学生中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非常迅猛。而网络游戏则是学生们放松休息的常用方式。无论是网络购物还是网络游戏,都为学生们创造了一个汉语使用的语境,促使他们更多地使用汉语[1]。

(三)网络活动中的语言使用情况很复杂

1语言使用多样化

常使用的语言包括自己的母语和汉语,有时还会夹杂一些英语。其中汉语是主要使用的语言。

2文字使用多样化

网络阅读文字包括母语的阿拉伯文字形式、汉字。网络输入文字包括母语的拉丁字母形式、汉字。由于受到输入法的限制,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网络语言活动中一般采用拉丁字母输入,而非传统的阿拉伯文字形式。

3网络语言的表达形式多种多样

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母语的拉丁字母形式

例如:Adax yahxi qux kurung.(朋友,做个好梦。)Sizmu xu allaga amanat.(安拉保佑你晚安。)

完全采用母语表达形式,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还可以用来表达一些用汉语无法表达的内容,例如与宗教、风俗习惯有关的语言内容。

(2)母语和汉语合璧形式

①网络命名中母语和汉语的合璧形式。例如:有以下网名,umak姑娘(可爱的姑娘)、hasak护身符(哈萨克护身符)。

②网络交际中的母语和汉语的合璧形式。例如:我的心san随便krip随便qikidigan,你开的超市amas。(我的心你随便进随便出,不是你开的超市。)光棍节diki同学聚会。(光棍节的同学聚会)[2]

在以上的合璧形式中有的借用了母语的词汇形式,如,网络命名的合璧形式。有的借用了母语的语法形式,如,“diki”就是维吾尔语中的所属格,相当于汉语中的结构助词“的”。而“你开的超市amas”则套用了维吾尔语的“主宾谓”语法格式。“amas”是“不”的意思。

(3)母语、英语和汉语的合璧形式

例如:“GRE”最后的十月 all just for my mom *** Xukri Allah*** (“GRE”最后的十月,为了我的妈妈,安拉保佑。)Alla is always by your side ...gogo my friend...祝你好运!!!!(安拉一直在你身旁,前进我的朋友,祝你好运。)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母语、汉语、英语的三语学习中,常常会出现三语混合使用的情况。

(4)新疆汉语方言形式

例如:啊!!!!我快疯了……!!![ZZ(Z]撒[ZZ)]时候完呢?你行了[ZZ(Z]撒[ZZ)]!

“撒”是新疆汉语方言词汇。例1中的意思是疑问代词“什么”。例2中是语气词,相当于“吧”,常用于祈使语气或加强肯定否定语气。

(5)汉语使用的偏误形式

①我非常自豪你们俩,但我不希望你们为我而吃亏。

②我觉得自己是个很愚蠢,嗨! 现在已经没时间改变了。

③别那样说自己!自己骂,你真蠢货耶!对x过分的善良也会吃亏自己!!!

受到汉语水平的限制,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汉语使用中常出现各种语法、词汇偏误现象。

(6)汉语的网络流行语形式和网络符号语言

①快要考试了,真是压力山大。

②新年快乐,老师! 希望新的一年你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生活幸福开心O(∩_∩)O~~一切顺顺利利。

可见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汉语网络流行语及网络符号具有一定的认知度,常在网络交际中使用[3]。

二、对于民族教育发展的影响

(一)对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汉语教学一直是制约新疆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瓶颈,要想实现新疆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必须实现汉语教学的发展。事实证明,当下网络语境已经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现实语境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的交际语境。这样就延伸了汉语学习的语境范围。在网络交际中,汉语是主流语言,一方面网络交际弱化了面对面的身份、地位、情绪、情感等因素的影响,对表达的时间性、准确性、流畅性要求也不强,这种相对宽松的语言环境,更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内部语言的语码转换,从而增强表达的信心和效果,消除了现实表达中羞涩、焦虑等心理障碍。另一方面,网络阅读和视频增加了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课堂以外的汉语输入量,因而丰富了他们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有助于他们汉语水平的提高。从教的方面来说,在对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寻找网络与汉语教学的结合点,以促进汉语教学的改革发展。例如,利用网络媒介进行汉语写作教学的改革;开发基于网络的少数民族汉语自主学习平台等,这些都将有助于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发展[4]。

(二)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认同教育有所助益

网络拓宽了文化交流传播的渠道,各种文化,主流的、非主流的、民族的、大众的都呈现于网络之中,这样就开阔了少数民族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冲破一些狭隘观念的束缚,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素质。但应注意的是,网络的海量信息中难免鱼龙混杂,因此我们在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文化教育中,一定要注意积极引导,多输入健康的、优秀的文化内容,减少负面信息的传播,更要避免极端化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日]真田信治,涩谷胜已,阵内正敬,杉户清树.社会语言学概论[M].王素梅,彭国跃,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2]李宇明.关于中国语言生活的若干思考[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5).

[3]王铁琨.语言使用实态考察与语言规划[J].语言文字应用,2008,(1).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Z].2012-07-19.

猜你喜欢

民族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
藏族文化变迁对其教育的影响
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调查研究
新中国民族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
考试焦虑量表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的试测报告
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的适用性分析